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李斯特音乐创作风格和审美特点

“交响诗”与李斯特





谈李斯特音乐创作风格和审美特点

李斯特是欧洲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家,欧洲浪漫乐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在音乐创作和审美特点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范围、质量及内涵深度、表现形式都为音乐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都起到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费朗茨·李斯特(1811~1886年)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出生于音乐家庭,自幼从其父学习钢琴。1821年随家迁往维也纳,拜卡尔·车尔尼为师。1823~1835年间在巴黎和音乐家肖邦、柏辽兹、帕格尼尼,画家德拉克鲁瓦相交往,思想上深受浪漫主义文学家拉马丁、雨果、海涅、乔治·桑,哲学家拉门内的濡染和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向往着用艺术改造世界。他是中期浪漫乐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敢于打破传统成为标题音乐的首创并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钢琴之王”。 


李斯特幼年就显露出超人的音乐天赋,他以自己的天才、勤奋和崭新的思维方式,把散发着浓郁民族个性的浪漫主义音乐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他的音乐创作在19世纪音乐史上具有特殊的代表性,他虽与肖邦同一时代,但他比肖邦更早离开祖国,因此,他的思想和创作不能简单地纳入“民族乐派”。尽管他对祖国的事业真诚关注,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民族的历史和英雄人物、民间音乐的音调、节奏都得到了生动的应用与反映,并对欧洲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中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他思想激进、性格热情、兴趣广泛,法国文学、哲学、宗教、政治等方面的新潮思想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他写过同情劳动人民的作品,也曾发表过认为上帝是新音乐灵魂源泉的文章,他一生充满浪漫色彩,享尽声誉和荣誉,但却走过了一条艰辛而富有进取与创新精神的道路。 

李斯特最大的贡献是他首创了交响诗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李斯特苦心追求的艺术理想。而他对标题音乐的观念却富于哲理性,他强调文学构思与音乐发展的内在联系,但不主张具体的情节描绘,而注重概括性的情感和形象表达,他将传统交响乐四个乐章的构思浓缩于一贯到底的单乐章结构中;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曲式的自由处理,都服从于文学内容的整体理解。1848~1883年间他创作的《前奏曲》、《普罗米修斯》、《索塔》等十三部交响诗及《浮士德》、《神曲》两部交响曲,尽管取材于不同时代的文学诗歌、绘画或匈牙利的历史人物,但突出的主题却是对人生苦难及其的思索与奋斗。李斯特一生勤奋创作且作品丰富,他为后人留下了1000多首作品。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钢琴音乐与交响乐,此外还有许多歌曲和室内乐作品。他的钢琴技巧辉煌而富有诗意,旋律具有浓郁的匈牙利民族风格。钢琴创作和表演艺术是钢琴艺术史上的又一高峰,开创了独树一帜的钢琴艺术风格学派。 


在交响乐方面,他写下了十三部交响诗和两部交响曲,有《前奏曲》、《马捷帕》、《塔索》等。1848年革命失败后,他思想趋于消极,笃信天主教。1865年他进了修道院至死身着僧衣。李斯特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都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可以说是一幅幅匈牙利人民的生活图画。匈牙利有一种民族舞蹈叫“查尔达什”,由缓慢的“拉苏舞”和活跃的“弗里士舞”组成,反映了匈牙利的吉普赛人时而郁郁寡欢,时而热情奔放的性格,李斯特的许多狂想曲都具有这种舞蹈的特性。匈牙利民间音乐的调式、音调、乐器演奏方式和民间说唱艺人的朗诵调,都不同程度地在他的每一首狂想曲里得到体现。李斯特晚年的钢琴作品中,还有一部《匈牙利历史画卷》,别出心裁地用音乐来为匈牙利杰出人物造像,其中囊括匈牙利政治家舍琴伊(1791~1860年)、埃奥特沃士(1813~1871年)、泰勒基、诗人菲奥辽士马蒂(1800~1855年)。李斯特把标题音乐的创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并在贝多芬、门德尔松和柏辽兹等人的音乐会序曲的基础上开拓出标题音乐的新领域,首创了交响诗的体裁。 


