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德修身 漫談古代家訓
中國自古講究門風,注重庭訓、家教,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德和品質教育。歷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馬光、歐陽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鄭板橋、曾國藩等等,都留有家訓。還有許多形式的家書、教子詩等等。
這些歷朝歷代的著名家訓家規,其撰寫者以其人生經驗,以詩歌、散文、格言、書信等各種形式,諄諄教誨後世子孫。許多傳世家訓影響後代深遠。
《顏氏家訓》
據考證,家訓於先秦時代就已出現,周文王四子周公旦首開中國傳統家訓之先河。至南北朝時期的《顏氏家訓》,則被認為是中國仕宦家訓真正成熟的標誌。
北齊士族顏之推,山東瑯琊臨沂人,曾在北齊和周做官。為了告誡子孫不可自恃門第、驕逸怠惰,同時也希望子弟能將士族門風維繫不墜,他結合自己從小的家庭教育和切身經歷,寫下洋洋灑灑七卷二十篇,約四萬多字的《顏氏家訓》,「質而明, 詳而要,平而不詭」,不僅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而且講如何為學,反對高論空談,不務實際的風氣,其涉及的內容包括歷史、文學、訓詁、文字、音韻、民俗、社會、倫理、教育等,反映了顏之推的全部社會思想。
讀聖賢書的目的是學習如何做人,並非是為了做官富貴。顏之推在「教子」篇裏提到,齊朝有一個士大夫,教他十七歲的孩子講鮮卑語和彈琵琶,還很得意孩子能「伏事公卿,無不寵愛」,顏之推對此表示深惡痛絕。
這部家訓在其後的一千三、四百年間被傳誦不息,受到各界推崇。顏之推的苦心沒有白費,顏家子孫果然爭氣。他的孫子顏師古是唐朝註《漢書》的大學問家,五世孫又出了譽滿書林的顏真卿和著名政治家顏杲卿。
古代家訓體現儒家思想
中國傳統家訓儘管涉及領域極其廣泛,但核心始終是圍繞教子立身、睦親治家、處世之道三個方面展開的。
北宋名臣司馬光所著《家範》,廣泛收集了治家有方的實例,系統闡述家庭倫理關係、治家原則以及修身處世之道,被歷代推崇為家教的範本。司馬光認為,儒家所提倡的「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家是本、是根基,如果連自己的家庭事務都處理不好,更談不上治理國家、平定天下。
南宋學者袁采的《袁氏世範》,以儒家之道為依據,義理精微,涉及讀書修身、敬業、重賢、尊老愛幼、治家理財、人倫之道、處世之道等多方面,「敦厚而委曲,習而行之,誠可以為孝悌、為忠恕、為善良,而有士君子之行矣」。
南宋大儒朱熹撰《朱熹家訓》,倡導家庭親睦、人際和諧、重德修身。家訓中首先強調「修身」,其次是「齊家」,包括對老人、孩子、妻子、兄弟、僕人的對待之道,再外圍是「睦族」,體現了儒家經典《大學》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清初朱柏廬所作《朱子治家格言》,亦名《朱子家訓》,以「修身」、「齊家」為宗旨,集儒家做人處世方法之大成,從日常生活各方面勸人勤儉持家、安分守己。「一粟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應念物力維艱。」是《朱子家訓》中傳誦很廣兩句話。
清朝曾國藩,以「勤於邦、儉於家、言忠信、行篤敬」為座右銘,雖在朝為官,權傾一時,卻經常關心家人的生活教養情況,常以家書關照、培育子弟的道德倫理思想。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訓」作為中國古人進行家教的文字紀錄,是留給後人的一大筆寶貴文化遺產。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在以「重德修身」為核心內容的古代家訓中也得到了發揚和傳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自元巅峰之作《朱子家训》,莫再说朱熹是原作者了不然让人笑话
传统家庭教育举要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四):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的读后感
【智慧】朱熹家训:短短317字,道尽好家风!
朱柏庐的《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