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山道水话村名
大千世界,万类物象,都有各自的名称,而养育一方物种和人的村庄,亦各有其名。生活在村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村庄更加美好,千方百计要取一个雅致的好村名;如果原来的村名相对俗气,人们更会想尽办法加以雅化。于是,为村庄取名和雅化村名成了历史上东阳人的热心活动。
东阳属丘陵地带,“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的地貌,使东阳村庄取名大多带有“山”“水”痕迹。
虎鹿、佐村有东山,歌山、画水有西山,吴宁、南马有南山,湖溪有前山,南马有后山;画水有黄山,湖溪有红山,城东更有青山、紫岩山;千祥有银山,歌山还有金高山;村庄建在大山上,取名“大山”;建在山坡上的叫做“小山”。高高耸立东白山,独立不群八面山,跌宕起伏后岑山……东阳光是用“山”字取村名的就有110多个。
给村庄起名,只用“山”“岗”等字起村名,容易雷同,有的村庄就选用模拟山岗的形似特点,采用雄壮、威猛或吉祥的动物来取名,如虎鹿有“龙山”与“虎峰”,歌山有象山与凤山,巍山有“狮山”等。横店镇有一个村庄,环山包围,山形如龙,村名“环龙”;另一个村庄后山如龙,前山如凤,村称“龙山凤”……但并不是所有村庄都有这类形态雄伟或名称吉祥的山川,画水镇有个村,北面有两座山,山的形状不像龙虎却像乌龟,人称“乌朱”村。明朝万历至天启年间,村中出了兵部尚书许宏纲,认为村名不雅,觉得皇帝宫殿“紫微”才算佳名,于是就将村名“乌朱”改为“紫微山”,但又怕皇帝动疑而得罪,因此又加个草字头,改名为“紫薇山”,意为开遍紫薇花之山。无独有偶,徐宅镇与横店镇也有形似乌龟的山,山背上的村庄分别叫“乌龟背山”与“乌龟背”。解放后,马宅镇的“乌龟背山”改称“湖背山”,以后又雅化为“下湖贝”;横店镇的“乌龟背”村民们觉得村名不雅,在组织起来将溪水引入绕村流过的时候,大家觉得“绕村”一词更美,村庄就改名“绕村”了。
东阳多山岗,多山谷,夏天人们为了遮太阳,冬天为了避北风,就选择在山谷里或山岗旁建立村庄。卜宅于山谷,取名“山坞里”;村庄建于山谷开口处,就叫“山坞口”;建于山谷底部,村庄就叫“坞坤”。有的村庄踞于岭尖,取名“岭头”,踞于长岭中间,起名叫“岭腰”;有的靠岭而居,自称“岭下”或“岭脚”。有的宅第建在山岗后面,取名“后山岗”;有的村庄四周是山岗,村庄就叫“四岗”;山坞的西面是山岗,村庄就在山坞中
,村庄唤作“岗东坞”……
村名带“山”“岗”等字,会给人“出身小地方”之感,所以东阳人往往将这样的村名加以雅化,巍山镇一个叫“大山”的村庄,在改革开放中发展顺畅,感到惬意爽快,就改名为“大爽”;与大爽距离不远的“小山”在改为“小爽”后又改为“笑山”。带“坞”“岭”的村名,会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压抑感,白云街道的“山坞里”改称“珊瑚里”,千祥镇的潘坞改为“潘湖”,横店镇的“山坞口”变成了“三湖口”,顿时让人视野广阔心旷神怡。千祥镇的岭头村改名“凌头”,巍山镇的岭腰村与“学典”村合称“岭典”,岭下村改称“岭丰”;横店通向南马的登龙岭脚村庄改称“尚伦庄”,东阳通往诸暨的周公岭脚村庄改叫“领诀”,村名一改,儒雅气氛似乎充室盈堂……这些村名的雅化,使村庄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氛围,给人以美感。
尚伦庄村景
