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会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功和幸福?

孩子与父母并肩做事,边做边学,就自然而然培养出感知力和技能。


作为父母,你任重而道远。你要帮助孩子成长,让他们感到归属感以及与家人的联结,你要教给孩子社会和生活技能。


一些孩子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特别照顾,理应享受特别服侍,这种不良心态就是因为父母做得太多,剥夺了孩子发展对自己能力自信的机会。


《正面管教》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简.尼尔森博士




小Q的故事


我有个高中同学小Q,她总是说自己很懒,啥都不会做。据说她最懒的时候,连早餐都在床上吃的。由她妈把煮好的青菜肉丝面端到她的床前。她偎在被子里划拉两下吃完了,然后喊爸妈过来收拾碗筷,她继续倒头睡。因为爸妈对她最大的期望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家务什么的基本都不让她碰。


后来,小Q上了高中,开始了寄宿生活。除了学习和看书,她什么都不会,对自己也没什么信心。浑浑噩噩地,考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然后大学毕业按部就班地在一家国企上班。


那时,别说番茄炒鸡蛋,她连个煎荷包蛋都不会做。所以她的生活基本靠外卖。


她永远记得,当她在出租屋里,第一次笨手笨脚地打鸡蛋时曾经把蛋壳挤破得不成形,蛋液滴得到处都是。当她第一次独自打开煤气灶,当蓝色的火苗噌得往上冲的时候,当她第一次往热油里倒肉片的时候,当金黄的油冒着白烟滋滋滋溅起来的时候,她紧张得头发都竖起来了,很想立刻丢下锅铲落荒而逃。


这样上班了几年之后,利用闲暇时间,她勉强学会了煎荷包蛋,番茄炒鸡等。


后来,她结婚了。婚后她最拿手的一道菜仍然是番茄炒鸡蛋。


再后来,孩子出生了。作为一个连番茄炒鸡蛋都不怎么熟练的人,突然要顶住各种婆婆妈妈的压力,要开始学习如何解决关于孩子吃喝拉撒睡的十万个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这一度让她焦头烂额!


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比如孩子该定时喂养还是按需喂养,比如孩子哭了该不该立刻抱的事情,她都好像要力排众议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法。


而且从小连土豆丝都不会切的她,只能依赖婆婆妈妈的帮助一起带孩子。然而她们对于孩子的事情,好像每个观点都不一样,每次一个小问题,都会引发成一场你输我赢的战争。


为了坚持自己的养育观点,她需要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这就要快速进化成一个手脚麻利,能够get各种带娃技能的超人妈妈。


小Q辞去了工作,在家专心带孩子。


小Q觉得,如果她从小就学会做家务,学会照顾自己的话,当孩子出生后,不必过度依赖婆婆妈妈,人生可能会更容易些。




小Z的故事


我还有一个高中同学小Z。她是那种自带学霸女神气质的姑娘。当时呢,我们属于重点中的重点学校了。而她呢,年级成绩妥妥的前三。


高中嘛,除了拼成绩还要拼颜值拼人气。小Z的厉害之处,是她不仅仅成绩好,颜值高,还是班干部,组织能力和亲和力也是溜溜溜,班主任老师多年后还记着她这位好学生。


当然,小Z顺利考上了北大。北大毕业后,又顺利考上了公务员。她的家庭,事业,安稳而幸福。朋友圈里很少看到她各种秀,而是记录平凡生活的点滴,最后的一句话,她总是会感激家人的帮助。


记得高考毕业后,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曾经结伴出去疯玩了一个月,有一站就是小Z家。这是一个小山村里的普通人家。她父母是朴朴实实的农民。


我们在她家住了一个星期。这个星期里,让我非常吃惊的就是,她竟然是一个非常会做家务的女孩,和小Q截然相反。


每天早晨起床,她的第一件事情是去池塘边洗衣服。等我们睡眼惺忪起床后,常常看到她在院子里晾衣服,然后和我们一起吃早饭。吃完饭她又开始忙活了。洗碗,喂猪,喂鸡,扫地拖地,忙个不停。


只有忙完了,她才会坐下来和我们聊聊天看看电视。


我有点惊讶地问她:“平常寒暑假在家也是这么忙吗?”


她淡淡笑着说:“是啊,因为我爸妈要出去种地干活,弟弟妹妹年纪还小,当然他们有时也会帮手,但大部分的家务都是我做的了。”


我好奇地问她:“那你有时间学习吗?”


她淡定地回答说:“有啊,一有空就学习啊。我属于那种学习效率特别高的人。我的一个小时相当于别人的几个小时!”


我觉得,从小独立安排和处理好各种家务让她很有自信。


她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的自信,不会因为家境贫寒受任何影响,不会因为缺少漂亮衣服而黯然失色,而是让她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价值。


而且做家务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任何学习,其实都是这样的从容易到简单,从练习到熟练这样的过程。从做家务里锻炼出来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校里一样帮助她取得了成功。


正是这种从底子里的自信,也让她在生活里一直保持从容,淡定,很少刷存在感,却拥有安稳的幸福和感恩的心灵。




王猛和马斯克的对比


北大留美硕士王猛,最近曾经写万字控诉从小父母对自己的控制,而且没有信心去正常生活和工作。


硅谷大神马斯克,最近用成功完成首飞的重型火箭和跑车刷新了航天奇迹,让人类和太空移民又近了一步。


其实想想,两个人在学习上都是有天赋的,但为什么人生轨迹却如此不同?