1848~1858年,李斯特在这十年中写下了十二首交响诗,连同晚年所作的《从摇篮到坟墓》,这些作品都是单乐章的标题音乐,从形式到内容都与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迥然不同,其目的不在于用音乐来描绘戏剧场面或故事情节,而在于表现某种诗的意境或思想境界,他的许多作品都取材于诗歌和美术,例如,在1837~1839年他游历意大利时,从拉斐尔的画《订婚》、米开朗琪罗的雕刻《思想家》和彼特拉卡尔的三首14行诗得到灵感,写成了《巡礼的岁月》五首曲子,他的交响诗《山上所闻》和《理想》取材于雨果和希勒的诗,《匈奴之战》取材于考尔巴哈的壁画。交响诗《塔索》虽从歌德的戏剧得到启发,但他的创作意图并不是要表现后世文学所渲染的这位16世纪意大利大诗人的生活故事,而是把塔索生前的苦痛和死后的荣誉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崇高的文艺事业的伟大力量和最终取得的光辉胜利。即使是在《浮士德交响曲》那样多乐章的标题交响曲中,李斯特也不是去描写具体的戏剧情节,而是刻画基本人物的性格形象,他把这部交响曲分为《浮士德》《玛格丽特》和《梅菲斯特》三乐章,分别刻画基本人物的性格。李斯特不像柏辽兹那样,以为在音乐中表达抽象的观念是可笑的,但他的标题音乐作品绝对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常常具有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与意境深远的诗情画意。 


如果说柏辽兹的音乐语言接近于戏剧语言的话,那么,李斯特的音乐语言可以说是和诗歌语言血脉相通的。李斯特一生在钢琴演奏、乐队、歌剧、作曲、指挥、教学、评论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一生几乎走遍了全欧洲,他的音乐活动影响了整个欧洲,他的创作背景是巴黎的七月革命、1848年德国革命和匈牙利革命……他的创作大大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他的创作数量很多,但主要的是钢琴音乐和交响乐。他在钢琴演奏中大大发展了钢琴的表现力,于1851年出版的《高级演技练习曲》是他发展钢琴艺术的最高点和代表作。从李斯特1861年创作的《两首演奏会用练习曲》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练习曲不是为克服钢琴的技术服务的,而是为有效地表达内容服务的。这两首练习曲的标题是《林声》和《儒林》。在钢琴作品中流行最广并占有特殊地位的是《匈牙利狂想曲》,它们是取材于匈牙利民间音乐,反映了匈牙利民族精神生活的作品。他的交响乐作品最主要的是两部交响乐和十三首交响诗,在这些作品里体现了李斯特主张“标题音乐”的原则,他努力使音乐和文学、美术相联系,作品中所需要的形象是来自文学和美术的作品,与柏辽兹的标题音乐不同的是李斯特的标题音乐是哲理性的,如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并没有写故事情节,而只是写了特写,标题是剧中人物的名字,第一乐章《浮士德》是着力刻画惶惑疑虑和焦躁不安的心情,第二乐章《玛格丽特》是描写纯洁温柔的少女,第三乐章《梅菲斯特》是否定一切恶魔般的冷嘲热讽。 


交响诗是由李斯特首创的一种单乐章的交响音乐体裁,他是受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前所写的“情绪的表现多于描绘”的提示而获得这种体裁的灵感的。“作曲家在其中再现自己的感受和心灵的阅历,并与之取得交流。”在他的标题交响诗中,传统交响曲四个乐章的构思被浓缩于一贯到底的单乐章中,主题动机的发展及延续、曲式的自由处理,都服从于对文学性内容“诗意”的理解与提升。取名和副题只为听者提供感受的来源和阅历的性质,过于繁复时则加“标题”。《前奏曲》是他一生所创作的十三首交响诗的第三首。此曲原是李斯特1845年根据法国诗人奥特朗的诗《四元素》(风、水、星、土)而写成的四首男声合唱的前奏曲部分。当他重新把它改写成交响诗时,又决定选用了另一位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拉马丁的《诗的冥想》重新构思,1850年完成于魏玛。总谱前面有一篇作者根据《诗的冥想》改写成的散文诗作为标题。尽管李斯特的人生观具有矛盾性和宗教式的自我陶醉,但是该作品以鲜明的音乐形象、富于诗意的生活图景,真实地刻画了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因此,该曲要比标题的内容动人得多,充满了对人生的赞美与肯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斯特与标题音乐
李斯特作品精选集
李斯特交响诗的音乐美学观
李斯特钢琴曲《叹息》欣赏指南
【音乐名人】弗朗茨·李斯特
音乐短札丨浅析李斯特的钢琴曲《叹息》丨他的晚期“作品在具有高难度技巧的同时,也具备人文关怀和深厚的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