“东阳两条烂肚肠,大水冲来喊爹娘。”民谣道尽了古时代东阳江与南江给人民生活带来灾难。洪水冲刷,沿江两岸,湖泽、沙滩,比比历历。沿江的村名,叫“滩”,叫“湾”,叫“潭”的,到处都是。洪水流宕不及,潴积成湖,所以南江两岸村名带“湖”字的村名不少。道光《东阳县志》记载:“湖溪在东阳县东南六十里,循禹山之麓,盘旋曲折,潴而为湖,故名。”湖溪附近有“烂湖田”(后来雅称“南湖田”)、新湖沿。湖溪以下,还有南上湖、中湖头、湖头陆,更有下湖严、上湖田、任湖田、下湖头等等,都记述着南江流域沧桑变迁的史迹。东阳江水更是肆无忌惮,横冲直撞。平地变溪滩,于是就有“上溪滩”“下溪滩”,良田成“泥沧”(尽管后来村名雅化为“象溪滩”“夏溪滩”“湖沧”),而本来用来流水灌溉的圳、溪却干涸了,近旁的村庄就叫“圳干”了;巍山曙光行政村有个村庄,旁边的三角塘遇旱就干,人称“三干塘”(现改为“三甘塘”)。近几十年洪灾少了,洪水的记忆仍留在老人的心中,洪灾旱灾的记印也烙在村庄名称之中了。
正由于东阳易发生旱灾、洪灾,抗旱防洪也便成了东阳人重要的生活内容,东阳人习惯采用为抗旱修筑的“塘”“塍”等字来取村名,全市有130多个村庄以“塘”取名。以横店镇为例,以种植莲藕取名的就有荷叶塘、莲塘、下莲塘、莲塘下等村。但有的村庄认为以“塘”起名会落入俗套,于是改“上塘”为“祥堂”(城东街道),变“中心塘”为“忠信堂”,雅化“下塘”成“雅堂”(横店镇),使村庄充溢祥瑞儒雅之气,创造出优雅的意境。
环绕岱溪村的岱溪?
说到水,东阳人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两个地方,一个是岱溪,一个是古渊头。溪水从村后流入,迂回曲折,三面包围村庄,形成“布袋廻”的形状,所以当地人称溪水环绕的村庄为“袋溪”,后来雅化为“岱溪”。岱溪是大自然的杰作,古渊头却是人工佳作。古时巍山附近有个村庄深受乌竹溪洪水的危害,1448年,李密联合李氏族人在瀫溪南筑了一条坚固的堤岸,将横冲直撞的溪水拦在村外,排除了洪涝灾害的侵扰。1484年秋至1485年春,李希用带领李氏族人在瀫溪底层夯实三合土,垒起平水坝,引水入村。水分二路,东路经祠堂前的月塘再流向村南,西路经过糊涂渊东侧流向村南。后来又开辟出中路,从承启堂、一经堂的西面流贯民宅,流经禹门,向南流淌,灌溉农田。古渊水造福古渊头人,直到现在。
穿过古渊头村的古渊水?
农村依靠种田生活,因此东阳以“田”字取村名的就更多了。明朝时,有人从亭塘分居江北田里,村名就取“田里”,后来觉得村名不雅,就改唤“恬里”;明朝还有人从上王分居到江北田畈中的,村名被雅化为“棣坊”。南江下游东岸有座双山,山后有座尼姑庵,庵的附近有一大片农田,由于双山阻挡洪水,这片农田常获丰收,12世纪初,马乔岳到此居住,人称“庵田”;后来,改称“安田”,至明成化年间,这村又改称“安恬”,给人的感觉像生活在安谧恬静的世外桃源。更巧妙的是六石街道的一个村庄,建在佛堂庭院之西的田畈之中,原来取名“西田畈”,后来改称“泗庭芳”,给人“满庭芳草易黄昏”的文学美感。
除了山地与水流,人们还利用土与水孕育的植物取村名。三单乡境内有大梧桐,古代祖先择此而居,发族成村,村名就取“下梧岗”(后来讹为“下吾岗”)。巍山有座黄檀山,山上屹立着古松,村名就叫“黄松”(后来改为“桓松”);据传,六石附近有棵大松树,明初朱元璋练兵,有小孩蟠曲在松树上观看,后来村庄取名“蟠松”。六石有桐坑,南市有桐川;上卢有杨溪,郭宅有杨塘,横店有杨坑;马宅有杨岩,南马有杨坞,横店有杨树塘下、杨树蓬。以东阳市树——樟树起名的村庄就更多了,六石有樟村,东江有樟溪,横店还有樟庄与巨樟……以山坞中长的树木为特色来命名,横店有桐坞,南市有梧坞,南马有杨坞,六石有柿坞,三单有榧坞……标明各坞特产,作为村庄名称也更具风采了。
