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到来。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很多人认为,暑假是拉开学生差距的重要时期,甚至认为在这段时间里应该让学生猛刷题、狂补课才能弯道超车。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期,我们邀请教育界权威人士教家长几招,让孩子不怕学霸过暑假。
【第1招】关键词:习惯
好习惯可以造就学霸
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李荐
暑假快到了,有些家长和孩子筹划着利用暑假补补课、弯道超车,希望开学以后能够逐渐让孩子成为学霸。学霸真是刷题刷出来、补课补出来的吗?暑假怎么过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呢?搞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
身体是学习的基础,情感是学习的动力,智力是学习能力的体现。学习是人的身体、智力和情感协调互动探究事物规律的过程。要想当学霸,就要使自己身体、智力和情感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暑假是调整孩子状态的极好机会。盲目补课,抓了一头,丢了两边,孩子很难成为学霸。只有合理安排暑假生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走上学霸之路。
暑假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保证孩子有一个正常的作息。不上学了,每天晚睡晚起,生活没有规律,不但会影响学习,也不利于身心成长。睡眠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保证,在睡觉过程中,孩子不仅在“长个儿”,而且也在“长脑”。他们在梦中梳理一天的思维,在睡觉时记忆学到的知识,保证睡眠对于搞好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在暑假中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对孩子的身体和学习都有好处。然而,放假后仍然让孩子像上学一样按时作息固然好,但客观地说,大多数孩子是做不到的。怎么让孩子既有放松的感觉,又没有破坏基本生活习惯呢?我建议家长们跟孩子进行协商,确定一个合理的睡觉和起床的时间段,比如,每晚可以在九点半至十点半之间睡觉,每天早晨在六点至七点之间起床,在这个时间段内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这样,既给了孩子一个宽松的氛围,在总体上又保证了规律的作息。
其次,让孩子学会自主设计并执行一日生活。帮助孩子做到一日生活计划合理、照章行事、灵活调整,对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人的计划、实施、反思、调整能力在学习科学中被称为“元认知”,“元认知”是所有学霸具备的共同学习品质,是孩子走向成功必备的素质。让孩子根据人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并自觉遵守自己制定的计划,不但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而且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好处。此外,家长要加强对孩子暑假生活的安全监管,让他们注意卫生、加强防疫,防止各种传染病也是良好生活习惯中的重要方面。
暑假当中,要帮助孩子养成的另外一个重要习惯就是学习习惯。暑假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家长要帮助孩子发展和运用“元认知”,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反思学习过程、调整学习结果,所以,每天有计划且具备良好态度的学习和做作业是有必要的。暑假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学习,阅读、观看纪录片是自我学习,与同伴一起玩耍是社交学习,参观博物馆、探索大自然、动手实验等是探索和实践学习……在暑假里,家长要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拥有丰富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观察、多交流、多思考、多表达,把眼前看到的和学校学到的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知识与课本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大脑中的思维网络,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造就学霸的有效途径,要想让您的孩子成为学霸,就让我们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开始吧!
【第2招】关键词:阅读
阅读可以让孩子夏天不变笨
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室主任 王林
夏天到了,学生们的暑假也快到了。教育学上有个说法:学生到夏天会变笨。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暑假由于学生离校时间太长,差不多会忘掉上学期所学知识的一半。靠什么来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知识延展呢?我认为,不应该靠大量刷题和报培训班,而应该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暑假里,不少父母要上班,无暇照顾放假的孩子。这些父母可以把稍大点的孩子放到图书馆或书店,让孩子在书海中遨游,主动获取知识,这种方式比放到培训班去上课效果要好。一些带孩子出去旅游的父母,可以把观光之旅变成知识之旅,在确定好旅游目的地后,交给孩子“学习任务”吧,让孩子查找、阅读当地的气候资料、人文风情、地理位置、逸闻趣事。读行统一,活化知识,这一趟游学下来,收获不比上学差呢!
