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亲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最近上映的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值得所有人一看。


它燃情,催泪,励志,这些都是表面,更深层次的在于,它向我们揭示了一种追求人生的姿态,以及,伟大的父爱。


当我坐在电影院,看着荧幕光影交错,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神啊,请赐我一个这样的父亲!


父亲,是孩子命运的缔造者。


我们来细数一下这位父亲的过人之处。

 

格局远大的梦想家


有人说,有梦想的人生不会输。


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马哈维亚,年轻的时候是个摔跤运动员,曾经获得过印度摔跤比赛的全国冠军。后来生活所迫,不得不停止了摔跤生涯。但是,他的梦想是为印度赢得一枚世界冠军。


即便他老了,这个梦想还在燃烧。



他活在一个偏僻,穷困的山村。这里的人,终日为菜米油盐奋斗。人生的目标,就是一日三餐。


但是马哈维亚没有泥足这种生活。


菜米油盐只是他的人生佐料,锅碗瓢盆为他伴奏,他生而是一个摔跤斗士。


当梦想在自己身上折戟的时候,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投注到下一代身上。



正是因为马哈维亚永怀为国争光的梦想,才成就了女儿们的非凡人生。

 

不拘一格的实践者


在印度,摔跤是男人的运动,何况是在守旧的农村。


马哈维亚寄期望于儿子帮他实现世界冠军的梦想,无奈,妻子连生四个女儿。


这四个女儿让他成为笑柄和谈资,也不得不放下梦想,回归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女儿的摔跤天赋。


他问自己:既然目标是拿金牌,那么男人拿和女人拿又有什么区别呢?谁规定女人不能摔跤呢?



制度虽然没有限制女人摔跤,但舆论限制了。村民的指点,嘲笑,口水,全部涌向父女三人,还有亲人的劝阻,和妻子的难堪。


很多人会在这样的阻力面前却步,但马哈维亚没有。


他眼中只有摔跤这件事,其它都不足为虑。


在印度农村,女人是没有人格的。作为父亲的马哈维亚却能开创性地认为,女人和男人一样,能够去竞技场上一争高下。这无疑是一种大智慧。


排除万难的行动派


马哈维亚最初带两个女儿去摔跤场的时候,被制止了,理由是,女人不允许进入这里。


但这位爸爸没有丝毫不满和犹疑,直接在稻田里开辟了一个定制款摔跤场。



干脆,利落。


就像他的摔跤动作一样。


当他发现女儿骨骼纤细和缺乏力量这个弱点时,他明确提出要让孩子们吃鸡肉。


这产生了两个难题。


第一,吃肉与妻子的宗教信仰矛盾。


第二,鸡肉太贵,作为日常食物,这个贫穷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马哈维亚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式非常巧妙。


他找到家禽店的老板,说服对方,以25卢比购买市场价100卢比一只的鸡。理由是等我的女儿拿到摔跤冠军,就成了你的活招牌。


然后,他在厨房外面砌了个灶,专门用来烹制女儿的鸡肉。这样,就避免冒犯妻子的宗教信仰。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这位父亲永远不会哀叹和抱怨,只是默默地解决一个个难题,直驱目标。

 

无条件相信女儿


他相信女儿能够摔跤,女儿走上了职业摔跤场。


他相信女儿能够战胜男人,女儿赢遍天下。


他相信女儿能够成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便送她去了更专业的国家体育学院。


女儿吉玛初入花花世界,就迷失了。


她不再专注于训练,分心享乐,在运动场上一落千丈,总是一轮游。


吉玛的教练说:别输地太难看。


马哈维亚说:你能赢。



他既是女儿的技术教练,更是女儿的精神导师。


初练摔跤,众人指责时,妻子问马哈维亚:你这样做,谁敢娶你的女儿?


马哈维亚坚定地说:我将培养出一位非常伟大的女儿,他们没有资格挑选我的女儿,而是我女儿来挑选他们。


坦白讲,即使在女性地位比印度高出十八条街的中国,也鲜有父亲能讲出这么霸气十足的话。马哈维亚实在是一位令人骄傲的父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正是马哈维亚的铁血训练,才让女儿脱离了作为生育工具,终生与锅碗瓢盆为伍的宿命。


有人抨击马哈维亚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到女儿身上,让女儿没有选择自己梦想的权力。但事实是,在印度农村,女人真的没有选择权。除了早早嫁人,她们的人生没有别的可能性。



通过摔跤,马哈维亚给女儿展示了一种勇于追求梦想的生活态度


一种不畏艰险的人格魅力


一种志存高远的人生格局


无条件的爱。


拥有这些特质的孩子,人生可以走得很远。


就像网球传奇李娜。


2011年5月,李娜夺得法网冠军,举国欢腾,全球侧目。不久,有人找出了一段李娜15岁时接受采访的视频。那是1997年,青涩的小黑妞李娜对着镜头说:“我的目标是打进世界前10,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会努力。”


对网球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在1997年,中国人想打进世界前十,完全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但是,只有李娜,敢梦,敢说,敢做。


后来,在李娜的个人自传《独自上场》中,她道出了梦想的起源,就是父亲对她无条件的爱。


父亲赚钱不多,但是物质上从不苛待李娜。他举全家之力给李娜买了一台钢琴,过了半年发现李娜根本对练琴没有兴趣,又默默地卖掉,从没有指责她半句。


他希望李娜继承自己的羽毛球梦想,但后来女儿被挑中练习网球,他也全力支持。


他总是偷偷去李娜的体校外面,却担心打扰女儿训练又悄然回去。


他力量有限,却给了李娜润物细无声的父爱。


1996年,李娜的父亲去世,但李娜要成为世界前十和大满贯冠军的梦想却越发坚定了。


我们无法想象,有多少次,李娜在赛场上犹疑,退缩的时候,正是天堂的父亲给了她勇气,去战胜对手;


也无法想象,有多少次,在训练场上,惰性来袭的时候,是父亲给了她力量,去冲击胜利;


甚至可以说,她对冠军的渴望,就是父亲从小种下的。


因为有过无条件的爱,即使独自前行,也能走得很远。



如果说母爱如针线,临行密密缝,那么父爱则是遮风挡雨的大厦,是迷途人生的灯塔。


年少时,我们曾埋怨过父亲的强势和不近人情,但最终都会被头破血流的人生上一课,才会明白父爱是怎样的深沉。


只有足够聪明的人才会懂得,我们曾经得到了怎样的爱,以及,我们应该付出怎样的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摔跤吧!爸爸》父母要让孩子寄托自己的梦想吗?
推荐一部豆瓣9.2高分励志电影《摔跤吧,爸爸》
有一种爱,叫《摔跤吧,爸爸》
今年首部口碑炸裂的高分电影,绝不能被轻易污蔑!
跟《摔跤吧,爸爸》学习如何做孩子追梦路上的领路人
马卡龙:我看《摔跤吧,爸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