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脏气法时478--488
478.不良情绪为什么能导致疾病?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上又存在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无时无刻不在干扰、冲击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人们为了应付、解决这些矛盾,在付出精力的同时,难免要产生一些情绪上的波动。这些波动只要没超出人们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就属于正常的情志活动而不影响身心健康。一旦遇到强烈的外界刺激,并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异常变化而发生疾病。正如《内经·素问》所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一般来说,像突发性的强烈刺激,如暴怒、骤然惊吓等,可一下子使人致病。像忧、思、悲三种情绪波动,当时虽不强烈,但若连续持久地让心境处在忧郁之中,积久也要成病。那么,不良情绪导致疾病的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因情志因素引起疾病的基本道理,主要是影响人体内部的正常生理环境,具体反映在气机失常、阴阳失调两大方面。

人体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机器,机器的正常运转在于动力,而人的一切功能活动都有赖于气的推动。按中医理论讲,当身体健康时,五脏六腑之气都能按照各自的生理路径运行。例如脾气主升,能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输布全身;胃气主降,则把胃中之浊气(即胃内食糜)下送到小肠、大肠。肝气喜畅、胆气主泄,肝胆在协助脾胃消化吸收、输送营养的同时,还维护着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和情绪表现,从而保证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生理功能。倘若这种功能因受情绪的强烈波动而遭到破坏,临床上便会出现气机紊乱、气滞不行等气机失常的病理表现。生活中常能看到有人在大发脾气时面红耳赤、声高气粗,事后又自诉胸腹胀满、不欲饮食,严重的还会因大怒而导致呕血昏厥。这类症状在中医临床上称作“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气上逆”或“肝逆气闭”,它严重干扰了人体气机升降的正常运行,对健康极为不利。所以《内经·素问》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并用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阳在体内只有经常地保持相对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激烈的情志活动能损阴伤阳,破坏人体阴阳的平衡。例如发怒时所表现的面红耳赤,声高气粗,就已经反映了肝阳偏盛、肝气上逆的临床症状;而连续持久的思虑、忧郁,就有可能导致阴盛阳衰的病证。所以中医有“暴怒伤阴,忧虑伐阳”的论述,说明情志过于激烈是促使人体阴阳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不良情绪常常是诱发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精神上的愤怒、焦虑、恐惧,可引起一系列自主神经机能变化,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如果长期使情志处在激烈的紧张状态之中,这种机能变化便可固定下来而成为不可逆转的病理现象。因此,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头痛、脑血管意外以及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一般与持久的精神紧张状态有关。因此,要想身体健康,首先精神情志要健康,这才是人们养生延年的根本要旨。

479.老年人有什么心理特点?

有关心理因素和健康长寿的关系,《内经》中就已注意到了,“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以及“大怒伤肝,过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古人的这些戒语,说明良好的心境、稳定的情绪是保证健康无疾的重要条件。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逐渐衰老以及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心身对社会、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在日益降低。诸如社会上的某些变革、观念上的部分更新等,年轻人则能够顺乎潮流,不以为然,而对老年人的思想、行为、生活来说,却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老年人在这个时期需要努力维持心态平衡,正确对待、处理面临的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多数老人比较注意生理健康,认为只要不得病就是身体不错,而不太注重心理上的健康与否,甚至有个别老人在已经产生明显心理障碍时还固执己见,而不承认自己的心理疾患。其实,不健康的心理不仅可以引起心身疾病,还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与工作。例如老年人在心境不佳时,即便吃美味佳肴也会觉得味同嚼蜡;在神情恍惚、心烦意乱时,即使是做平时习惯的事情和工作,也会时常出差错,这些都说明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按正常发展来说,是与生理老化同步进行的。但由于每位老人的社会经历、文化层次不同,故他们之间的心理特点表现也较复杂,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记忆力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往往对中青年时代的往事记忆犹新,而对眼前的事情却随时遗忘,有的甚至话到嘴边,竟临时遗忘了。因此,老人总爱唠叨往事,百聊不厌,而对新事物的出现,反应比较淡漠。

