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改變人生 責任在自己!
改變人生 責任在自己!
父母和子女之間是註定的命運共同體,但有善緣也有惡緣,有報恩的,也有互看不順眼、來討債的。
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無法不受其影響,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改變些什麼。如果你在家庭中有一些不如意,不必以受害者自居來抱怨環境的不公,你變成現在這樣是父母的錯?成長的過程,一步一腳印,其實就是漸漸學會為自己負責、為人生負責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改變來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幸福!
一個出現幻覺癥狀的女孩,被父母帶進諮詢室。
她總是感覺到自己身上有異味,然後認定周圍人會討厭她,隨之輟學在家。
隨着諮詢的進展,呈現出的家庭狀況是,女孩在家庭里感覺到的全是指責、批評、嚴要求,而且得不到任何認可。她的內心充滿了憤怒,苛求自己好好學習,苛求自己任何方面都做到最好,但依然在高考中沒有達到父母的期待考上理想的大學而受到家人的抱怨。
不難想象,她在苛求自己的時候,內心又是多麼的恐懼,即害怕自己做得不好。在這樣的心理背景下,出現身體有異味的幻覺也就不難理解了:不能被人接納、認可、肯定、欣賞,那一定是自己有毛病。很有可能就是身體上有異味。那一定是有異味的原因!
當女孩出現幻覺癥狀,甚至被當作精神分裂對待時,她成為了一個“病人”。成為了一個需要被治療的對象。但是,問題真正的推手呢?是家庭及其的影響。
是的,更多時候,青少年所呈現的所謂心理問題、心理疾病(長期積累導致生理疾病)、行為偏差(多動、暴躁、飲食失調、網戀、早戀、輟學、逆反、自卑、自大、憂鬱、精神分裂等),是因為家庭本身生病了,而那個青少年只是病態家庭的“發言人”、“代理人”而已。個人的問題意味着家庭的病態,家庭系統的病態則反映出整個社會體系的病態。
從這種意義上講,所謂有問題的青少年,只不過是一個受害者。
讓一個受害者承擔“有病”的名聲,讓一個受害者接受治療,這似乎是不公平的。然而,現實中,這樣的“受害者”卻恰恰被父母送到諮詢室,成為了需要被治療的對象。這真的是不公平啦。
然而,作為有問題者或者病人的青少年,你真的只是一個受害者嗎?
不!決不!我絕不同意這樣的觀點。
因為,你,同時還是一個參與者!更重要,你還是一個可以改變的責任者。
有位來訪者常常感到自卑、沒有自信,導致人際交往困難。諮詢過程中發現,他有位非常嚴厲的父親。從小到現在,父親沒有認可過他一次,沒有當面表揚過他一次。而他的自卑,跟想要得到父親的肯定和欣賞有着極大的關係。為了被父親肯定所以苛求自己,因而對自己不滿意,從而自卑。
他發現這些之後,憤怒地質問:為何父親要那樣對待我?
我回答:因為你父親沒有大學學歷,因為他不是心理專家,他也不可能接受心理諮詢!所以他就是那樣,從你出生之後,他就是那樣。
他沉思良久,頓悟,說,是的,父親沒有可能改變,可以改變的是我自己。
我極贊同。
是的。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所受到的影響。但是,可以選擇自己改變!
你參與了那個過程,你受到了影響,而且那個影響將一直對你發揮作用,讓你痛苦,所以,你若要幸福,就要選擇自己去改變!
一位十多歲的女孩,不被家人理解時,總是用對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因為習慣於跟家人對着干,隨即被貼上了“叛逆”的標籤被帶到諮詢室。當她學會用客觀描述(一致性)的方式,表達自己遇到事情,不被理解的情緒、想法、期待與渴望的時候,她感受到壓抑感消散了很多,她變得很輕鬆。她俏皮地說,原來見心理諮詢師是個輕鬆而美妙的過程。
是的,只有成長與改變,能夠讓我們更加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決定孩子命運的八大關鍵問題!【附一則】
人生無奇, 就五句話
亲情,友情,爱情,你欠过别人什么情?
內在小孩的靈性療癒
趙樸初
“我过得不好,还不是因为你” |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一个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