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物理常考点归纳笔记——声、光篇(内含视频)


中考物理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同学们在复习时大多会感到有些吃力,如何提高复习效率成为能否打好中考物理这场战役的关键所在。


《中考物理常考点归纳笔记》系列文章从声、光、热、力、电等角度分六篇进行复习,作为辅助型归纳文章,旨在帮助同学们归纳总结常考知识点及实验常考点,使同学们在加深记忆的同时,有的放矢,有针对地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先夯实基础,再提升能力。本篇为该系列文章的第1篇,主要内容为声学和光学知识,请同学们跟着小明的脚步一起来复习吧!



声学中考关键词和常考知识点概述

同学们每看一个关键词,就在脑海里回忆一下它的相关知识吧!看看你能回忆起多少↓↓↓


关键词:振动  介质  声速  声音三特性  频率  振幅  噪声  超、次声波



常考知识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②响度(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与发声体有关)。


4.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①防止噪声产生(声源处);②阻断噪声传播(传播过程中);③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人耳处)。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光学中考关键词和常考知识点概述

同学们每看一个关键词,就在脑海里回忆一下它的相关知识吧!看看你能回忆起多少↓↓↓


关键词:直线  反射  平面镜  折射  凸透镜  眼睛


常考知识点:



1.光能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反射定律描述中,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平面镜成像也是“像与物……”的顺序)。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光的反射现象举例: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5.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6.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7.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不变。


8.光的折射现象举例: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9.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0.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1.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实像倒立;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虚像正立。


12.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3.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1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15.近视眼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戴凸透镜矫正。


实验常考点简述


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常考点1——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方法;


常考点2——处理探究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常考点3——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常考点4——实验评估:多次测量的目的等。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常考点1——实验装置的选择与组装、环境的要求;


常考点2——实验操作步骤与目的;


常考点3——处理实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常考点4——数据、现象的分析处理与归纳总结(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实验三: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常考点1——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方法;


常考点2——处理探究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常考点3——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大小关系(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光路可逆;


常考点4——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常考点1——实验基本操作:凸透镜焦距的选择、测定,蜡烛焰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至同一高度;


常考点2——处理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常考点3——实验结论:成像特点与规律;


常考点4——拓展延伸:加近、远视眼镜、水透镜等。


部分实验的操作与探究分析请回顾中考必看——初中20个学生必做物理实验系列(4)(内含视频)


中考真题过关


1.(2017·江西)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而产生的。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2.(2017·江西)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填“实”或“虚”)像。



3.(2017·江西)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



4.(2014·江西)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玲玲同学进行该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

玲玲按照图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u/cm

4.2

5.0

6.8

10.0

像距v/cm

3.7

4.5

6.3

9.5

【分析与论证】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

【交流与评估】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     cm.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1. 振动  能量    2. 甲  实    3. B    4. 不正确  0.5




精 选 热 文

中小学学习:| 物理实验 | 化学实验 | 七年级英语上册全部知识点 | 八年级英语上册全部知识点 | 九年级英语上册全部知识点 | 中考生物 | 60个给写作加分的国学名句 | 中考语文易混淆词语、成语 | 初中化学规律 | 俗语、歇后语汇总 |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


正能量| 初中三年感觉坚持不下去时,请点开看看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班主任的中考忠告 |


家庭教育:| 比起打骂,孩子最怕家长做这几件事 | 2018年家长和孩子要做的8件事 | 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的10条建议 |


▌编辑:小明(微信号:jxrmcbs-xiaoming,加我入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6--2021广东物理中考第三题实验题第17小题汇编训练
2015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
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3透镜
声及光中考真题训练八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选择和填空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