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脉窦血栓导致桥脑梗死 1 例

案例简介

30 岁,女性患者,突发左侧头痛伴有眶后区疼痛,眩晕伴有站立不稳、呕吐、构音障碍,右侧面瘫及右侧轻偏瘫,就诊于当地医院。既往长期口服避孕药史。

头颅 MRI 成像显示:桥脑左侧高信号(图 1);MRV 显示:左侧乙状窦和颈内静脉近端血栓形成(图 2、图 3)。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


图 1:MRI 轴位 T2 序列显示:桥脑高信号,与静脉性梗死一致(箭头)


图 2:MRI 轴位 T2 序列显示:发病第 2 天,左侧颈内静脉近端和左乙状窦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第 13 天,血管再通。


图 3:MRV 成像:发病第 2 天,左乙状窦不显影,右侧横窦明显显影,左侧横窦仅可见;发病第 13 天,左乙状窦可见血流。

发病第 10 天,右侧偏瘫突然出现短暂性加重,遂再次入院。复查头颅 CT 和 MRI 未发现出血和新发梗死灶;头颅 MRI 和 MRV 显示:乙状窦和颈内静脉近端血管再通(图 2、图 3),但脑桥上仍有高信号,提示为梗死而非静脉淤血。发病第 15 天,右侧偏瘫已基本接近正常肌力。

血栓形成的筛查结果显示:蛋白 C 活性降低为 36%(正常范围 70~140),游离蛋白 S 降低为 25%(正常范围 59~144),上述结果可能受抗凝治疗的影响。

要点讨论

目前认为,长期口服避孕药和遗传性血栓前状态间存在相互作用,可成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ICVT)风险,因此嘱患者停用避孕药。

尽管静脉血栓仅占卒中的 0.5%,但其比较容易识别。ICVT 导致的脑干梗死在文献中鲜有报道。检索发现一篇以病例报道形式描述的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形成相关的脑干梗死。单个或多个颅神经受累在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形成中有过描述。

本例患者因乙状窦血栓形成导致桥脑梗死,这与桥脑静脉回流的解剖结构特点一致。本例患者提示脑干梗死可能由 ICVT 所致。

参考文献:

Emsley HC, Ramtahal J, Das KS, et al. Pontine infarction due to intracranial venous thrombosis. Pract Neurol. 2008; 8(4):254-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皮层静脉梗死误诊为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静脉窦血栓MRI多序列信号解读(一)
精彩幻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表现
肺动静脉瘘致脑脓肿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深度学习] “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表现及重点提示~~~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