这样看来,东阳人喜欢依据山水的特点取村名,更喜欢将具象命名变为抽象寓意,把那些原来含有忌讳字、俗白字,或含有不敬义的词与不分雅俗之普通字改为典雅文秀的字眼,使村名更显儒雅,让村庄也平添几分诗情画意。由于地名具有不易更改的特性,所以雅化采用较多的是谐音法,根据东阳方言习惯,经常用来雅化的名词有:将“山”改称“爽”或“珊”,将“田”改成“恬”或“庭”,将“坞”改称“湖”,将“塘”改为“堂”,把“脚”改称“庄”。在雅化村名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也有不看好这些“雅词”的,如“庄”字,一般视为高雅的词语,如村庄、庄园等等,但在东阳还有一种叫做“庄”的,就是给大户人家看护坟墓的人家叫做“庄户”,所以有些村名偏要将“庄”改成“脚”的。再如“堂”字,大堂、厅堂等都是比较隆重庄严的场所,东阳的人们一般喜欢将“塘”改为“堂”,但也有例外,在旧时代,六石有个清堂庵的,清静雅致,是个唸经拜佛的好地方,所以村庄也就取名“清堂庵”了,但在解放后的政治活动中,认为“堂”“庵”都带有迷信色彩,被改成“清塘安”了。
在东阳村名中,“干”是一个很有趣的字眼,它有三个意思:一是干燥、干旱,如“圳干”村。一个意思是“旁边”(东阳话读为“候干”)。横店镇荷栖泽行政村有两个小村,一个叫“后山干”,一个叫做“山干宅”,根据当地的读音,“后山干”其实应写作“后山岗”,因为村庄的后面是山岗;而“山干宅”应该是住宅建在山“候干”的意思。相当于“候干”意思的村名还有东阳江镇的“西山干”、巍山镇的“东山干”等。大约“岗”字,特别是大写的“崗”字笔画繁多,有的人用简化的方式以求简便,横店镇的“后山岗”就变成了“后山干”,六石街道金鸡村的“四岗”,被蜕变为“西光”;六石街道的裘家岭的“岗东村”也变成“广东村”了。
所以,每个村的人们都力求将村名改得文雅高贵,但仍有一些村名却被讹化了的,南宋年间,城东街道有个村庄叫“瓦窑头”,韦姓迁入后,建楼房,粉白墙壁,人称“白火墙”,大约“墙”(繁体字写作“牆”)笔画太多,后来被简化成“白火上”。横店社区有一口塘,塘底平整,人站在塘底,有独立鳌头之感,因此取名“鳌鱼塘”;大约“鳌鱼塘”的书面色彩过浓,笔画过多,书写太烦,旧时代的普通农民不易接受,所以“鳌鱼塘”俗化成“毛里塘”了。
白火上村有许多“白伙墙”
村名,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各个村庄在不断地取名、换名的过程中,尽管会产生一些变异甚至讹化,但瑕不掩瑜,村名中保存着的许多历史遗迹,保留着的不可计数文化基因,对东阳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要想广泛挖掘东阳的历史遗迹,深入研究东阳的文化基因,也得化一点心思研究一下东阳的村名。
参考文献:
1. 东阳县地名办《浙江省东阳县地名志》
2. 东阳市史志办、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东阳古村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遍历东阳察实况 句栉字比著信史
跑江湖摆地摊必备:2017年最新浙江省东阳庙会赶集时间表大全
附件:2022年成果推广会暨课题课推进会参会学校、幼儿园名单
东阳市“红色遗址胜迹”名单
看图:一位栖霞铁匠明末时迁到莱阳,建起了这个村庄
【金华传统村落】东阳市巍山镇古渊头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