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一名幸福的教书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动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奢侈品。很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被感动了;很多学生说:现在的老师太不会感动别人了。感动愈来愈成为教育中的稀缺资源。

有人说,社会的急速发展是以人类情感的巨耗为代价的。新工业时期,人们行迹匆匆,猎取每一次可能的机会,无暇他顾。看得见的财富在迅猛地增长,看不见的心灵却在不断地黯淡、僵麻。更可怕的是,这场工业革命带来的心灵灾难,已经蔓延到教育这块社会文明的绿洲!我们的教师越来越“工匠化”了,在每一节设计精密的课堂上,无休止地雕琢着一张张天真的脸,却忘记用感动去浇灌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我曾经在大学教了近十八年的教育学。从夸美纽斯到赫尔巴特,从杜威到凯洛夫,理论一套套,不缺乏现代气息的“科学”“原则”和“技巧”,但就是没有感动。既不教人如何感动别人,也不教人如何被感动。

但教育是需要感动的。

教育的本质是人性的终极关怀,它会让我们感动。因为教育归根到底是关于人的心灵的工作,它的使命就是促成人性的觉醒和学生潜能的发展。

当教育拥有了感动,教师就会变得富有激情,富有亲和力。教师不断地把爱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冰冷的知识就会生出温暖,生冷的课堂就会重现生机,教育效果也会随之提高;当教育拥有了感动,学生就会打开情感闸门,以超常的能量进行学习,他们还会站在大人和孩子的立场上而不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立场上进行沟通、交流并产生共鸣,这才真正是人类心灵之间的对话。

所以,做一名幸福的教书人,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让人感动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平等、尊重、关怀和激励的境界。

只有教师具有了人文情怀,教育才会时刻被注入感动。只有让人感动的教育才是充满人性的,才是根植于人性光辉之上的,才是有价值的,也才是可持续的。

我难忘教育生涯中那些感动的片段,它们时常会跳出脑海,让我不断审视自己:

有一年开学,一位女生拖着一箱沉重的行李,无望地在校门口等待着,我走上前问:“同学是住宿生吗?”“是的,高一的新生。”她怯怯地回答。“要去宿舍吗?我帮你一起抬吧。”我说。她看着我,点点头。我们一起抬着行李箱走进了校园。她问:“老师,您是教什么的?”“我是学校的工人,专门为你们服务的。”她狡猾地看了我一眼,笑了笑。到了宿舍,她说着谢谢,我就离开了。两周后的一个下午,我很惊诧,她竟然来到我的办公室,微笑地递了一张纸条,说了声“谢谢”就跑着离开了。我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了两句话:“原来您是校长。谢谢您,广附的‘工人’。”那张字条竟然让我两眼湿润了。至今,我仍不知道那位女生在哪个班、叫什么名字,但我深信那是有着一颗感恩之心的学生。这原本是不经意的一件小事,却在我内心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感动,不断净化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灵,它产生源源不断的激情和高峰体验,也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让人们喜欢分享而不自私,愿意融合而不孤立。所有这一切都是教育的神圣理想,而要达成这一理想,我们需要感动的教育和教育的感动。

感动的教育和教育的感动是一个幸福教书人的不懈追求。除了人文情怀,做一个幸福的教书人还应具备良好的心境。冷静地审视一下我们当下的教育,我们就会越来越感到责任的沉重。

我们不乏“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教育也常是“日新月异”。但批判地说,教育过于“喧闹”了,亟需一份宁静的气质。这份宁静,归结到一个教师的精神要求上来,就是要具备良好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教育者的心境及其情感有其独立的价值,它们不是知识或技能的附庸,而是学生知识能力及其精神世界的融合剂,也是学生善良德性的助燃剂。教师一个满含关怀的微笑就肯定了学生的现在,一个饱怀赞许的眼神就激励了学生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这个人性的殿堂是建立在师生共通的精神世界之上的。教师完整的精神世界,既有爱的上线,也有敬畏的底线。

这种爱是恒久,是恩慈,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轻易发怒,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永不止息。这种敬畏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道德的敬意。

追求幸福的教育,就要求我们做人做事遵从内心的指引,尽量少受外界干扰,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一份透彻的潇洒与自由。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你不必是演讲家、表演家,但你应醉心教育、痴迷读书、心会感动,做一名书生型教师,一直赶路却不舍情趣;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你肯定不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空想家,而一定是理想的实践者、思考的实践者,是来自一线的鲜活的教育家;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你不仅要用技巧,更要用心灵对待自己的事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时时刻刻让学生体验平等、自尊、理解、友爱等人性关怀;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你也不应当是昙花一现、瞬间即逝的明星,而应该是心中应该永远萌动着“教育的乌托邦”,在心灵深处沸腾着炙热的教育期盼的守望者。

你应当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永远行走在路上,谈起教育津津乐道,幸福快乐洋溢在眉宇之间……

愿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幸福,愿感动的教育与教育的感动成为教育的常态。我愿像天际的一朵云,守候着、期盼着……(全文请移步《中国教师》总第240期)

(作者系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中国教师》杂志社官方网站:www.zgjszz.cn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三届“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征文选登之66 感悟细节里的“人” 醉心教育中的美
教育何为
从电影学习当教师|走进心灵的艺术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培训讲义)
【学校教育】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