一个人用自己的才华和智商来和父母抗争,却并没有真正脱离父母的影响,到现在还对自己信心low到爆。


另一个人却拥有开挂的人生,一直用自己的事业刷新人类对天才和英雄的认知。


王猛曾经说过自己因为小时候连鸡蛋都剥不好,被二姨嘲笑了很多年,他在家里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二姨又用剥不好鸡蛋动手能力差这个千年老梗来嘲笑他,导致他和二姨关系最终破裂。


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小事,他爸妈也都觉得这是个小事,但正是这样一件小事,让他无论成绩多么好,都无法自信地踏实地生活。


他曾经是考上北大的全省状元,在曾经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还可以考上美国的研究生,智商肯定是非常高的。但是他始终不自信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不会剥鸡蛋的事情让他一生都觉得自己动手能力不好。


我常常觉得这是一个剥鸡蛋引发的悲剧。其中最大的悲哀不仅仅是他二姨千年不变的嘲笑,而是他的父母,竟然一直意识不到培养孩子动手自理和做家务有多重要!


一个连鸡蛋都剥不好的人,从小估计不用做任何家务的。他的父母可能认为,只要他学习成绩好了,就万事大吉。


他们尽力给他安排各种保护和保护人,却唯独忘记了教给他生活中的基本自理能力和各种生活技能。导致王猛到了研究生的时候,还是觉得自己动手能力不好。而这个小小的缺陷,本来可以通过练习就可以改善的缺点,却被他无限夸张放大成为人生的绊脚石。从此他的人生就卡在这里。


再来看看马斯克。15岁时获得了一本加拿大护照,买了张机票来到蒙特利尔,当时他身无分文,无家可归。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他在农场里打零工度日,干些拾掇菜地、铲稻谷的农活,最不济的时候还给木材厂清洗过锅炉。


马斯克回忆:“干活儿时,我得穿上防护服,摇摇晃晃地穿过狭窄的通道,然后掏出一团热气腾腾、黏黏糊糊的东西,把它铲到洞口外面,等着别人把这团脏东西用独轮车推走。”


马斯克还说:“在南非,每个白人家里都有仆人和保姆,但父亲让我们玩一种名叫‘美国,美国’的游戏,让我们扮演美国孩子,要像美国小孩那样打扫房间、打理草坪,所有家务活都得自己做。”


所以,马斯克在做家务中获得的那种独立解决问题,自信的能力,对他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所以他一个人也敢白手起家。在陌生的城市都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养活自己。正是这种底子里的自信和独立,培养出了他的独立思考和敢作敢当。撑起了他的才华。让他一路向前。




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可以慢慢开始


如果孩子能够在父母身边学习并get到生活技能,会做各种家务,对孩子有哪些好处呢:

1、动手能力强。

2、解决问题能力强。

3、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

4、独立自信。

5、感觉到自己对家庭有价值。

6、有责任感。

7、学会合作。

8、和父母一起并肩做事,是孩子和父母交流沟通的好机会,从父母身上学习的好机会。

还有很多。


那么过度包办和过度保护,从小就不让孩子做家务,不让孩子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会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呢。前有父母去世后后无力养活自己活活饿死在家中的杨锁,后有王猛不快乐和不自信的人生和万字控诉的举动。


相信只要是爱孩子的父母都会思考这个问题,都会开始慢慢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看完这篇文章后,父母可能会马上就开始要孩子做各种家务,其实不着急了,需要慢慢来,尤其如果是被过度包办和骄纵的孩子,一开始要慢慢来培养的。


父母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把握时机


孩子有模仿学习的天性。所以并不用父母主动去要求,他们往往自然而然就会提出:我自己来!从最开始的自己用小勺子吃饭,到后来要自己穿衣服,洗碗拖地,如果我们时间上不是很赶,可以试试小范围地满足孩子的模仿学习和探索心。


比如让孩子试试自己穿鞋子,哪怕穿反了也无所谓,不要急着纠正错误,这样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而是给予适当的描述性的鼓励,你今天早晨自己穿好了鞋子扣上了魔术贴,真棒!


2、循序渐进


比如说洗碗这件事,可以让孩子先试试洗一两个碗就好。比如拖地,可以让孩子拖一个房间就好。见好就收。孩子做完了一件事情记得给予感谢和鼓励,谢谢你帮忙洗了碗,洗得干干净净的!


3、给孩子多种选择


比如说,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搞卫生,你选择抹桌子还是拖地呢?直接强迫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抗拒心理,如果给予孩子选择,他们觉得是自己选择的,就会比较愿意去做。还有比如说,你是想现在切土豆丝还是过半个小时再切呢?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和范围的选择,比强迫更加有效。


4、向孩子示弱,表示自己需要帮助,家里需要帮助


比如:今天我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多的事情,很需要帮助,请你帮忙做家务吧。


5、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安排适合的家务,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


比如学龄前的孩子,最好给他们安全的塑料刀来切水果蔬菜等。


6、大人以身作则


其实做家务本身是一种放松的过程,哪怕家有保姆的父母们都不妨多多利用这个机会,既可以舒缓工作的压力,又可以活动筋骨,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培养感情和培养孩子的独立,何乐而不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气不好的父母多看看,对孩子有好处!
6岁前孩子要学什么?育儿别轻视:这些技能必不可少
哈佛大学: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让孩子终身受益的10个好习惯,你家孩子有几个?
做家务的孩子到底有多厉害?长大后差距明显,现在开始重视还不晚
“鸡蛋灌饼男孩”火出圈:暑假帮妈妈摊饼,动作娴熟获网友怒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