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的常识 用药指南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民众的头号杀手,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为300万人。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速,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重中之重。阿司匹林由于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充足的证据和低廉的价格,已经成为全世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石。最近,美国公布的临床试验CHARISMA再次验证对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病情稳定患者,单一使用阿司匹林优于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为什么说阿司匹林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

  30年前,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解热镇痛和抗风湿。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即抗血小板聚集,随后进行了一系列临床试验。其中最著名的试验是“美国内科医师健康研究”。该研究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主持,2.2万多名美国内科医师亲自参加,坚持每天服用1片阿司匹林,5年后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44%,致死性心肌梗死下降66%。试验结果的发表在美国掀起了阿司匹林使用浪潮。其后每年都有数十个阿司匹林的研究结果公布。2002年,著名的英国医学杂志对将近300个阿司匹林的临床试验作了汇总分析,结果显示:每天1片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发生率减少1/3,脑卒中减少1/4。加之阿司匹林价格低廉,人人都能负担得起,因此许多国家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均推荐阿司匹林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cornerstone)。

  “美国内科医师健康研究”结束迄今已20年,但当初参与试验的医师仍然每半年定期将自己的相关资料寄到哈佛大学医学院资料库,为人类探索心脑血管疾病做出贡献。

  最近美国公布了CHARISMA试验,结果显示单一使用阿司匹林仍然是长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选择,对此您怎么看?

  近年随着介入治疗的开展,人们发现对于血管内放置支架的患者或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数月中应加强抗血小板治疗,即除了使用阿司匹林之外,还要加用另外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效果会更好一些。这就在医务界产生了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即对于易患心血管病的高风险人群或者病情稳定的慢性心血管病人群,在进行长期的预防性治疗时,应该继续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还是也必须加用氯吡格雷呢? CAHRISMA研究就是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该研究涉及32个国家的1.5万例患者,历时2年多,结果显示对于高风险人群或者病情稳定的冠心病脑梗死患者,单一使用阿司匹林的疗效至少跟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一样好,而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低。这些结果提示,单一使用阿司匹林仍然是大多数患者长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选择。联合治疗仅局限于部分极高危风险人群的短期应用。

  什么是“阿司匹林抵抗”?

  通俗地讲,“阿司匹林抵抗”就是指部分人群服用阿司匹林以后仍然发生了心血管病事件。最初人们认为,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对这部分人群无效。但是这个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我们知道,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一个综合工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升高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服用阿司匹林等都是手段之一,指望其中任何一种手段,包括每天1片阿司匹林,就可以避免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是不现实的。坚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有很好的疗效,即前面提到的每3例心肌梗死避免1例和每4例脑卒中避免1例发生等,已经是很好的预防效果了,得到全世界公认。为了避免医师和大众的误解,欧洲心脏病学会在其公布的指南中特别强调不能因为所谓的“阿司匹林抵抗”而不采用阿司匹林。中国的许多共识中也强调了同样的观点。当然,“阿司匹林抵抗”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可以存在、可以讨论的,讨论的目的是加强基础医学和综合预防医学的研究。

  阿司匹林应该早上服用还是睡前服用?

  《卒中》杂志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推荐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能疗效较好,理由是:(1)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在凌晨和上午,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小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上午8点服药,等到完全起效时可能已经错过了当天心血管病高发时段。(2)晚上人体活动少、血液相对比较黏稠。(3)有研究提示小剂量阿司匹林睡前服用具有极轻微的降压作用,对伴有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更合适一些。当然,该建议只是基于理论上的分析,并没有经过临床试验验证。由于阿司匹林服用后抗血小板作用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天服用。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常便宜的药物,您能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谈谈它的作用吗?

  德国拜耳公司的霍夫曼发明阿司匹林,至今已有108年,阿司匹林不仅未被淘汰,而且使用越来越广泛。我们知道,降压、降糖和降脂等也都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从经济效益学方面来看,在上述所有各种措施中,每预防1例心脑血管病事件,阿司匹林的花费是最低的。2005年中国、德国和比利时专家针对中国人群进行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中、高危险人群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首次心脑血管疾病,每人每年可以节约92.9元医疗费用。按此推算,如果用于1亿人群,每年可以节约医疗费用92.9亿元。而事实上,我国仅高血压人群就有1.6亿、血脂异常人群1.6亿、吸烟人群3.3亿、血糖异常人群4000万,等等。2005年我国用于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费用超过1300亿元,医疗费用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使用疗效确切、物美价廉的药物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根本。阿司匹林是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的药物,正确合理使用这一价廉物美的药物,对降低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阿司匹林预防卒中获益少

  除了抗凝治疗不足,临床上还有不少患者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卒中。阿司匹林并不属于抗凝药,而是一种抗血小板药,它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而发挥作用。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心内科医生都会按照教科书要求给房颤患者口服阿司匹林预防卒中。


我国房颤患者不建议用阿司匹林

  除了美国,欧洲也曾在2012年发布房颤相关指南,其中,对应用阿司匹林预防房颤卒中的意见则与美国指南不完全一致。

  那么,对于中国的房颤患者,到底用不用阿司匹林呢?马长生的回答是“不用”。他解释说,首先对于CHA2DS2-VASc评分为0分的患者,欧美两个指南都一致提出不需要抗凝治疗,也不必服用阿司匹林;而对于CHA2DS2-VASc评分为2分或2分以上的这部分患者,两个指南意见也是一致的——推荐应用口服抗凝药,而没有推荐抗栓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除了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外,还具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的确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一把好手,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种酸性药物,还会刺激胃肠道,引起患者胃黏膜浅表性损害,胃食管返流,尤其老人较容易引起胃黏膜损伤。如果查实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服用则更要小心,否则不仅会引起牙龈和口腔出血,还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所以阿司匹林的服用至少要遵守三个原则:必须饭后服药;用来解热镇痛时无需每天3次按时用药,而应按照病情按需给药,症状一旦改善就要适时调整;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天1次给药即可,肠溶阿司匹林晚上服用效果更好。

    她特别提醒,患者服药前和期间一定要进行检查,了解红细胞、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其间若患者有任何不适,都应及时检查或停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确使用阿司匹林
论文: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中大网校论文网
心脑血管病救命药-阿司匹林
如果世上只有一种神药,那一定是它——阿司匹林!不过,你真的知道它该怎么吃吗?
什么人需要每日口服阿司匹林?
一天一片“阿司匹林”,身体会咋样?利弊分析已公布,望你早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