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火神门每周药解】扶阳派常用药:紫菀

@火神门:本期每周药解为大家介绍扶阳派常用药——紫

袅袅云浮夜,幽幽万籁禅;

摇摇竹影梦,叶叶翠南山。

话说很久以前,翠南山下住着一对青年夫妇,男的叫阿紫,女的叫菀儿,他们相亲相爱,男耕女织,日子幸福美满。

但是,这年夏天,阿紫被官府强征进了兵营,不久便牺牲在战场上。菀儿在家盼夫归来,望眼欲穿。当她得知丈夫战死的消息,大哭一场后,说要去守候丈夫的灵魂,等待丈夫的归来,来世继续相伴做一对恩爱夫妻,随跳崖而亡。

不久后,在菀儿跳崖死去的乱石滩上长出一些奇特的植物,开着紫色的小花,象是在静静等待爱人漂泊的灵魂。

秋天来了,爱人依旧没有回来,瑟瑟秋风中,它的叶子很快的落尽了,茎上只剩下一个个小疙瘩状的突起,犹如百结的愁肠。在随风而逝之前,她在绝望中绽放出紫色的小花……

紫菀,属多年生本草菊科植物。味辛、苦,性温,根部入药能止咳化痰,清理肺气。以蜜紫菀为最佳,方法是:取紫菀段,加炼熟蜂蜜(紫菀段100斤,用炼熟蜂蜜25斤)和一点开水,拌匀,稍闷,用微炎炒至不粘手,放凉。主治咳嗽气逆、咳痰不爽、肺虚久、痰中带血。单味碾粉还可除便秘。

紫菀的茎会长得比较高一些,但是叶子会很少,所以紫菀看上去显得比较的娇气,感觉好像生长得很是艰苦的样子。紫菀的底部会有一些像枯萎的叶子一样的残片覆盖,靠近地面的地方还常有不定根生长。紫菀的茎常有较粗的短毛覆盖,开花的时候花朵和菊花的花朵很像,并且花色多为紫色。

紫菀有着和菊花很类似的花朵,外表看上去那样的不起眼不引人注意,但是紫菀却是中药中比较著名的一味药。紫菀有很多的别称,各地的叫法都不一样,如广紫菀、小辫儿(辫紫苑)、紫苑茸、紫苑头等。

小辫儿(辫紫苑):将地下根茎挖出后,洗净泥土,除去芦头残茎,然后将须根辫顺晒干者;

紫菀茸:又名软紫菀,为头部带有细根者。因其头部簇生许多细根,质柔软如茸毛而不易折断,故而得名;

紫菀头:为紫菀的干燥根茎,因呈圆形疙瘩头状,故称紫菀头。

紫菀多生长于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及南部、山西、河北、河南西部、陕西及甘肃南部的一种植物,生性比较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所以在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低山草地及沼泽地等地方常有紫菀的身影,紫菀生长的海拔一般在400—2000米左右。紫菀有很好的耐涝、耐寒性,但是紫菀比较怕干旱。

卢铸之太老师在《金寿老人药解》中这样阐述紫菀的:

紫菀,微辛、微苦,有启菀陈之能,舒络润金之性。

1、与陈皮同用,调肺疏络、凡风痹痰痹可平,虚燥口燥可清;

2、与附子同用,引肾气达肺而气暖血行、痰化凝消、寒咳气淤之病可治;

3、与桂枝同用,使乾坤交合,天清地宁,凡淤塞清道之病可除;

4、与姜草同用,阴阳协和,气化得渲;

5、与法夏、南星同用,分清浊、洁化源,上下无阻,气淤可平、痰喘可消;

6、与茯苓、白术同用,渗淡行水而肺络可疏,气淤亦消;

7、与蒲黄、炮姜、陈艾并用,化淤血,导隐痛,失血、便血之血症可通,凡女子月信失常、小腹隐痛、气血交阻可化;

8、与香附、术香同用,理结气而癥瘕痞塊能化;

