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中国史上真正的武林高手,是文武双全的奇才!

他生于明清之际,有关他的资料大多已经轶失,连一张专门的仿画像也不存于世。然而,他在中国武术界的影响力绝对是矿古砾今,单是一部《手臂录》就足以教后学肃然起敬。这位就是明清武术奇才、号称文武双全的吴殳。

吴殳(1610—1694),又名吴乔,字修龄,江苏太仓常熟人。他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及至年纪稍长,明室已经百孔千疮、内忧外患无数。其时他认为若能在这乱世之中考取功名,必可得到朝廷重用。因此他经常跟同乡的友人驰马游历,又不断研读《孙子兵法》、《纪效新书》等军事著作。

按照传统士人风气,文武二途本是极之分殊。可是在当时纷乱的社会环境下,两者却渐呈合流之势。山西道学家傅青主便曾结交武僧,学习寺院武术;河北颜元、李恭等人,则精研兵法及各式军旅武术,最终形成了颜李学派(明末新兴的儒学流派,重视实学,与宋明理学相对立)。至于大儒黄宗羲、黄百家父子,更是与抗清志士王征南私交甚笃,为后世内家拳的发展埋下了伏线。

正是这种尚武的历史氛围,让吴殳走上了文武双修的道路。崇贞六年(1633年),石敬岩(?—1635,石家枪创始人,《手臂录》所载的七家枪法之一)于江苏刘河镇的「报本寺」练兵。吴殳知道了消息后,便相约同乡的夏君宣、夏玉如、陆世仪三人,一同拜入石敬岩门下研习枪法。

崇贞八年(1635年),石敬岩于安徽宿松战死,吴殳三人枪法中辍。同年春末,吴殳于湖州遇到「天都侠少」项元池,学得双刀法。之后他又师从渔阳老人学剑,并在一名倭人武客的指点下,将之化成单刀法。从此,刀法就和枪法一样,成为了吴殳武术体系的重要部分。

日趋成熟的武学修为,并没有令吴殳忘记报国的初衷。他在崇贞十一年(1638年)成功考取秀才,可惜六年之后,李自成就率部攻入京城,清兵随之大举入关。吴殳心如死灰,自此再无心于仕途,并把全副心力都放在武学及文学上(另有指吴殳曾经秘密参与反清活动)。

清顺治元年(1644年),吴殳将郑世子所著的《乐书》重新编撰,并在同年冬写成《石敬岩枪法记》一文。翌年,他在鹿城盛辛五家中遇到了峨嵋枪传人朱熊占。其时吴殳已经年届51,但朱熊占却毫不介意,依旧收他为徒、授予峨嵋枪法。同年八月十日,吴殳写成《单刀图说自序》,并在中秋时分著成峨嵋枪法一书。及至年末,朱熊占把程真如撰写的《峨嵋枪法》赠给吴殳,让吴殳终于把峨嵋枪法的精髓学全。

经过十数年的艰苦研习,吴殳在康熙十六年(1678年)写成了传世之作《手臂录》。此书汇集了吴殳毕生的学武心得,内容涵盖枪法、单刀法、双刀法、剑法等多种武艺,其中尤以枪法论之最详。除此之外,吴殳又陆续写成了《梦绿堂枪法序》、《无隐录》等经典武术专著,奠定了他在明清武术以至整个中国武术历史的地位。

康熙三十三年(1695年),吴殳辞世,享年85岁。时至今日,《手臂录》依然是不同传统武术流派的必读著作。盖因它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兵器用法,还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攻防思想,对练习拳械俱有好处。

而在文艺成就方面,吴殳的《围炉诗话》及《难光录》,则如实反映了当时的诗词及乐韵风格,对研究明清社会的艺术发展亦有莫大帮助。

吴殳,确实无负文武双全的奇才之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殳论峨眉武技
文武奇才吴殳
明清四大名枪——吴家枪法
马文国:吴殳的背影
明末清初的文武奇才——吴殳
趣味棍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