(2)感知觉迟钝:老年人由于生理上感知觉系统的老化,可表现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的减弱。如对事物反应迟钝、模糊、分辨不清,因而认错了人、听错了话、闻不出气味、吃不出味道等。另外,因感知觉障碍还能引起老人的某些错觉和幻觉。如视物变形、时间停顿、旧事如新等。

(3)思维与想像的弱化:老年人由于在感知和记忆方面的减退,思维想像能力比较低下,特别在创造性思维方面,远不如青壮年机智。主要表现有思维奔逸,漫无边际,唠叨没完;或思维迟钝,缺乏主题,语言缓慢,词汇短缺,联想间断,逻辑紊乱等。

(4)情感变化: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格若在青年时期是乐观奋进型的,那么到了老年也多仍然是乐观热情、助人为乐的。但也有的老人例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突然变化,诸如朝夕相伴的配偶突然去世,或因子女、财产纠纷等,会使他们变得心境抑郁、忧心忡忡、沉闷寡言。总之,多数老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甚至因情绪的反复无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和病情的加剧。因此,老年人在精神上不宜受大的刺激。

我们在了解老年人的基本心理特点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以维护老人的心理健康,以及作为老年人自己应如何调适自身的心理变化,使他们愉快地度过晚年,却是十分重要的。

480.饮食适度为什么有益长寿?

《内经·素问》讲:“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度百岁乃去”,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说明适度饮食与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

有人曾对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做了一番调查,发现70%以上的老人每日多是二餐或是三餐稀饭一餐干饭,并常年如此。他们的饮食特点大多以清淡素食为主,也有素荤相兼的,但尚未发现有以荤食为主的。他们从不偏嗜某种食物,也不暴饮暴食,数十年的人生旅途,使他们养成了适度摄取低热量食物和适当活动的生活习惯,这就是他们得以长寿的秘诀所在。

古代养生家历来主张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要定时适量,少量多餐。如晋代的张华在《博物志》中说:“所食逾少,心开逾益;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清代曹慈山在《老老恒言》中也讲:“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易之物,多食反致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古人虽强调老年人的饮食宜少些,但却主张多吃蔬菜。如《养生随笔》所言:“蔬菜之属,每食所需。”因为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和纤维素,维生素类则是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纤维素则有助于润肠通便,预防结肠癌。另外,老年人还应食入一定量的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以补充机体营养,增强抗病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某些中老年人不大注意饮食量,也就是说吃得很多,每餐必饱,结果导致体重增加,人肥体胖,大多数人腹部脂肪增厚而外凸,俗称“将军肚”。现代医学认为,肥胖的人容易得冠心病、高血压。那么中医又是怎么讲呢?明代敖英在《东谷赘言》中说:“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所以龚廷贤在《寿世保元》总结说:“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此言较有科学道理。

古代医家还特别强调饮食不宜过咸。中医认为,饮食五味偏亢就会损伤脏腑。如咸多伤心,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等。《内经·素问》讲:“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多食咸,则脉凝泣(涩)而变色”。另据国外研究报道,饮食过咸,能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清代曹慈山指出:“凡食物不能过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真味真性俱得”。可见多食盐对老年人极其有害,所以古人主张食宜淡些确实是养生益寿的经验总结。

总之,古代养生家是比较讲究吃的学问。如唐代《千金要方》中提到“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就是说进食前不能生气。又有“食当熟嚼”以及“食毕当漱口数过,当行步踌躇”等等。均说明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饮食的防老延年作用。因此,人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上的适度,即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五味适宜,多食清淡、少食肥腻等,就能获得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而安度晚年。

481.“一日三餐”有何学问?

