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脉 伏脉
​散脉伏脉
脉来浮散满指而不聚,重按则无,来去不明,漫无根蒂者,谓之散脉,主元气离散。脉来沉潜,推筋着骨始得,聚而不散,甚则伏而不起者,谓之伏脉,主邪闭,厥逆,痛极,积聚。
阳性浮散,阴性聚伏,但现浮散,但现聚伏,均为病脉。散者,气泄而不藏也,散而不聚,则心病。阴性蒙而阳性散,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聚,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散。而散聚之权,则在于关,其散而不至于飞扬者,有关以阖之,故散而能聚。若关辟而不阖,则散而不聚,脉现散形,则虚阳外越,气血脱亡在即,精神飞走不远,所以散脉为病家之大忌。散脉现于寸,虚阳尚未拔根,犹可救挽,散脉现于尺,则系微阳拔根,绝无生望,为元气离散之候。故仲景曰: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伏者,气郁而不发也,伏而不起,则肾病。阳性起而阴性伏,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起,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伏。而起伏之权,则在于关,其伏而不至于闭结者,有关以辟之,故伏而能起,若困而不辟,则伏而不起,脉现伏象,而病沉寒积冷,积聚症瘕,停痰宿水,故仲景曰:沉潜水蓄。沉潜,即伏之变文也。
概而言之,散脉主气血耗散,脏腑气绝,纯属虚候,伏脉主阴阳潜伏,邪闭不通,虚实兼见。邪闭迫正,正气不伸,脉现伏象,是为阳伏。阴盛阳衰,四肢厥逆,脉现伏象,是为阴伏。脏气相并,经脉痹阻,脉现伏象,主暴厥暴痛。寸口、太溪、趺阳之脉均伏而不起,为阴阳离决之候,主死。
凡一经将病,则一气先伏。肝病者木郁,心病者火郁,肾病者水郁,肺病者金郁,脾病者土郁,郁则脉伏。若诊得一气之欲伏,则知一经之将病,故仲景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
《麻瑞亭治验集》治病总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元御《四圣心源》译读 第145节;快读网
(1)郭生白伤寒六经求真第一编伤寒六经概说
《伤寒六经》的病理根据
《伤寒六经求真》摘要1
伤寒六经求真 病性 病位
胡希恕学术思想的出现,是对现代中医学思想的一场革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