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种修养,叫看透不说透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假若老师一不小心念错了一个字,选错了一道题,简直是我们的狂欢,兴冲冲的指出来,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但长大之后,回过头来,我们常常无奈的笑一笑,那时候真是年轻啊。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今天分享谢可慧的文章。


1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能看透一个人,哪怕看透一件事,就是一种本事。想着人生就是一场按图索骥,把想看的、想走的都过去都回味,在羽翼渐丰的世界里,便有了山高水长的积蓄。 


可是若干年后,才发现,真正的成长,是一场去粗取精的展览,把看懂的、看透的埋藏,在人生巨大的加工厂里,研磨出的一切才叫阅历。 


什么是看透?其实大部分人都具备看透的本领,时间或长或短,真相就会像风干的肉条,最后露出了干巴巴的本质。 


而那些聪明的人,从来只看透,却不轻易说透。


2


22岁那年,第一次去实习单位。年轻又气盛,背着双肩包,蹬着高跟鞋,化着与年纪并不相称的妆,学着察言观色,也学着成长。因为是跑广告,所以跟着师傅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走南闯北。 


那时的我,总是以为要竭尽全力地表现自己的一切,表现自己洋溢在脸上的胶原蛋白,表现读书人的点墨诗书,也表现自己的那一点点聪明。 




师傅是一个话特别少的人,我之前一直很难想象,一个甚至于有点内向,也不是太擅长交际的人,是怎样一笔一笔拿下大单的,但你看到他工作的时候,像是真空了一样,看到他谈判的时候,礼数周全,忽然也明白了。 


我和他一同去谈判的第一笔生意,是一个小型的展销会。我们赶了三套设计方案,到达主办方的时候,刚落座,经理似乎提不起劲,一直看手机。我看着干着急。其实,每一个行业都一样,看人脸色是职场必须学会的事。人家对你有礼貌是人家的教养,但你能不能忍耐是你的修养。 


几番寒暄后,师傅说:展销会前,你们一定比较忙。我们设计了三套方案,小谢你送到经理手上。经理点点头,还是有一点点心不在焉。 




我把资料拿给经理,补了一句:经理,我们这个方案做了很多天,里面有一些非常吸引人的细节,经理不妨仔细听下。 师傅看了我一眼,笑了笑。


我们的优势和以前的工作经验,可能你比较了解。我介绍一下三套方案的优势。师傅说得井井有条,哪怕那个经理偶尔也拿出手机看。 


后来,走的时候,师傅笑着说,有七成的把握能拿下。我满心欢喜,以为自己当了一回聪明人,有自己的功劳。 


你很聪明,也许也看出他的不是很礼貌有他的无所谓,但你刻意去提醒人家仔细之类的,就把一切说穿了。你要学会了然于心,但也要知道,把自己能够做好的一切做好,就可以了。拿单这件事,要尽力,但不要刻意。


师傅说完的时候,我的背脊一直在冒冷汗,脸红得根本不敢抬头看他一眼。 


3


聪明的人,要看透,但不说透。看透是本事,不说透是修养。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傻子,你的聪明也未必是真的聪明。 后来,我抓到了师傅的两个细节:


 一、面对对你有兴趣的客户,可以尽可能把事情说细致,甚至可以天南海北地聊。 


二、面对那些对你没那么多兴趣,或者说你并不是他的第一选择的客户,把事情说清楚,体现高效率。


而在接下来的短短两个月内,师傅依旧连续两个月是全公司的业绩冠军,据说,一年内,师傅几乎包揽了全公司四分之三的月度业绩冠军。


我们实习结束的时候,老板给我们送别,他也提到了我的师傅,他说,我不知道你们以后有多少人会从事广告业,但无论什么时候,你们都要知世间,而不烦乱于心,懂人世,而不随意说穿。这点,大雨(我师傅)是我们这里做得最好的。


师傅请我吃散伙饭,我很感动。他还是夸我聪明,可我依旧记得那句脱口而出的话。很多年以后,依旧让你念念不忘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终于知道,自己像一个刷白的墙,总是需要时间慢慢来涂,比如,我终于明白,能管好自己嘴的人,命运往往不会太差。


4


我的朋友老韩,是一个公司的HR,我们有一次一起探讨过“什么样的人,老板最舍不得”,老韩说,公司裁员的时候,领导首先会考虑把三类人留下:一、手上有足够资源的人;二、有足够背景的人;三、人机灵但话少的人。这三类是不分先后的。 




第三类人,他们甚至出身非常寒微,也可能不如那些喜欢抛头露面的人那么吸引人的注意力,但这一类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聪明也稳重,是领导最不愿意亏待,也是企业最需要的人。


看透但不说透,看透一切,但依然热爱生活,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工作、感情、生活,都是如此。


1.如果遇到不公平,如果遇到不喜欢,可以说,但不要用情绪说,可以说,但不要说太透。


2.如果不那么称心,如果不那么如意,可以说,但不要把所有的挖根究底都晒出来,在相看两厌的世界里,又何必补刀,也不欢而散。 


3.如果不那么开心,不如就开心一点,看透也看开。


有一句话是: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 而于我们,看透但不说透,便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这个世界,要有火眼金睛的本事,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本领。在这个越来越风干的世界里,并非独享,而是彼此心领神会,也默契前行。





线条剪辑狮 | 赵 芊

 这种修养,你学会了吗  


内容分享者:谢可慧,专栏作家,新浪微博:谢可慧的村庄,公众号:秋小愚。新书《干得漂亮是能力,活得漂亮是本事》8月31日当当温情上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种修养,叫看透但不说透
有一种修养,叫看透但不说透?
学会闭嘴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有一种修养, 叫“不说”
学会说话,是一种本能,学会闭嘴,是一种本事
少言,是一种修养,闭嘴,是一种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