别小看这“一日三餐”,它不仅仅是我们为了生存而每日务必完成的进食任务,主要是因为它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长寿。生活中常可见到,有人每日三餐不误,适时定量,而身强力壮,精力充沛。有人则不然,虽每餐必进,但却体弱消瘦,或疾病缠身。这是什么原因呢?中医学讲,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四肢、皮毛的营养,全依赖脾胃的供给,而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健全与否,又直接与饮食的数量、质量、性味以及摄取的方法、习惯等密切相关。倘若三餐不当,则可损伤脾胃而有害健康。因此“一日三餐”历来是我国养生学所重视的主要内容之一。

《内经·素问》有“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度百岁乃去”;《养生镜》有“食宜早些,食宜缓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软些”的载述;《寿世保元》的“不欲苦饱,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等等,都是古人饮食养生的宝贵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我国民间也有“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的谚语,说明“一日三餐、饮食有节”,对于养生保健来说,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今归纳几点,供参考。

(1)食宜适时适量:若每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就有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食量上,唐代孙思邈曾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说明在极度饥渴的情况下暴饮暴食是要损伤身体的。俗话说:“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肚皮。”

(2)食宜细嚼慢咽:咀嚼能分泌大量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溶菌酶既能帮助消化,又能杀灭细菌,减轻胃肠负担。《医说》上讲:“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极细咽下。”故“狼吞虎咽”不足取,青年人尤当引以为戒。

(3)食宜专心勿语:进食若无外界干扰,则咀嚼津津有味。若喋喋不休,口沫四溅,既不卫生,又妨碍自己与他人进食,很不雅观。尤其是饭桌训人,最能抑制他人食欲,当属禁忌。

(4)食宜清洁卫生:不食腐败不洁之物,少食生冷、黏腻、腥辣之物。食不宜过烫、过凉,否则均可引起消化道疾病。

(5)食后宜缓行: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散散步,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人体的休息,但应避免跳跃、登高等剧烈活动。饭后若稳坐或即卧,可导致“中满不消,脾胃大伤”的病证。

482.“食疗”是怎么回事?

食疗是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延年的辅助疗法之一,是通过食物种类的合理调配,运用恰当的烹调方法或炮制加工,以达到防病治病和强身健体的目的。食疗的优越性在于能够避免单纯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却病健身,故乐于被病人接受。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调养”,这调养当中,主要就是食疗。

食疗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早在西周时代,就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职能记载,其中的食医,就是当时专门为帝王配膳的营养保健医生。另外,《内经》也曾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说明古人很重视食物疗养、五味调和的养生方法。

我国古代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这是因为药物来源于植物,植物衍生出药物的缘故。因此,所谓“药食同源”,就是说植物(食物)与药物一样,也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苦酸咸”五味的特性,只是食物的性味与药物相比,较为平和而已。所以古代医家认为“药物多用于攻病,食物多重于调补”。但在调补时必须要考虑到中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这是指热性病或一向怕热的人,宜选用豆类、蔬菜和瓜果以及龟鳖等凉性食物;对正气不足、体弱怕冷的人,应以牛羊肉、禽类、葱姜以及胡桃等温性食物为主。若违背于此,就有可能导致“火上浇油”或“雪上加霜”,而有碍健康。

食疗的具体方法就是药膳,而药膳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将单味药物加工成食品,如茯苓饼;二是将药物掺入于食品之中,如各种药粥。药膳在剂型上有粥羮、鲜汁、饮料、酒、速溶剂以及糕点食品、各种菜肴等。在这些剂型的制作上,既能保持药物的疗效及其营养价值,又能使其成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这是烹制药膳的重要环节。

食疗虽能却病健身,但毕竟是中医的一种辅助疗法,仅适合于年老体虚之人,它不能完全代替药物疗法。唐代医家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就说明药疗与食疗是不相同的。食疗是用来养身防病的,药疗才是去病救疾的。即使如此,食疗在预防保健、疾病康复过程中仍占有主要地位,并且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483.为什么服用补药要在冬季?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气候严寒,水冰地裂,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在眠伏收藏的寒冷季节。人体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进入代谢缓慢、物质贮存的阶段,《内经·素问》所言:“冬三月者为封藏”。这就是说,到了冬季,人们尽管捂着厚厚的棉衣,但全身皮肤毛孔密闭,出汗较少,活动也少,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再加上冬季饮食荤食量大为增加,正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期,因此说,冬季是服用补药的最好季节。

