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我绝不买市盈率20倍以上的股票?只有傻瓜才能在股市里挣钱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实战干货文章和操盘技巧,可以关注笔者微信公众号:股海玲珑手(k300192),构建你的交易系统和盈利模型一套

交易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它只是个市场而已,做交易之所以艰难,是因为人受情绪的影响,因为复杂的困扰。当一个人能做到简单,你就可以洞测交易的奥秘;当一个人想的复杂了,你只能在交易的大门前彷徊。简单与复杂是相互关系的,不经过复杂的简单不是真正的简单,从复杂中走出来的简单才是有用的简单;众人认知的简单仅是众人的简单,众人认知的复杂仅是众人的复杂;市场是少数人的真理!

交易者刚开始时想的简单,往往有大赚的现象,接下来就不太好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想多了就不容易放下,情绪就变的复杂了,情绪的复杂是条死路,很多人都走不出情绪的复杂;后来做交易的时间长了,分析、方法也越来越变的复杂,很多人不断更换分析方法,这个用用那个用用,相信这个世界有完美的分析方法让他成功,而不是用心去修行,这种人永远只能在交易的大门前找不到进去的门;很多人就这样迷失在复杂中,彷徊在复杂中。

价格的上涨与下跌是相互的存在,涨中有跌,跌中有涨,对立的方向转变是规律(规则与纪律)的基础,市场与万物的规律是相通的,你要从混沌中去寻找有效的规律。

规律并不是好找的东西,有些人认为的规律并不是真正有效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运行规律,市场也是一样,规律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完美无缺的,但规律具有它的有效性。规律的有效性最重要包括成功与失败的比率、收益与风险的比率、资金管理系统、纪律系统。如果你的规律是赢利的,就是有效的,赢利越多有效性越高;如果你的规律让你亏损的,你可能没有找到有效的规律,还需要你重新去寻找、完善。


避免亏损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不要出价太高。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往往缺乏专业的财务分析知识,也没有实地调研走访上市公司的时间和条件,买的是否便宜就决定了你投资的那一刻自己面对的风险如何。

纵观巴菲特的历史投资记录,他很少买入市盈率超过20倍的公司。从巴老的投资历史看,喜诗糖果之前的投资都是纯“捡烟蒂”式的经典价值投资,都是市净率<1的公司。那么从喜诗糖果之后,他开始看中“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即便是这样成长稳定的企业,他买入的市盈率也基本都在16倍以下,个别市盈率会到20倍。股神尚且如此,我们普通投资者是否应该反省和学习呢?

图片来自-李滔价投

为什么要低于20倍市盈率买入,上面巴菲特的投资历史已经讲得很清楚。

从另一方面讲,20倍是市盈率,对应企业要未来保持2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速度,你觉得大A股里有几个公司可以保证未来这个增速?更不要说40倍,50倍的市盈率,那要求公司要保持30%~40%的利润增速,这是可持续的吗,未来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对于实在看好的公司,我们乐观预计20%的未来利润增速是可以的,但我觉得再高了,就有些过于乐观了,就有了自我安慰的嫌疑。很多投资者朋友们,喜欢用过去几年的增速推测未来几年的增速,我想说任何企业有他的黄金发展阶段,已经发生的可能不可持续,这个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一旦一个行业有丰厚的利润,就会吸引大批竞争者进入,除非这个行业护城河很深,壁垒很高。

所以,总体上讲,将买入市盈率限制到20以下,可以大幅降低你的投资风险。可以帮你避免为一个不值得的对象付出太多。

那么,有人会讲,你看片仔癀,恒瑞医药从上市到现在也没有过20倍以下的市盈率,那我不就没机会了吗?是的,大A股3700多家公司,有几个片仔癀、恒瑞医药,普通投资有多大概率从几千支股票里选中这个大彩票?我并不认为高市盈率买入就挣不了钱,但是你挣钱的概率和冒的风险绝对不成比例,除非你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财务和调研公司,那是个别大牛人玩的游戏,我等还是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圈。

再看A股过去的历史,20倍市盈率以下的牛股买入机会比比皆是。

2012~2016年的贵州茅台,给了你四年的机会去思考,可以了吧。

2012~2016年,2018年的五粮液

一路狂飙几十倍的格力电器

大家经常喝的牛奶,伊利股份

我还可以举出更多例子,大牛股不见得都要几十倍的市盈率,你干嘛非要追着那几只热炒的股票呢。但是你买的太贵,万一买到“雷”,遭遇“戴维斯双杀”即“杀估值”和“杀业绩”同时进行,那么结果一定不只是睡不着觉了。。。举例,一个极端点的,乐视网,当年多少基金争抢着追捧,现在如何?

另举一个温和的例子,“同仁堂”,2015年70多倍的市盈率跌到现在的30倍的市盈率,看这个“杀估值”的过程,所以同仁堂的股价时隔5年不动地儿,股价截图是复权数据奥,所以是算了分红的。所以,你说你买的有意思吗?