9、与麒麟褐并用,化气中之血,血中之滞,凡肝脾胃之郁结、女子血块、气痞、带下久冷,佐桂枝一切皆消;

10、与麻黄、葱白同用,内达百脉,外行皮毛,凡寒热交作之病,使外通而内和,寒热可解;

11、与白芥子、杏仁同用,降肺利肺,疏肺导肺,而清阳中之浊阴可化;

12、得皂荚仁化肺痈,调肺淤,生肺液,化清中之浊,消气中之凝,使络疏而痈脓可化;

13、得胡桃仁滋肾精;得上安桂化淤血;

14、得砂仁导气滞,化精气而肾肺相合,精液流行,气化大行。西医所谓肺结核,中医即谓精凝,气血滞,气化不宣,化源不畅,用此肾肺双调皆能治之。


【临床应用举例】

【医案一】:

张某某,企业家,弱肾病,二诊(2009年2月2日)。

一诊服药之后,目前症状是:

服药中有2次腹泄,多吃2天健胃中药后,现喉咙干痛,嘴干,两手有时麻木,睡眠好。

脉诊:

左手:脉不浮不紧,肾脉宽一些有力一些了。

郑卢医学认为,肾脉尺部(左尺沉取至骨)最有临床意义:如果感觉左尺至骨肾脉紧,就要考虑一下指法(肾左尺脉与膀胱脉在一处,中取膀胱,沉取至骨乃肾。指法动一动,肾脉在两骨缝之间),今天病人的肾脉微有一点湿滞(脾脉湿也会有这种现象),同时心胞脉微滞,肝脉不很畅,而且“横起走”。

右手:脾微寒(紧)。肺脉滞,肺比脾脉稍大,躁气(劲脉)不重,微微有一点。因此,喉咙痛的原因,是由于肺脉虽起而稍微劲所引起的。其立法应运用桂枝法与附桂法分次第进行,第一方用苍术,第二方改为白术。处方药用:

第一方(开表化痰为主,用茅术不用贡术):

桂枝尖30g,生茅术(即苍术)15g,茯神15g,法半夏20g,广紫菀15g,山楂肉20g,香白芷20g,油厚朴15g,西砂仁15g,毛化红(即化橘红)15g,炙甘草15g,生姜60g;2付。


第二方(表里同治,茅术改为贡术):

制附片70(先煎2小时),生白术15g,茯神15g,法半夏20g,桂枝尖30g,山楂肉20g,炒大麦芽20g,黄芪20g,淫羊藿20g,炙甘草15g,生姜70g;2付。

【医案二】:

叶某,女,40岁,职员。2009年9月29日就诊。

患者2006年检查出双侧乳腺增生病,左边经常隐痛,触有小颗粒状物,脸上疮比较严重,曾经做过子宫手术,月经自2007年以来量少。

服药之后,现症见:

咳嗽比较厉害,胸闷,喉咙有痰,流鼻涕,鼻塞,大小便如常,其他情况均好。处方药用:

第一方(袪寒、化燥、治肺):

制白附子60g(先煎2小时),生贡术(即白术)15g,茯神15g,法半夏20g,桂枝尖30g,炒小茴香20g,石菖蒲20g,炙甘草15g,广紫菀15g,油厚朴15g,毛化红(即化橘红)15g,生姜60g;2付。

注:加淫羊藿再吃2付。

第二方(扶正、化深痰、陈痰):

制附片80g(先煎2小时),生贡术(即白术)15g,茯神15g,桂枝尖30g,山楂肉20g,法半夏20g,制南星15g,西砂仁15g,炙甘草15g,淫羊藿20g,生姜80g;2~3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案说医】胡水勋:自拟温肺平哮汤治疗哮病案
产后久咳 不可见咳止咳
火神派真武汤加味治疗咳嗽哮喘医案案例
论火神派集锦(三)
黄一峰临床惯用方
朱良春用药经验概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