另一方面,按照中医脏腑学说来讲,“肾”是人体藏精(贮藏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即生机内藏之意),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通于冬气。”冬季吃些补药,将大量的营养物质存于肾内,以保证来年春季的生机勃发,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这就是中医“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即不得热性病)的含义所在。

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这种说法不仅符合中医养生学理论,也顺应了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客观规律。因为冬季进补,较之其他季节,对于平衡人体阴阳、疏通肢体经络、调和全身气血具有更多的优越性。许多老人均有切身体会,只要在冬季针对性地服用一些补药,第二年春夏就身轻体健,或者说能减少患病的次数。因此,每当冬季来临,许多体弱老人就准备吃些补品,这既有调理健身的性质,也含有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内容。实际上,它已经成为我国民间传统的防病强身、扶虚补亏等“自我摄生法”的一种措施。

但是“补”是针对“虚”来说的,只有当身体正气虚亏,阴精不足的时候给予避补,则最为适宜。老年人由于机体生理功能减退,抵抗能力低下,一到冬季,往往阳气虚衰,表现为全身畏寒、手足不温、气短乏力等;倘若在阳气不足的基础上又兼有阴精亏损,也就是缺乏身体机能活动的原动力,那么此时的临床表现还可见有精神萎靡、面色□白、语声低微、舌淡脉弱等一派精气欲脱的虚像。因此,冬季对上述体虚老人运用“食补、药补”来加以调理,也就是中医所谓的“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以达扶正培本、“阴平阳秘”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不过,冬季进补必须因证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的虚证,择用不同的补品。如阳虚者选用补阳助阳之品,气虚者选用补气益气之品,就能获得预期的调治疗效。如果阳虚者反用寒凉滋阴补品,就会重伤其阳,虚之更虚;阴虚者反用温热助阳之品,将会耗伤其阴,于身体不利。因此,冬季进服补药之前,最好能得到中医师的临床诊察和指导,切不可盲目滥服。

484.节食能减肥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都希望自己长得苗条多姿,并具有一个健美、匀称的体形。然而也有部分女性在青春期阶段,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旺盛,使身体逐渐丰满发胖。照理说这也是正常生理现象,因为女性丰富的体脂是一种很好的能量仓库,有利于将来完成生儿育女的使命。但倘若过分的腰圆体胖,就显得行动笨拙,不大协调了。为此,对于那些体形不太苗条,尤其是比较肥胖、大腹便便的青年女性来说,常采用强迫自己尽量少食的方法来减肥。她们大多错误地认为,只要每日少吃或不吃,再加上超负荷的体力活动,就会去掉体内多余脂肪。更有甚者利用催吐、轻泻的方法来减肥,殊不知以上方法不仅不能减肥,反而有损健康,严重者还将危及生命。

《内经》讲:“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又说:“得谷者昌,绝谷者亡。”意思指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强弱与否,在于脾胃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说明饮食营养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那种依靠尽量少吃,压缩进食量的减肥法,只能使全身组织器官缺乏营养,代谢失调,导致身体虚弱,并由此而带来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这是得不偿失的。

人体过度肥胖,除遗传因素外,固然有平日吃得太多的原因,也有平素不爱体育活动的一方面。因此,一般来说,减肥要从适量地控制饮食和适当的体育活动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但是,“适量控制饮食”不等于“饥饿节食疗法”,而是在饮食上要选择性地少吃些大米、面粉等含淀粉、糖类较多的主食,常吃些粗纤维的绿叶蔬菜及水果,并配合以低强度、长时间的体育活动,诸如快步行走、长途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爬山等,原则上以腹内不觉饥、精神不萎靡为宜。这样就既不因进食减少而影响身体对营养的需要,又能逐步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不过减肥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非一朝一夕而成。因此,树立信心,坚持不懈,是减肥者成功的关键所在。

485.如何看待性生活?

