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好規劃孩子應付的責任
作者:黃金源
最近看了一篇網絡文章,文章中寫道:
剛從機場接回男孩,瑪麗就對他說了一番話:「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在澳洲一個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顧你,但我要告訴你:我對照顧你的生活並不負有責任,因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我們之間是平等的。你13歲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從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時起床,我不負責叫你,你要自己做早餐,因為我要去工作,吃完後你得自己把盤子和碗清洗乾淨,洗衣房在那裡,你的衣服要自己洗。另外,這裡有一張城市地圖和公共汽車的時間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裡玩,我有時間可以帶你去,但若沒時間的話,你要弄清楚路線和車程,自己去玩。總之,你要儘量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因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
……一個月後,男孩回到了北京的家,他的家人驚訝的發現這孩子變了,變得什麼都會做了!他會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後疊被子、吃飯後會洗碗筷、清掃屋子、會使用洗衣機、會按時睡覺、對人也變得有禮貌了……男孩的父母對瑪麗佩服得五體投地,問她:「你施了什麼魔法,讓我兒子一個月之間長大了?」
事實上依我看瑪麗並沒有使用什麼魔法,只是她懂得放手讓孩子做事而已。
過去的傳統大家庭裡孩子數量多,且父母都得忙著工作,沒有多餘的時間照料小孩,小孩自然得學著照顧自己。家中年紀較長的孩子甚至要負起照顧弟妹的責任,責任感便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養成。而當今社會的家庭小孩生得少,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因為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吃苦,過度地呵護,食、衣、住、行都替孩子料理好,孩子沒有學習自己如何自理,更不懂得為家庭分擔責任。
筆者曾在家長成長營中對家長說:「太能幹的父母,會養出智慧不足的孩子。」舉個例子:我曾在我的雙胞胎子女就讀小學五年級時,有感於內人太能幹,事事都為孩子代勞,於是我決定帶他們到南部自己教養。有一天晚上他們要求我載他們到街上買霜淇淋,我騎機車載他們到冰果室前面,要他們下車自己去買,結果孩子異口同聲說:「請爸爸幫我們買。」我回答:「自己去買或者回家,讓你們選擇。」最後男生答應自己去買,但是一下機車,便回頭問我:「爸爸,進入店裡我該怎麼說?」一位五年級的小學生,要買霜淇淋卻不知道怎麼開口?這是十足的智慧不足,但實際上,他們是優秀的孩子。
這件事情讓我體悟了美國教育學的教父杜威主張的從「做中學」的道理。父母不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孩子做,孩子就永遠沒有學習成長與負責的機會。
以上是指獨生子女的父母容易犯的過失。
如果家庭中子女多,則又有另一種不負責任的情況。有一句名言說:「一個母養九個子女不簡單;九個子女養一個母親很困難。」這句話道盡了「責任分散」的道理。
責任分散的道理在成人中也會出現。在紐約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在一個深夜,一位婦女在街道上慘叫、呼求救命。當時有許多家庭都有開燈,並打開窗戶看個究竟,但是直到慘叫聲結束都沒有人打電話報警。社會心理學家研究:難道紐約的民眾如此冷酷?最後的結論是:不是民眾冰冷無情而是責任分散。因為大家都相信:一定會有人打電話報案,不必多此一舉。也就是每個人把報案的責任推給了別人。
中國有句諺語:「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擔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也十足說明了責任分散的情況。
台灣有句俗諺說:「多子餓死老爸」, 兒子一多,誰該養老爸?互相推託的結果就是沒有人負責。所以一個家庭子女多時,子女常會有相互推託承擔家庭工作的情形,最後落得父母自己承擔。
所以如何規劃孩子的責任,要從獨生子和多子女兩方面說:
一、 獨生子女沒有責任分散的問題,但是會有不知道要對自己生活負責的問題。
文章中瑪麗教導一位13歲的孩子要對自己生活負責的方法,但是13歲以前的孩子要不要對自己負責?本文作者的想法是:不同年齡層,要負的責任不同,直到長大成人都需學習擔負不同的責任。
如何判斷孩子應該負哪些責任呢?應該同時考量孩子生理及心理年齡。年紀越小的孩子,父母的責任越大,隨著孩子年紀成長,父母該放手給孩子自己負責。也就是說子女的年齡越小,父母應分擔的責任越多;子女的年齡越大,子女應負擔的責任也就越大。父母應該隨著子女的年齡之增長,逐漸交付生活自理(吃飯、洗澡、穿衣、選擇合宜的服裝、)及居家生活(掃地、澆花、收拾、碗盤、幫忙買生活日用品、)的責任,給子女承擔。
當然父母在交付孩子責任時,除了要考慮孩子的生理年齡外,還要考慮孩子的心裡年齡,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智商。聰明的孩子生理成熟度比較快,學會做事的速度也比較快,父母放手的時間要來得早。相反的,智慧較低的孩子,父母放手的時間可能要比較晚,這個需要父母之間充分討論,甚至請教專家。
二、家庭中如果是多位子女者,就要避免責任分散的情況,父母需要規劃子女協助做家事的任務。
解決的方法是開家庭會議。父母將所有要交付子女的家庭工作寫成工作表,父母和所有子女坐下來,共同討論工作分配。一旦工作分配好,要求每一位子女善盡自己的責任。家庭會議可以定期舉行檢討。
父母若能好好規劃孩子們應負的責任,可達成下列好處:
1、避免不必要的爭端:當責任歸屬清楚後,孩子就不會相互推委責任。
2、減輕家長在家務上的負擔:家事是很繁瑣的,若家中每一份子都各自扛起一些責任時,家長的負擔自然可減輕不少。
3、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只有透過實際地去從事某項工作,才能體驗其中的困難所在,從而理解到他人的辛苦,也會激勵自己認真負責。
4、滿足孩子適任的需求:給孩子適度的責任,就是提供孩子成就感的機會。進而學習到自尊、自重,且樂於成為有擔當的人。實際的科學研究證明:會分擔家事的孩子將來成就更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十大误区
亲子理财五篇
中國父母的十大錯誤
你去看,现如今有多少对夫妻的离婚,不是因为父母在其中挑拨 一个家
申請大學是場法律攻防戰 牽涉家庭所有成員
孩子為何殺害父母-李維榕博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