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麻黄剂在多系统疾病中的运用

经方论坛扶阳法(17)    麻黄剂在多系统疾病中的运用

□赵杰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麻黄剂最常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但它的作用不止于此,在其他系统疾病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一、从汗而解治水肿

  甘草麻黄汤主治水肿,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者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慢性肾盂肾炎、神经血管性水肿等。其治疗机理是,服用甘草麻黄汤可使人体代谢增快,血流加速,外周血管收缩,脉位变表浅,产生汗出,使水肿从汗而解。为加强甘草麻黄汤发汗除水肿的作用,其加味可变成越婢汤、越婢加白术汤、麻黄附子汤,《伤寒论》中说:“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又言:“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肾炎患者如出现小便多,多是肾功能损害加重的、亡津液的表现,提示病情加重。如果平素阳虚,脉象沉小,则在甘草麻黄汤基础上加附子成麻黄附子汤。一方面,少阴水肿需附子温少阴之阳,助麻黄发汗之力;另外一方面,若使用时机适宜,麻黄可增强附子温阳的力量,因麻黄碱拟肾上腺素作用可以增强代谢,加快分解代谢作用。如若是腠理紧实之人,如果用了麻黄发汗而汗不出,为表闭也,则小便增多,水肿从小便而消除。与麻黄配伍时,石膏可拮抗麻黄神经兴奋作用,此时不必有大热也;白术可治里水,补脾运化水湿。需要注意的是,脾虚之人慎用麻黄。

清利湿热治黄疸

  在《金匮要略·黄疸病》的附方中提到麻黄醇酒汤治黄疸。黄疸型肝炎起病时患者常感畏寒、发热,少数患者可持续高热数日,更有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黄似浓茶水、大便较稀或便秘等临床症状。从出现症状至发黄疸通常会有2周的时间,因为起病之初有表证的症状,故十分容易误诊。我们知道酒精会造成肝损害,此处药用酒煎,为乙醇提取法,煎过后乙醇会挥发,并不会加重肝脏解毒的负担。爆发性肝炎时,如果免疫反应太过剧烈则会造成急性肝衰竭,此时需要抑制免疫反应,可用麻黄碱拟肾上腺素样作用达到免疫抑制的作用。用于治疗黄疸的方子中配伍较全面的代表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配伍炙甘草、生姜、大枣可以增强代谢抗感染,亦可以抗炎;配伍杏仁可以通大便,避免胆红素淤积;配伍连轺(现多用连翘代替)、赤小豆,可以清利湿热,且黄疸型肝炎通常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连翘又有止呕降逆之功;生梓白皮(现多用桑白皮代替)可加强连翘、赤小豆清热利湿的作用。无论是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传染性肝炎,机体产生感染时对疾病的反应模式都是相似的,正常情况都会出现脉浮、发热、恶寒、身疼痛等表证表现,故很多传染性疾病早期都表现为太阳病,治疗的时候亦从太阳病论治。身体素质尚可且疾病尚在早期的黄疸型肝炎患者适合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如已过急性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的不同,则会有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等证治。如果脉象上体现出厥阴寒凝,左脉沉弦或沉弦细弱,根据经方扶阳法理论从六经辨治黄疸,可加入暖肝的吴茱萸汤、乌梅丸等治疗,促进正邪相争。

散寒除湿治身痛

  治疗外感风湿之邪、身疼发热表实证的麻黄剂可分为麻黄加术汤与麻杏薏甘汤两类。脾主肌肉,湿家身烦疼,故与麻黄加术汤,健脾散寒除湿。如是湿热之证,表现为日晡所剧,当与麻黄薏甘汤。薏苡仁可以解除肌肉的痉挛,缓解一身尽痛之症。如其他疾病伴见舌苔黄腻、湿热重者,亦可考虑与麻黄薏甘汤治疗湿家之为病。表虚证脉浮涩者,气血不足,与桂枝附子汤;而脉沉者,可与甘草附子汤。以上四方的加减法实际上是互通的。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类疾病的治疗,发作期以除湿止痛为主,而缓解期则多以补益肝肾法而善后,标本兼治,以期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发作频率。

  病中风历节者,仍有应用麻黄剂的时机,如《备急千金要方》引仲景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痛烦,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方中以麻黄、独活散寒止痛,黄芪固表,黄芩清表闭所化之热。《金匮要略》载:“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乌头汤方中使用麻黄伍芍药法,可治久痹。乌头汤可用于浮弱微紧脉,浮则为风,弱则为营血不足,紧则为寒。乌头止痛强于附子,又以麻黄散寒、黄芪固表、芍药加强止痛。

微发汗治阳虚外感

  少阴阳虚外感,可与麻黄附子汤。若发热者,乃加细辛。治疗少阴外感时,应微发汗,不可大汗,发汗多会亡阳,故用麻黄去节,减轻发汗作用,但麻黄剂在治疗水肿发汗时需较强发汗作用,便不去节。麻黄附子汤可见沉脉,而麻黄附子细辛汤可见于沉细弦脉。麻黄附子细辛汤亦可以用于阳虚患者皮肤病的治疗,如治湿疹发作时,可加连翘、赤小豆清热利湿;如治疗银屑病时,可加炙桑白皮等祛浮风燥痒。若是久用,需制约麻黄副作用时,可酌情加地黄,尤其是脉细者十分适宜。麻黄配地黄是阳和汤的经典配伍,用以治疗阴疽,通过振奋机能,使血流加速,有利于深部感染的吸收。方中地黄解决了血分不足的问题,尺脉迟者则不可发汗,恐伤血分也,故临床上可用麻黄配地黄相对减轻这样的矛盾。有形之血不能速补,若用麻黄发汗,阴亏者而防止伤阴,急则用白芍敛阴,缓则用地黄补血。若遇到血虚之人要用麻黄剂温散时,可在处方中加当归、川芎、白芍这一组合,这是仲景用以养血的常用处方组合,《备急千金要方》里的小续命汤亦用此组合。小续命汤可以用来治疗脑卒中类疾病,通过扩血管来解决缺血或者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吸收的问题,脑水肿严重时可加防己除水肿,抗神经系统炎症。麻黄为拟神经递质类药物,可以兴奋神经,避免神经系统失去对肌肉的营养、支配作用。中风后卧床,容易出现肺炎,可与石膏、杏仁清肺止咳,小续命汤的组方原理大概也是如此。在经方扶阳法看来,在有是脉证时,此方完全是可以用六经加减法来完善的,对病治疗,随证治之。

  综上,麻黄剂可以用来治疗感染性疾病,当某些病症出现和此病相类似的病理变化时,同样可用麻黄剂。此外,麻黄剂的拟肾上腺素样作用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根据病情实际情况灵活考虑麻黄类方的应用,并通过配伍减轻其副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配方
026、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阳黄兼有表证
不同肾病不同表现,肾炎选方,记住这三点!
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医案解读
7、甘草麻黄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