一提到“性”,许多人就视它为洪水猛兽而忌讳莫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总把性问题看成是人类生活中最隐秘的事情,而且还往往和黄色、淫秽之属联系在一起。其实,人类的性行为本来就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最普遍的行为,因为每个人都是性行为的产物。早在我国春秋时代的《易经》就已指出:“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这就是说,男女之间若没有性关系,就不能繁衍后代,没有后代,社会就不能发展前进了。

虽然“性”是人类繁衍生存的一种生理本能,但是从中医的节欲保精,养身健体来说,已婚男女应该适当节制性生活。《内经·素问》指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是说,如果追求一时欢快而纵欲过度,使精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是说,如果追求一时欢快而纵欲过度,使精损神耗。元气散失,违反了正常生活的规律,那么到50岁人体就衰老了。《三元延寿参赞书》曾对“性”的认识归纳为“欲不可早、欲不可纵、欲不可强、欲不可绝”四方面,郑金生先生并对此予以阐发,今辑取大意,介绍给读者。

我国古代历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或“早生贵子早得福”的封建伦理思想,因此那时的早婚现象比较盛行。中医认为:女子虽14岁来月经,男子虽16岁精气盛,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殖系统和全身状况发育得十分成熟。因此,过早结婚或过性生活将会有损健康。中医书有不少这方面的劝告,如“未笄之女,天癸(月经)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泄,未完而伤”。这段话的意思是,未成年(未笄)的姑娘,月经才有不久,就和男性同房,这样就使身体还未发育完全就受到损伤。又如“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这是说男子年龄甚轻,连第一次遗精(中医讲精满则溢,睡中遗精,表明其精已满)都没有,就强行发生性行为,就使没有发育完全的身体及其内脏器官受损,将来会产生难以名状的奇症怪疾。所以,对于年龄还小的男女,中医不主张他们过早结婚,认为“男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而对于南北朝医家褚澄所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我们则可以借鉴。

有的人虽然成年后结婚,但性欲亢盛,或性生活放纵而无节制,这是损人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欲多则损精,精损则伤五脏”。因为每一次性行为,无论男女,五脏都要参与其事,哪一脏的脏气不足,都会影响性生活的和谐。纵欲则不但丢失过多的精液,同时也损及五脏之精。因此,性生活过频的人,常见有目眩无光,神气减少,腰膝酸软,齿浮发落的症状。纵欲还逐渐消耗人的精力,使人精疲神乏,外强中干而徒有躯壳,一旦遇风寒袭击,必滋生他疾。

性生活的和谐与否,和身体素质有关,更重要的是男女双方应该共同创造一个惬意的性交环境和气氛。任何一方未达“神和意感”的境地,欲强交接,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和厌恶,久之则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欲不可强”的一方面。其次,性生活不能强力粗鲁,过分用劲。《内经·素问》告诫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说明伤了肾气,也就有损于骨骼。所谓“强力入房则精耗,精耗则肾伤,肾伤则髓气内枯,腰痛不能俯仰”。过度性交的人首先感到腰痛无力,就是因为损伤了肾的精髓,而“腰为肾之府”也。

至于性生活的频度以每周或每月多少次为适宜,这要根据年龄和自身条件来决定。《素女经》说:“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一泄就是排一次精。古人的次数规定,倒不必拘泥,但至少可以肯定,随着年龄递增,性生活的次数也就逐渐递减。总之,性生活后的第二天,以不感到疲劳和委靡不振为宜。

486.中医音乐养生是怎么回事?

