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佛教:人过五十,这三种场合最好少去!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对人生的思考也越来越深,不再活得肤浅和无知。人都说“五十而知天命”,人一旦过了五十岁,已然过了一大半。一路走来,也经历了诸多的坎坷和磨炼,看开了许多,也逐渐开始缺失年轻时候的冲劲儿,开始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思考生命的价值。人生最大的福是老来得福,万事皆有因果,一个人的福报也是有定数的。年轻时候多吃苦,老了就避免受太多的罪。佛教里常说“吃苦了苦、享福消福”,人要想日后有福,就要懂得从当下去培植福报,尤其是要善护好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去培养善根福德。人过五十,这三种场合最好少去。

一、是非之地说人是非者,就是是非人,这样的人我们要远离。背后说人是非、嚼舌根子、揭人长短等等都是在造口业。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因果,种什么因担什么果。俗话说“祸从口出”,爱说人是非者,心胸狭隘,心窄福薄,不是什么好事。以拿他人是非作为自己的乐趣,贪图一时口快,实在是愚昧无知。尤其是到知天命之年的大家,少去这种是非之地。没事的时候多多反思自己,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人格修养,而不是整日碌碌无为,取笑他人。拿别人是非找乐子,这样的人生空虚无聊,实在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不要去是非之地,也不要说人是非、看人是非、听人是非。人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智慧,不要为了避免尴尬而刻意合群,要知道,真正有内涵的人往往独行。

二、争名夺利之地人与人之间可以有适当的竞争,但是凡事不能过了头,不能为了争权夺利而丧失本性和初心。人的贪欲过多,执着过多,烦恼和压力也就越重。金钱名利很重要,但却不是人生的全部。都是身外之物,又有谁能够真正地拥有他们呢?不过是一场浮云游散,得得失失总平常。佛教教导众生要看破人生的无常和幻灭,证得空性,这样才能摆脱世间虚妄名利假相的束缚,做到心无挂碍,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自在。真正的得到不是金钱物质,而是内心的富足和智慧善根的增长。穷转富,富转穷,哪有百世富家翁?金钱名利不常在,唯有业力常随身。人到五十,学会放下那些钱权名利,清净内心、知足常乐,“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三、负能量之地人生需要有阳光,才能更加积极健康地生长。人的心灵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来到身边。如果你总是待在充满怨气、嗔恨、嫉妒等负能量之地,被各种怨声载道、抑郁寡欢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你也会成为那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过了五十岁,思想要更成熟、更饱满,人生也要更有格调和内涵。心灵的健康可以超越身体的疲累,但若内心被阴霾笼罩,生活所到之处,都难以阳光普照。因此,不要到那些充满负能量的地方,让自己内在清净自在、常得安乐。人生可以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你拥有多少外在的物质财富,而是你内心的充盈和欢喜。内心知足,纵然住在破旧不堪的草屋,也是极乐;内心不安宁,再奢华之地,也是牢笼。选择清净、选择放下、选择积极,人生才会越来越有福,越快越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到五十,要悄悄退出这两个“圈子”,后半生才能安享福报
人老了,远离这些“是非之地”
古训:人生中,这两个地方要尽量少去,容易致祸
人生不如意之时,若想东山再起,尽量避免去这两个地方
不争!也会有自己的世界
远离是非之地,远离惹是生非之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