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大家吴佩衡论麻黄细辛附子汤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

(一)提要:少阴太阳两经同病之证治。

(二)解释:凡肾阳素虚之人,外寒易入少阴。邪入少阴,本不应发热,此病始得之而反发热者,是寒入少阴之经而兼太阳之表,亦即太阳少阴两感于寒之证,因少阴水脏,肾阳内虚,故其脉自沉而不浮。此证虽有少阴里虚之脉象,但尚未至下利清谷、四肢厥逆之候,且外寒闭束,两经合病故反发热而脉沉,并应兼见恶寒头体痛、倦卧无神、但欲寐等情,法当以麻辛附子汤温经解表,辅正除邪,使得微汗而两经并解,此特效之良剂也。

(三)方剂: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四)方解:本方以麻黄,开腠理发汗,而解太阳之表寒。得附子强心温肾,补命门之真火,以驱少阴之里寒。得辛温之细辛,直入少阴,协附子纳阳归肾,以温散其经络骨膜之寒,使太阳少阴两经之寒邪,一鼓而退,从汗而解,汗后不伤正,且精神振奋,效力宏伟,诚妙剂也。

(五)按语:盖附子无麻辛,则不能开腠理而解表邪,易致发热不退,反之,用麻辛而无附子,则不能固肾阳,易致大汗虚脱,因此,本方组合,相互调协,对少阴经有表证者,服之其性纯而不烈,发汗而不伤正,稳妥之至,可谓尽美又尽美也。如能掌握辨证论治规律,灵活运用,其适应范围广,兹略举数例,以供采用。

一、治偏头风痛或头疼如斧劈,久治不愈精神缺乏者,属寒伏少阴,清阳不升,头部经络不通,以此方加天麻、羌活治之。若浊阴不降,上逆于胃,心翻呕吐,再加干姜、吴萸、半夏,可服数剂,其效卓著。

二、治鼻流清涕,喷嚏不止,或兼恶寒头痛者,亦系寒入少阴以此方加生姜治之,一剂立效。

三、治涕稠,鼻阻己数月或数年之久,不闻香臭者,属风寒内伏,阻遏肺肾之气机不通,以此方加葱白、干姜、辛夷,连服数剂即愈。

四、治目疾,凡目痛初起,因外感风寒,凝滞目内血络不通,以致赤丝缕缕肿痛,流泪多眵,涕清鼻阻,或则恶寒头痛体痠,甚则生翳,舌苔多白滑,不渴饮,即应以此方加生姜、桂枝、羌活,服一、二剂,得微汗,立奏奇效。此证决非风火肝热所致,至于肝热风火眼痛者,应见目眵稠粘、红肿痛甚、鼻阻涕稠、口苦咽干、舌红而燥、多喜饮清凉,并无恶寒、涕清、体痠、舌白滑、不渴等情,则此方决不可用,又当泻肝火而清风热或滋阴补水以治之。

五、治咽喉疼痛(即扁桃腺炎或喉头炎),凡咽喉疼痛初起,多见红肿,或恶寒头疼,舌苔白润,不渴饮,或痰涎清稀,属风寒闭束少阴经络不通,以此方加桔梗、甘草、生姜,甚则加肉桂,服一、二剂,无不效如桴鼓,若误用苦寒清喉火之品,必致肿痛益甚而成喉蛾,壅阻不通,气机窒息,每有生命之虞。

六、治骤患声哑失音,此证每因感冒寒入少阴,夹湿痰凝滞,壅闭声带发音不宣,以致突然声哑,其证必痰多恶寒体困,舌苔白滑,不渴饮,脉沉细或沉紧,以此方加生姜、桂枝、半夏,服一、二剂,得微汗,各证即可消失,声音恢复正常。

七、治牙痛,凡牙痛龈肿,并见恶寒,困倦无神,或则涕清舌苔白滑,不渴饮者,亦系寒入少阴,盖牙属肾,肾属虚,寒邪凝滞牙龈,血络不通而肿痛作,甚则腮颊亦肿痛,此非实热邪火所致,及应以此方加生姜、肉桂、甘草,服一、二剂,得微汗,即愈,其效无比。

八、治初犯腰痛。由于寒入少阴,阻滞腰背经络不通,以致腰痛如折,畏寒体困,甚至难以转侧,舌苔白滑,不渴饮,脉沉细,或沉紧,以此方加桂枝、生姜、茯苓、甘草,服一、二剂,得微汗即霍然而愈(此证可能为急性肾脏炎)。若误用寒凉或滋阴、补水之剂,则易成腰背常痛之慢性肾脏炎。

九、治风湿关节痛。凡身体较虚之人,易得潮湿,复受寒风袭入,以致风寒湿三邪阻遏经络,关节不通而痠痛者,初起即以此方加桂枝、苍术、苡仁、羌独活、伸筋草、石风丹、五加皮、甘草等,灵活加减治之,无不奏效。若方中夹杂滋补清凉之剂,不但无效,且易酿成慢性关节炎,顽固费治。

十、治妇人乳痈初起(即乳腺炎)。每因产后气血较虚,抵抗力弱,乳房外露易受风寒而成,在初起时,乳房内肿硬作痛,畏寒体痠困,或则发热头体痛,舌苔白滑不渴饮,亦有涕清鼻塞者,若风寒较重,头疼体痠,或恶寒发热,肿痛较甚者,即以此方加桂枝、通草、生姜、甘草、香附,服一剂汗出表解肿消痛止,最多服两剂即愈。如表解乳痛止而肿硬未全消,再以白通汤加细辛、通草服一、二剂,无不奏效,若误外敷清火消肿之药,内服苦寒泻火之剂,必至红肿溃脓,痛苦万状。若己红肿有脓,服药不能消散,即请西医开刀排脓为妙。

十一、感冒风寒(包括流感在内),或己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头昏或昏痛,体痠困,脉沉细,舌苔薄白而润,不渴饮,或喜热饮不多,神倦欲寐,甚则头体皆痛,脉沉而紧,此为太阳少阴两感证,用此方酌予加减分两,以温经解表扶正除邪,其体痛者加桂枝;舌白或呕,加生姜、甘草;咳嗽加陈皮、半夏,服一剂得微汗即瘳对本证,若误以清凉之药,则引邪深入,或误加温补之剂,犹闭门逐寇,必致变证百出,且有生命之虞,正如《热论》所谓“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也”。

十二、治产后伤寒(即产褥热)。因产后气血较亏,腠理疏泄,一旦受寒,则易入少阴,证见或以发热或未发热,恶寒无汗,头昏痛,体痠困,脉沉细,精神缺乏,甚则头体均痛,脉沉而紧,舌苔白滑,不渴饮,即渴而喜热饮不多,此亦系太阳少阴两感证,即应以此方服一剂,汗出霍然而愈,如用药稍杂,则易变证危笃费治。

        再按:本方之分两,视其人之老幼,身体之强弱,病邪之轻重,于临床时灵活掌握,变通加减,使之能多发汗,少发汗,微似汗出,或不令汗出,或反收虚汗,有此五种之作用,均能奏效而不伤正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小瞧了感冒---经方治感冒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妙用
临证治验 | 随师高建忠治发热--阳虚发热案一则
中医经典方剂1(对症抓药)
中医入门(二九)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麻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