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很早已有文字记载了。

那么音乐养生的道理是什么呢?战国时代的公孙尼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解释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这就是说,音乐首先感受于人心,而心在中医生理学中又主宰着人的神与志,一曲活泼欢快的乐曲能使人振奋精神,激发情趣;而一首优美雅静的乐谱却让人畅志抒怀,安定情绪。相反,一曲悲哀低沉的哀乐,却能催人泪下,悲切不已。这就是所谓外因通过内因来调节心理上的不平衡状态。因此,音乐对于人的心理具有康复情志、娱乐养生的意义。

音乐发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由于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因此,上古时代的人类最先接受的娱乐内容必然是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以及风涛倾耳、瀑布欢腾、潺潺泉水、虎啸猿啼、空山鸟语、蝉鸣蛙噪等优美的天然乐章,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自然音乐了。人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心必然要与大自然的天然乐章相协调,如此天长日久地闻听自然音乐之美,就能使他们的心境自然而然地处在良好的状态之中。自然音乐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就指上面所言。古代帝王为了遣怀畅志,常以宫廷音乐来消除政务烦恼或康复情志疾病。金代医家张从正认为音乐是一味很好的良药,对于情志、精神郁闷不舒所引起的疾病,只要不断给予“笙笛”一类的音乐“良药”,就能治愈。这说明音乐不仅能改善外部环境的美好气氛,也能调节人体的内心世界。

近些年来,中医学比较重视音乐医疗和康复养生,并强调人体形与神的统一。中医认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于是在《内经·素问》中便记述了“宫、商、角、徵、羽”这五种不同的音阶,并进一步将它落实到五脏,就出现了“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肾在音为羽”。那么为什么五脏能与“五音”相应呢?这要从中医“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加以理解。朝鲜金礼蒙的《医方类聚》说:“脾好音乐,丝竹(乐器)才闻,脾即磨矣。”经观察证实,音乐确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功能,但是否直接作用脾胃所致,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从脏腑学说来讲,五音合五脏;从五行学说理解,心属火,脾属土。音乐感受于心,然后根据五行生克规律,即“火能生土”,故心受之能对脾胃产生影响。其他各脏的原理也基本如此,都是通过音乐所产生的精神意识活动来使“五脏以应五音”的。所以《晋书·律历上》指出:“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不但影响感情变化,而且也包括情志变化。不过对于古人的经验之谈,我们只能参考而已。

总之,不同的音乐乐曲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确实具有一定的怡情养生及康复医疗作用,愿人们在轻松欢快的旋律中欢度自己的一生。

487.中年人应怎样进行自我保养?

中年期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因为这个时期,人的精力充沛,思想成熟,经验丰富。他们是各个工作岗位的中坚力量,或是政绩突出的业务骨干。但是,由于中年期人体的生理功能日趋下降,体质状态正悄悄地进入由盛趋衰的转折时期。而一部分人有因肩挑工作与家庭两副重担,有因经常埋头干事业而忽视了自身的健康,心力交瘁,疾病染身,以致过早出现发、齿脱落,视力减退,步履迟缓,记忆力下降等早衰现象。因此,加强中年期的自我健康保养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自我保养,就是自己起来和虚弱、疾病、衰老做斗争。也就是说,经过主观努力,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健康。因此,中年保健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

(1)要少坐多动: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常见有长年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中年干部,不知不觉地感到两腿行走无力,人也变得疲倦发懒,这既是长期不爱活动,机体怠惰松弛的缘故,也是衰老开始的信号。应在调节饮食营养的基础上,加强运动次数,如散步、爬山、游泳或进行各种小运动量的球类活动。只要坚持不懈,可使腿部肌肉及全身骨骼和关节健壮有力,延缓老化过程。

(2)要少愁多乐:情绪对健康有明显影响。中年人一般都上有老、下有小,衣食住行样样操心,工作及家庭双重心理压力较重,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中医所说的“七情”致病学说就足以说明,若持续的紧张心理则会造成精神上的疲劳,导致机体气血运行的紊乱而产生诸多疾病。因此,在情绪激烈或郁闷时,要及时进行自我克制或转移,正确对待人世间的不平之事,减少自我心理冲突,保持坦荡而稳定的心绪。对任何事若心胸宽畅、温和达观,则对身心有益。

(3)要营养适宜:合理地调配饮食营养是保证中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饮食不调则营养不足,饮食过多则“长膘发福”,这些均于健康不利。