只买入市盈率20倍以下的股票,还让你得到“戴维斯双击”的概率增大,即“盈利上升”和“估值上升”的双引擎,因为股价=市盈率X每股收益。我们要么赚市盈率提升的钱,即市场情绪。要么赚每股收益提升的钱,即业绩增长。如果两个都赚,那就妙不可言啦!

当然,我是强调20倍作为一个买入的风险界定点,但绝不是说只要20倍市盈率以下的股票都有投资价值。买入的条件,还必须严格按照自己的评估清单严格考察公司质地。


选择股票的步骤

第一步:看下指数,心中有数。我们应该了解目前的市场大概处于什么样的估值水平,这样更有助于做出判断和选择。虽然和经典的彼得·林奇观点相左,但我还是要冷峻地说:在A股,选在低位,即便是选到很平庸的公司,也很难亏钱;选在高位,即便是很优秀的公司,你也会痛苦很久。

大盘很重要。A股从6000点下来,几乎所有股票都大幅下跌,少则40%~50%,多则80%~90%。如果你抱着穿越周期的态度,必将损失惨重。虽然一部分公司经历过大熊市后,股票又重拾升势,在以后的几年内创下新高,但投资者如果能够规避系统性风险,投资回报会更高。

本质原因在于:A股市场受政策的影响非常大,而西方要小很多。政策在微观层面的滥用导致A股的企业良莠难分,明明是一家烂公司,却能拿到政府补助潇洒度日;明明是家有潜力的公司,却因为政策限制错过商机、无法脱颖而出。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烂公司也有价值,好公司也会受政策打压影响。

创业板肯定有好东西,但很多是炒作预期和发挥想象力。如果创业板股指形成下跌趋势,不管好坏,几乎所有的公司市值都会缩水,有些只有概念没有实际业绩的公司会暴跌。

如何看大盘?任何市场都有一个估值区间,A股也不例外。在过去的20多年里,A股有其自身的价值区间。比如现在沪指是2000点上下,对应PE大概在10倍左右,沪深300大概十几倍,那么代表这些大中型蓝筹股票的估值,目前在历史长河里是便宜的。如果我们相信这个国家的经济,未来还能保持5~10年7%左右的中速增长,那就没有理由过分悲观。反观创业板股指,PE60倍左右,虽然没有很长的历史样本,但我们从常识判断这是一个较高的估值,投资者应该小心谨慎(创业板投资者也可放心,毕竟当年的超级大牛市沪指曾到过70倍PE,也许创业板还有得玩)。

其次,市场和资金息息相关。如果把证券市场比作一个大水缸,资金则是水缸里的水。如果加大马力往里面注水,则水涨船高,猪都升上天;如果抽水或者不放水,股市很难看到大牛市。最后,市场和参与者的情绪相关。A股市场的牛熊市,常常伴随着参与者的喧哗与躁动,如果一个市场股神辈出,周围的人都在谈论股票,那我们就要当心了;如果市场参与者对股指涨跌都麻木不仁了,嘿,机会来了!

第二步:财务检查,必不可少。财务报表包含了上市公司想对你说的,和不想对你说的。但财务报表并不告诉你答案,而只是让你提问、存疑。大部分时候,我们只需要避开那些疑点重重的公司,而不是改变它,这就足够了。相对于上市公司高管说的宏图大略,财务报表的仔细阅读分析更有效。但是,1、2年的报表是无法看出问题的,投资者要把时间拉长,才能发现问题。


最赚钱的战法:坚持只做牛回头短线战法

一、牛回头战法

1、抓到牛股的概率是0.1%,但是抓到牛回头的概率是80%。

2、抓不到牛股没关系,我们可以抓它牛回头。

3、什么是牛回头?先看一下图

图中是天赐材料2016年的一段行情走势图,标注1 的位置,这是该股第一次走牛的行情,在那一波行情里面,你想做到,是比较难的,首先大盘当时的环境,以及锂电池产业的消息,业绩等等都是没有公开的,是先知先觉的主力偷偷的做起来,但是当锂电池行业爆发,上市公司业绩巨变之后,股价已经涨了一倍多。像这样的股票我们几乎每年都遇到很多,估计很多人都会感慨希望做到这样的股票,但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抓不到第一波没关系,这种牛股,大多数人都抓不到第一波,但是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抓到第二波或者第三波。图中2的位置,就是这个股票大幅上涨之后的一个深度调整,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后,这个股票又来了第二波上涨行情,而且这第二波不必第一波小。那么在2和3之间就出现了一个牛回头的机会。就是图中,两个黄色圆圈发出信号的地方,这就是牛回头。

牛回头就是做牛股的第二波行情,甚至第三波行情,总之我们做的不是第一波,因为那个太难,更多的人更能把握的是做第二波。

上图万科在去年股权大战之前的走势,也走出了非常美妙的牛回头行情,第一波你跟不上没关系,可以做第二波。图中2,和3之间那个黄色圆圈里面的红色箭头就是牛回头量化信号。

