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爬上皮肤留脓包!家里看到这只隐翅小虫要小心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两岁男童的小腿被虫咬后溃烂,医院确认为某虫叮咬过敏所致,随后不少网友在评论中纷纷表示自己曾被隐翅虫叮咬出现类似症状,这种小虫在生活中很常见,甚至有网友已数次中招。隐翅虫是一种什么样的虫子,该如何防御又该如何治愈?

 
  常见到的隐翅虫

  如上图,该小虫很容易辨认,像一只红色的大蚂蚁,身体为橘黄色,头、胸以及尾巴为铁青色,俗称青蚂蚁。隐翅虫不会蜇人,但其体内的隐翅虫素是PH值为1到2的强酸毒液,故也有地方称其为硫酸蚁。如隐翅虫在人体皮肤上爬行,其关节腔中会分泌该体液,皮肤受刺激长出长形水疱,若打死该虫,毒液被大量释放,皮肤会有灼烧感随后会出现水肿、水疱和脓疱、严重的会导致皮肤溃烂等症状。但不是剧毒,一般不会致命,通常会在1-2周后皮损处开始脱痂愈合。

  遇到隐翅虫不要用手拍,其食腐败的植物与腐烂的动物,也吃蚜虫、飞虱等越冬害虫,算是一种“益虫”,淡定吹走即可。8-9月份是隐翅虫伤人高发季,待10月份转凉后隐翅虫才会减少,医生称近期被虫咬的病例在增多,如不慎沾到隐翅虫毒液,用碱性物质处理,比如肥皂水、苏打水、牙膏等,然后再用清水洗净,若出现严重的病症还需进一步就医。

  除其携带刺激性毒汁外,这还是一只有秘密的小虫。隐翅虫趋光,喜欢晚上飞向有灯光的地方,但你可能从未见过它的翅膀,因为它们展翅与折叠翅膀都非常迅速,据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的助教齐藤一哉的研究小组发现,它们打开翅膀只需要0.1秒,在1秒之内就能完成折叠。折叠后的翅膀面积只有之前的五分之一左右,且左右折叠方法各不相同,至少需要20条以上的折叠线,结构以及过程都十分复杂,甚至还需要屁股来辅助完成。

  东京大学研究小组表示,这种组织结构方式对于搭载人工卫星的大阳光面板的折叠方式的技术开发给予了创新式的启示,也可能会应用于现实之中。(光明网记者 王焕君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李平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上流传可怕的隐翅虫 拍死小虫毒液可致人死亡
别慌!小虫不可怕!
隐翅虫,在你身上时绝对不要打,她身上有毒液,接触到皮肤,就死定了!
隐翅虫,不要打,毒液接触到皮肤,就死定了!
夏季小心这5种蚊虫,千万别轻易“拍死”!
夏季凶猛小虫早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