(4)要劳逸适度:中年人无论从事脑力、体力劳动,工作强度一般均较大。因此,既不能长期熬夜奋战,亦不宜在工作之余贪玩好耍,浪费精力;甚或酗酒打牌,摧残身体。中医的“五劳所伤”以及“不欲甚劳,不欲甚逸”等古训,就是劳逸适度的养生之道。

(5)要学会自我查体:中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大致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经过活动后有胸闷心慌的感觉,就应想到有无冠心病的可能;原因不明的消瘦乏力,食欲不振或大便发黑等,要警惕消化系统的病变。又有长期干咳、痰中带血,或血尿,或低热不退,或眩晕等,均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另外,通过眼看手摸来发现身体的一些可疑体征,如皮肤、腹部有无肿块,乳房有否结节,阴道有否不规则流血等。这就需要人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卫生知识,以及时发现疾病征兆而去医院就诊。

(6)要节制性生活:性生活是夫妻日常生活之一,与生俱来,亦是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繁衍的本能。但是中年人的性生活,一般说来应顺其自然,原则上要避免因性生活造成疲劳,委靡不振,影响工作和学习。《内经》讲:“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就说明如果性生活过频,就会导致早衰,影响健康。因此,每周过一次性生活,作为频度来说是比较适宜的。

(7)要善于调节业余生活:劳累一天,工作之余,丰富一下家庭或个人的业余生活,对身心有益。诸如听音乐、跳舞、看影视,或游览、垂钓、集邮、种花等活动,不妨因地制宜地采纳一些,日久必有益处。

488.为什么称中年期为“多事之秋”?

中年,一般指40~60岁这一阶段,人的年龄进入这一时期,就好比一年四季已进入了秋季。秋季既是自然界硕果累累的黄金时节,也是秋风萧瑟,花木凋谢枯萎的开始。人也同样,当步入中年后,由于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故能在事业上做出一定的业绩和成就。但不能不看到,中年人大多肩负工作与家务的重任,生理机能已由成熟而逐渐转向衰退。因此,了解中年期的生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来防病抗衰,是十分必要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对中年期的生理特点有如下论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这就是说,年过40岁,脏腑功能将由盛转衰,由强转弱。经文还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均指出在中年期因生理功能衰退,将逐步出现面部皱纹增多,头发花白,腿脚行动不便以及性功能减弱等身体衰老的现象。

那么现代医学对此又有什么论述呢?西医学认为,衰老或老化是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逐渐发生的一种生理、病理性的退行性变化,它具有长期持续性、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等特点。总的来说,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原有的储备力减少,适应力减退,抵抗力下降和发病率增加。因此步入中年以后,由于体内无机物含量增多而使骨质疏松,脊椎骨骼有压缩,背部和下肢肌肉的强度减弱等原因,可常常出现关节肌肉不舒服的感觉,严重的发生骨质增生、骨折和骨关节病。中年以后,血管壁钙的含量逐渐增加,动脉壁的弹性下降,对血压的反射性调整能力也减退,因而既容易出现高血压病,也容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诸如久蹲之后,突然站立时出现头晕、眼前发黑,以致晕倒的现象。血压和血脂的升高,都是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因素。另外,中年人消化液的分泌量以及热量的需要和代谢率也日益减少,因此,从消化功能和热量需要来看,中年人应适当减少进食量。倘若吃得多,又缺少运动量,无疑使过多热量转化成脂肪而积聚体内,增加体重并加重心脏负担。中年期又面临着更年期,更年期内的中年人,无论男女,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血压升高的表现,而女性更为突出。因此,更年期内对身体的调适保养得当与否,也是保证老年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鉴于中年人对家庭、事业及社会负有较重的责任,而他们往往疏忽自身的生理转变及其疾病的潜在因素,因此说中年期为人生的“多事之秋”阶段是有道理的。但是,多事之秋可以变为硕果累累的金色之秋。其中的奥秘,就是要重视中年时期的身心保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1000问>(12)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上)
衰老与补肾——谈冬天养肾的重要意义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黄帝内经》读书感悟
《疏调云讲堂》第九十八期 疏调气机与中医养生(三)
失眠中医为不寐多因七情所伤,何谓七情所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