这样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几乎90%的牛股都会第二波行情,都会有牛回头走势。所以我的分析方法跟很多人不同,我不抓牛股,因为很难,没有那么高的成功率,但我可以等牛股走完,做第二波,这个成功率高,且安全,不用追涨,全都是低吸,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选出已经走出来的牛股,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掌握这种方法。

4、识别牛回头的五个基本要素

1)走牛:牛回头,必须曾经是牛股,龙头,黑马,妖股等,走牛越近越好。

2)充分调整:第一波行情结束后,要经历充分的调整。这个充分分两层,一个是时间够长,一个是幅度够大

3)企稳:要有一定的企稳走势或者明显的信号。

4)缩量:调整的好坏,除了空间,还有量,洗的人都走了,也就缩量了。

5)信号阳线:当大起大落之后,市场归于平静,空方最后的动力耗尽,只需要一个小阳线,就能宣告多方的反攻。

5、牛回头五要素中最关键的是那个充分调整。

肯定很多人都想知道充分调整,到底是什么标准,这里我就把这部分教给大家。

1)正常行情下20-30天均线企稳可能性大,比如震荡市。

2)特别好的行情下,可能就是15天线企稳,比如牛市。

3)比较差的行情下60天线的企稳可能性大,比如熊市。

4)调整幅度刚好是第一波涨幅的50%位置,企稳的可能性大。

5)大龙头大黑马,一般会在15日线得到支撑企稳,开启牛回头

有了这些,我想很多人短线低吸,就明白怎么操作了吧,这是纯干货。我把最重要的部分分享给大家,聪明的你一定会学会使用的。

6、牛回头行情不一定都是涨很多。

大家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牛回头行情,不要抱着暴涨的心理,也不要贪婪,有时候牛回头行情也就是个反弹,幅度没有那么高。运气好,碰上更牛的,也不要当成必然,反正做股票就是要先保证小幅赚钱,然后再考虑大赚,其实真正赚钱的人都是积少成多,利滚利才是投资的最核心。


当交易者们参与到市场行为中时,就等于是把资金放在一个大锅里。从他们开始交易的那刻起,这些钱就是无主人的金钱。只要有技巧,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掠取。当交易者把钱放进去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失去它的准备。你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就把本金摆上台面,像所有其他人一样。那么在赢得这个大锅里的钱时,不要感到罪过。

必须明白风险是交易中不可割舍的部分。当你用一种价格浮动较少的商品(钞票)去换取价格浮动较大的另一种商品(股票或者其他交易对象)时,你选择了承担风险。你这样做是因为这种价格浮动正是你需要用以牟利的工具。机会也伴随着风险,你不可能只承担其中之一。

交易有时候会显得枯燥。这很正常。你并不是为了追求刺激才进行交易的。你可能会坐在电脑面前数小时却无所事事。这不是一个按小时来计算薪酬的职业,而是根据你的正确抉择计算薪酬。而往往正确的抉择是远离市场行为。如果你想要刺激,那么请另觅他处。试着学习寻找自我控制的乐趣,并且接受枯燥无聊也是成功交易的一部份。

永远不要这样向:“我知道市场将要做什么。”不,你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你应该想:“无论今天市场怎么变化我都知道我该怎么做。”针对每种可能发生的情境,预先设计反应的行为。这就是你拥有的绝对自由和保障。只要设想好整组“如果……,那么……”的情节,市场就拿你毫无办法。在这些情节中,“如果”是指市场行为,而“那么”则是你的回应。你无法控制市场如何发展,但你可以控制并且调整你的回应。

决定自己想交易什么。如果是趋势,那么就顺势操作。如果是区间,那么就逆势操作。在上升趋势里高买高卖,在下降趋势里低卖低补。在区间中则低买高卖。如果你想操作趋势反转,千万不要之凭借价格资料。千万不要只因为“价格已经够便宜了”就买进,或者因为“价格已经够贵了”而放空,你还需要明确的根据。

界定你的信号。根据你的系统反映出的信号才是你执行交易的唯一有效原因。剩下的都涉及情绪。绝对不要让情绪干扰你的操作抉择。当你的交易系统发出进场信号时,要毫不犹豫地建仓。当你的交易系统发出卖出信号时,及时了结。如果你对自己的交易系统产生了怀疑,那么就先做纸上的模拟测试。如果你的交易系统仍处于测试过程中,不要进行实际交易。

树立交易的积极信心。务必要了解交易中涉及的得失关系。野心勃勃的交易策略能使你做出正确决定时的利润最大化,但也能减少你做出正确决定的次数。而相反的策略则能增加你正确的机率但减少每笔交易的潜在利润。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实战干货文章和操盘技巧,可以关注笔者微信公众号:股海玲珑手(k300192),构建你的交易系统和盈利模型一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股市场的几大运行规律
手把手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二)
何时见底?
抓了牛股怎么办?
追涨股票怎么样才不会被套牢?解套技巧有哪些?
(1)不论交易还是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