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俗”上篇 | 北京大碗茶、潮汕功夫茶...这些各地茶俗你都知道吗?

各个地方、民族的茶俗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和民族地方特色,都具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情韵,别有一番滋味。


北京大碗茶

大碗茶这一民族风尚早已随处可见,并闻名遐迩,然而最有韵味的当属北京大碗茶。

所谓的北京大碗茶,其实是指北方地区的一种饮茶方式。由于北方人豪爽、粗犷,在饮茶方面也带有这种性格的烙印。


早年间北京卖大碗茶的都是挑挑儿作生意。什刹海海沿上、各个城门脸儿附近、十里天桥一带,常能碰见挑挑儿卖大碗茶的,一般都是老头或是小孩,挑子前头是个短嘴绿釉的大瓦壶,后头篮子里放几个粗瓷碗,还挎着俩小板凳儿,一边走一边吆喝,碰上了买卖,摆上板凳就开张。


后来在北方地区许多地方的通衢大道的两侧、车船码头、集市或熙熙攘攘的闹市区,几乎不难遇到摆摊设点的茶亭。在路边支起个白布篷,摆上一张简陋的木桌和几把小凳。茶亭主人用大碗卖茶,价钱便宜,便于过往的行人就地饮用。


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腾,提神解渴,好生自然。这种清茶一碗,随便饮喝,无须做作的喝茶方式,虽然比较粗犷,颇有“野味”,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很简便,一张桌子,几张条木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 


大碗茶由于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自然受到人们的称道。即便是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的今天,大碗茶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饮茶方式,深受北方老百姓的欢迎,现在也成为了北京地区的一种风俗文化,充满了横街窄巷间浓浓的人情味。


广东早茶

“你饮咗茶未?”(意思是“你喝茶了吗?”)这句话在广东,是大部分人早上见面问候的话语。广东人素有叹早茶的习惯,即喝早茶。

为何被称之为:叹?叹是舒服享受的意思。


粤式早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同治年间。那时早茶铺类似于街边支摊,以茶为主点为辅。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爱到茶楼消费。

后来饮早茶文化逐渐流行,路边摊也就慢慢变成了茶馆、茶楼,进而演变到今天的各大酒家。

当然,茶楼除了宴请饮食的功能之外,还是许多生意人交流信息的地方,这也同时体现了广东“重商”价值取向。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最能体现广式早茶文化精髓。 饮“早”茶的时间一般是从酒家开门营业直至中午,有些酒家的“早”茶会持续到下午两点。长者习惯在早上六、七点就出门饮早茶,日日如是;年轻人则一般是周末睡到自然醒后,才慢悠悠地去饮“早”茶。


潮汕的功夫茶

潮汕的功夫茶并非指某种茶叶或茶类的名称,而是一种泡茶的技艺。因为这种泡茶工艺比较复杂和讲究,操作起来需要花费不少功夫,故而得名“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也称为潮州工夫茶,起源于明代,不仅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汉族饮茶习俗,也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工夫茶,在当地十分普遍,不分雅俗,均以茶会友。


潮汕功夫茶,最大的特点是: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及以茶寄情。泡饮潮汕功夫茶,一般选用半发酵的乌龙茶、铁观音等,相对来说,潮汕功夫茶,更讲究的是茶具器皿。


潮汕是个好客之乡,无论是在公司单位、街头巷尾、还是在豪宅农舍,以茶待人向来是潮汕人的迎客礼仪,每杯茶都伴随着茶香、茶情。


有客上门,主人家就开始冲茶,尽管用的是粗茶,冲出来苦涩难耐,所以主人热情请客人喝茶之时,更常常会自谦一句:“茶薄人情厚。”,意思是茶虽淡而情意深厚。


台湾的奶盖茶

这种奶茶最早起源于2010年的台湾街边小店,之后开始在大陆、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流行起来。


这些后起的奶茶店还对芝士奶茶进行了改良:台湾原先的配方是用芝士粉,但现在的饮品店更进一步——在饮料顶部加上厚厚的一层新鲜奶油奶酪。


这种听起来极其古怪的混合饮料先以水果茶和绿茶作为茶底,然后在顶部加上厚厚的一层芝士奶盖。有些产品会把芝士做的微甜,而有的会撒上一点点海盐,带来咸咸的余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样的茶饮习俗您知道吗?据说“潮汕功夫茶”最具有代表性
广东人和茶
中国古代茶文化
广州人的饮食文化——早茶
各地饮茶习俗
喝茶境界、情意更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