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透马伯庸这篇历史散文,可以仿写发表100篇

今天读到了一篇马伯庸写的历史散文,虽然篇幅特别简短,但是细细品味,发现这篇文章特别适合去拆解。吃透这篇文章后,以后自己写历史类的文章,肯定会游刃有余的。话不多说,直接上拆解。

1️⃣选题

我一直觉着马伯庸的书,切入点都非常新颖,比如《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都是从一个不起眼小人物入手的。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居然从两块砖去切入三国😂😂。马伯庸在拿捏读者的好奇心上绝对是YYDS🤣

🎈我们在仿写时,也可以从小人物切入。比如,可以从一封古代的家书、战争中的破碎盔甲、甚至是一块普通的农田出发,讲述历史中那些未曾被广泛记载的普通人故事,从小故事展示大背景。

2️⃣情感描写

这篇文章在情感描写上非常成功,在每块砖的描写时,都用大白话解释了砖上话的意义,并且还代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让我们读者更能感受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感受。

🎈 所以我们在仿写时也要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来传递人物的内心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比如通过描小人物的愤怒、渴望、或希望,来借此反映出历史潮流。

3️⃣结构

这篇文章在结构上也设计的非常巧妙,开头通过展览引入,主体分别讲述两块砖的故事,结尾进行总结与升华。对于两块砖的描写,作者又通过:交代时间背景地点+详细解释砖上的话+加入作者的感情,这种结构描述的。

🎈 这种文章结构非常清晰,我们在仿写时也可以沿用,通过“物件→情感→历史背景→总结”的方式展开写作。

4️⃣对比手法

作者选的这两块砖也是非常巧妙,分别代表了三国的起源和终结,这样就形成了“愤怒的起源”和“和平的渴望”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张力。

🎈我们可以在仿写时也可以运用类似的手法,比如对比两个人物、两段时间、或两个物件背后的故事,从而加深主题表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马伯庸的文章真的太绝了!看完我也敢写历史散文啦!
哲思小语(96)
马伯庸:我要忍住自己的创作冲动
《食南之徒》的大历史,小人物
马伯庸谈“三国”写作
马的历史背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