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他們的表現讓人懷疑為何當初會想要組家庭。不論輕微或嚴重,都不喜歡心靈親密感,也不喜歡孩子打擾…」

無法給予孩子安全感的父母,《假性孤兒》這本書分為四型。上述所提到的不喜歡跟孩子親近的父母,被歸類為「冷漠型父母」,我最近才從某段影片感受到。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搞不清楚,到底父母是什麼狀況。只能反應爸爸媽媽的脾氣不好,或者是工作很忙壓力大,或者是因為自己不乖,所以爸爸媽媽不喜歡。

有時候要等到孩子長大了,才會覺察,那麼多年的自責,跟只會在生理上當父母,而不會在心理上當父母的爸爸媽媽有關。

最剛開始發現父母有問題的,常是配偶。大人在描述自己的枕邊人,就清楚得多,詮釋得也比較準確。

像是「情緒化父母」,以及「神經質父母」,就是常讓配偶感到困擾的狀況。有些配偶甚至在溝通無效之後,離開婚姻,獨自給孩子比較健康的心理環境。

因為篇幅的關係,只能節錄「情緒化父母」與「神經質父母」兩個段落。讓我們多一些理解,少一點自責,想清楚之後,再看看我們可以怎麼做。

********************************

【琳賽‧吉普森】

情緒化父母

這四型中,情緒化父母最幼稚,他們有種需要被小心呵護的印象,一點點小事就能夠激怒他們,安撫他們讓全家人仰馬翻。當情緒化父母情緒崩潰時,會拖著孩子一起陷入情緒裡,跟著體驗父母的絕望、憤怒或怨恨等濃烈情緒,讓家人覺得時時刻刻如履薄冰,他們唯一不變的就是善變的情緒。

這類型父母中,最極端的就是精神疾病患者。他們可能有精神錯亂、躁鬱、自戀,或是邊緣型人格異常,不受控制的情緒有時會導致自殺,或是對別人人身攻擊。自殺威脅對孩子有極具毀滅性的心理負擔,孩子想要保住父母的性命卻又不知該怎麼辦。由於他們的情緒暴起暴落,導致身旁的人容易緊張。

至於程度輕微,情緒不穩定是最大的問題,他們情緒高低起伏不定、歇斯底里型人格違常或情緒交替違常。

無論程度輕重,這類型父母都有抗壓性低、情緒控制困難、容易失控的問題。若是加上藥物濫用,情緒更難平穩、無法容忍挫折或煩惱。不論自制能力如何,他們都受情緒支配,對世界抱持非黑即白的看法,斤斤計較、愛記仇、操弄情緒控制其他人。他們起伏不定的情緒與反應讓人無法信任,進而感到害怕。他們或許會表現得無助、把自己視為受害者,但其實所有人都得繞著他們的情緒打轉。在外,他們只要能扮演設定好的角色,通常能控制得很好,但回到親密家人身邊就原形畢露,不受控時非常嚇人,尤其是喝醉酒的時候。

這類型父母的孩子大多學會屈就他人的意願,總覺得父母隨時會捲起情緒風暴,所以過度關注他人感受和情緒到傷害自己的程度。

│只在乎自身感受的母親──布莉塔妮的故事│

儘管布莉塔妮已年逾不惑也離家獨立,母親珊達仍想用情緒控制她。有一次,布莉塔妮臥病在床好幾天,珊達焦慮到一天打五通電話給她。當她認為女兒應該可以下床,就執意拜訪,連布莉塔妮請她別打擾也不管,布莉塔妮只好把門反鎖。事後,珊達告訴布莉塔妮:「被妳鎖在外面時,我氣到想要把門拆掉。」當布莉塔妮告訴她這是非法入侵時,又讓珊達很受傷,她忙推說:「我只是想知道妳是不是好多了。」但事實上,她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完全不顧布莉塔妮的需求。

**********************

神經質父母

神經質父母是四型中看起來最正常,也看似特別投注孩子的生活。由於容易緊張,他們總是專注於完成事情。相較於更為幼稚的情緒化父母,神經質父母望子成龍的表現,反而不容易看出他們的私心。大多時候,我們不容易發現這類父母的缺失,但這樣投入又勤勉的父母,卻反而會教出在進取心或自我控制上出現問題、缺乏動力、抑鬱寡歡的孩子。

深究後,我們多少能看出這種傑出、負責的人背後不健全的一面。像是對別人驟下斷語、期待別人追求他們看重的、過度自我專注,認為自己知道什麼才是對別人「好」的。

他們無意識的拒絕自我懷疑、裝作每件事都處理得很好。他們總是知道答案,涉入孩子生活的程度很高,無法接受孩子有特殊興趣或人生方向,只對自己想看的給予讚美,敦促孩子往他們選定的方向前進。此外,他們總是擔心做得不夠,所以像馬達般轉個不停,以達成目標為優先,孩子或他人的感受則被拋諸腦後。

神經質父母通常生長在情感被剝奪的環境,學會靠自己,不期待他人的幫助,向來自力更生,對自己的獨立很自豪。他們擔心孩子的不成功會讓他們丟臉,但也無法包容孩子,讓他們有足夠安全感去向外發展。

無論有意或無意,神經質父母讓孩子覺得隨時都在被打分數。比如父親叫孩子練鋼琴,隨時指出彈錯的地方。這種過度監視會讓孩子怯於向大人尋求幫助或分享,導致無法在人生道路上,與可能成為心靈導師的人建立連結。

他們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好,但有時卻會做出奇怪的事。一位母親認為女兒不會處理,堅持幫她付帳單。另一位母親擅自幫成年的兒子買了二手車,結果兒子不想要,讓她感到很受傷。還有一位父親要二十多歲的兒子每天在他面前量體重,確認兒子是否胖了。

…神經質父母就像那些不敏感的母親:跟不上孩子身心狀態的轉換步調、無法配合孩子的需求,還反過來指望孩子「應該」做他們覺得該做的事。孩子覺得應該要做符合父母要求的事,而不該做自己想做的事。

│被控制的克莉絲汀│

克莉絲汀是名律師,爸爸喬瑟夫非常專權跋扈,總是逼她要成功。克莉絲汀來找我治療時曾形容自己的童年:「完全受爸爸控制,他無法忍受也不允許我有不同的想法。我很怕做錯決定,很多決定都是出於恐懼。我就像他的所有物,連上大學都得十一點前回家,很丟臉,但我連作夢都不敢反抗他。」

缺乏同理心讓喬瑟夫成為一名糟糕的指導者,他不了解孩子的恐懼,所以教克莉絲汀學游泳時,就直接把她丟進游泳池裡。克莉絲汀說:「他要求我好好表現,卻不教也不幫我,好像我一出生就什麼都會。」表面上,克莉絲汀確實成功了,但內心卻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像是行屍走肉,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決定孩子命運的八大關鍵問題!【附一則】
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老师问答录
切記 親人間不欠的四種債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管才有效!!(0
近1/3孩子有行為情緒障礙問題 孩子為何壓力大?
“家”對孩子意味著什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