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辞旧迎新,送走2017年八大癌症谣言(一)
建议wifi下观看视频
面对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癌症
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的步伐
人类的抗癌史,也是一部医学的发展史,每天,我们都在离胜利更近一点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流传出一些危言耸听、缺乏科学依据的“癌症知识”,抗癌心切的患者或者亲友往往会不经识别,乖乖照做,却不知道听信了这些谣言有可能会造成对病情更加不利的效果。
因此,在本期的晓爱课堂中,福晓爱特地整理了四条最具代表性的癌症谣言,逐一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各位专家们核实、请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吧!
谣言一:阿司匹林能够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发生 ?
徐烨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大肠外科 副主任(主持工作)
这句话实际上是对了一半。
阿司匹林的确能够预防,包括胃癌、肠癌、胰腺癌等等各种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以及对于新血管系统,能够预防血栓的发生。
但它也有很多的副作用: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的话会造成出血的倾向;其次阿司匹林对消化系统有毒副作用,所以一些人使用了阿司匹林以后会产生恶心、腹痛的感觉;对于肝脏和肾脏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所以,目前来说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于使用阿司匹林。它具体应该适用于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剂量必须要由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谣言二:肿瘤患者在康复期不能吃鸡?
成文武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综合治疗科 主任
所谓的吃鸡容易引起肿瘤的复发、转移,在我的个人肿瘤研究生涯当中没有查到过这样的文献,也没有看过这样的科学依据。
实际上恰恰相反,在我们的肿瘤治疗康复期,比如说手术以后,放化疗以后,我还是建议他们去喝点鸡汤或者吃点鸡肉,补充营养。
同时,真正容易造成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东西,我们的确也要去忌口。比如说,烟和大量的烈性酒,或者一些霉变的,含有激素的食物,或者有很多添加剂的食物。
我们每个患者,都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去了解饮食忌口,而不是道听途说,对康复反而不利。
谣言三: 核磁共振有辐射,少做为妙?
彭卫军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射诊断科 主任
现在很多市民或者患者对磁共振检查心存疑虑,其实磁共振是绝对没有辐射的。
我们知道CT是通过X线成像的,所以它是有一定辐射的,频繁的CT检查是不建议的。但是磁共振是利用了人体里的氢质子,通过共振来获得人体里面的信息成像,所以它是没有辐射的。它是目前影像学里最安全的检查技术之一。
而且磁共振的软组织分辨率非常高,非常适合做神经系统、骨关节以及腹部的检查,所以患者和市民朋友们都可以放心。
谣言四:食管癌在中国高发都是饮食习惯惹的祸
赵快乐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射治疗中心 胸部专科主任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各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别很大。中国就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之一,病例数约占全球的50%。而美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就很低,因此有一种说法,中国食管癌高发都是饮食习惯惹的祸。
事实上,食管癌共分两种,一种是食管鳞癌,一种是食管腺癌。在中国比较高发的是食管鳞癌。
当我们追根溯源病源的时候,一般认为是内因和外因共同结合所致,内因和基因有关,外因就和饮食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相关。因此并不能一刀切地认为食管癌在中国高发都是因为饮食习惯。
实际上,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食管癌在中国的发病率还是有明显下降的。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
相信科学,理性抗癌,避免虚假信息来影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这是在今天辟谣课堂的最后,晓爱想和大家分享的。在下一期的辟谣专栏中,我们还会继续攻破“酸性体质是否比碱性体质人群更容易罹患癌症”、“癌症筛查是否越贵越好”等谣言,敬请期待!最后,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晓爱永远在你们身边!
未完待续
。。。
编辑:王懿辉、刘雁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中国最新癌症报告
每分钟有6人得癌,惊爆常吃粗粮易得食管癌
别让恐癌心理打垮你
2019/04/19【食管癌】为何癌症难发现?
癌症肿瘤高发真相!!
肿瘤专家“癌症”谣言大起底:从一到十都是大忽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