暑假里该让孩子读些什么书呢?现在,市场上出版的童书很多,各种推荐书单也多,但良莠不齐。父母给孩子推荐图书时,要多方考虑。在此,我推荐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这份指导目录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以教育部名义进行的图书推荐,依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从古今中外的作品中推荐少而精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读好书、读经典,为中小学生分年龄、分学段阅读提供科学指导,其经典性和可读性都比较强。
根据青少年儿童不同时期的心智发展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阅读时间,该指导目录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推荐图书达300种。这些书是对现行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的拓展与延伸,不仅包括文学作品,还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类图书,而且,所列作品和作家覆盖面也有拓展,可以增强学生的选择性。比如,初、高中的书目有《俗世奇人》《我与地坛》《平凡的世界》《瓦尔登湖》《哈姆雷特》等中外文学作品,也不乏《交响音乐欣赏》《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艺术类作品。考虑到小学阶段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区别较大,小学阶段又分为低、中、高三段,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文学书目有《没头脑和不高兴》《格林童话》等,小学三四年级的自然科学书目有《昆虫漫话》《蜡烛的故事》等,小学五六年级的人文社科类图书有《重读先烈诗章》《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等,具体书目可登录教育部网站查询。
此外,统编语文教材提倡整本书教学,家长不妨把语文书课后“快乐读书吧”“课文作家作品”等栏目提到的课外读物,让孩子利用暑假时间读一读,真到开学后,孩子说不定就没有时间读了。
暑假是孩子休息和调整的时间,在我看来,阅读就是一种休息方式,推荐孩子们读一些快乐有趣的书尤其重要。
【第3招】关键词:运动
来锻炼吧,让大脑休息一下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 李相如
又一个暑假即将到来,为了给新学期的学习积蓄新能量,我建议中小学生利用暑假加强体育锻炼。
知识学习是一场马拉松,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和补充,而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国家和学校对体育越来越重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和高考序列正在紧锣密鼓中。例如,《北京市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十条措施》中就明确提出:“改革学生体育成绩考核评价,适时调整初、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国家和学校对学生的体质测试要求也逐渐成为刚性要求。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实行寒暑假制度。一方面是天气和气候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最重要的生长期,长期的脑力疲劳非常不利于青少年成长。孩子们需要有一个身心放松和休整的时间,而体育活动不仅是青少年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还有利于大脑的休息和调整,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和谐发展。
那么,暑假的体育锻炼应该怎样进行?什么样的体育锻炼才是科学有效的呢?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冬滑夏泳”是中小学生寒假和暑假的“必修课”,也为孩子们的一生奠定了坚实的运动基础和体能基础,对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科学的证实。“冬滑”就是在寒假开展以冰雪运动为主体的体育锻炼;“夏泳”就是孩子们在暑假学会游泳,并坚持在暑假利用游泳运动健身强体。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会了游泳,在他的一生中可以挽救自己5次以上的危机,甚至生命。所以,建议有条件的中小学生利用暑假学会游泳,并在游泳运动中寻找快乐,强健体魄。除了游泳,在暑假孩子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多种多样的运动锻炼项目,例如:跑步、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体操等等。
在暑假选择锻炼项目和运动时有两点建议与家长和学生们分享——
首先,每名学生要根据自身身体发育特点和对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科学选择锻炼项目和内容。例如: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是骨骼发育不完善、肌肉发育不均衡、力量小、心肺功能发育相对滞后,但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转换速度快,是长长骨的重要时期。因此,应多以跑跳类项目、球类游戏、形体练习、少儿体操等项目为主,这些项目对发展学生心肺能力、灵敏性、柔软性、节奏感十分有利;初中生伴随着身体发育,可以增加一些速度性较强的项目,比如快速跑、基础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高中生的身体功能日益接近成人,可以增加对力量要求高或有一定对抗性的项目,比如跳跃项目、杠上运动(单双杠)、三人篮球、5至7人足球、沙滩排球、骑行、爬山等。
第二,暑假锻炼要注意遵循个体原则、就近原则、安全原则。个体原则就是因人而异,以孩子兴趣为中心;就近原则就是在居住区15分钟生活圈进行锻炼,每天锻炼1次,每次时间30至60分钟;安全原则就是暑假锻炼,要着重防暑、防疲劳、防风险。其中,出游或较远距离的锻炼一定要注意风险防范,安全第一是重中之重。
【第4招】关键词:探展
到博物馆来开拓视野
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 张鹏
老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虽然现在受疫情影响,中小学生出京、出国旅游不是很方便,但在暑假里,孩子们完全可以在北京来个深度旅游,博物馆便是一个好去处。
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博资源,仅在册博物馆就有197家,藏品丰富,类型多样。此外,北京还有很多值得探访的文化遗产、艺术空间和科普场馆等,对孩子们来说,这些地方都是值得一去的学习场所,不仅是对学校和家庭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更有助于孩子终身学习习惯的培育和养成。
首先,要设定主题。有了主题,学习便有了结构和框架,目标会更集中,效果会更明显。主题设定,既可以和国家、城市的发展结合,也可以和孩子已学的知识经验结合。比如,可以结合建党百年,围绕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设定主题,通过北大红楼、李大钊故居、陶然亭慈悲庵等红色印记的走访,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比如,可以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北京中轴线申遗等,设定大运河和中轴线的主题,孩子们既可以走进首都博物馆观看《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等展览,也可以实地探访玉河河段等文化遗产,了解大运河在城市发展中的保护和传承。再比如,可以围绕“北京的桥”“北京的老字号”等主题来展开学习。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能只是父母来确定主题,而应让孩子也参与到主题的确定中来。
其次,开展小组学习。孩子们可以和班里的同学,或者是年纪相仿的朋友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前期的交流讨论,确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目标和成果。大家可以明确成员的不同分工,或是从工作内容角度来分,有的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现场拍摄,有的负责现场讲解;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场馆来分工,每人负责一个博物馆的学习。这个过程中,若有家长或老师的辅导,效果会更好。小组学习的好处是: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创造力,他们之间可以更好地相互影响、彼此带动,形成不错的学习氛围,而分工协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馆外延展。博物馆的学习不仅是指场馆内的几个小时,还包括场馆外的时间和空间。走进博物馆前,孩子们可以通过博物馆官网等渠道,对学习内容进行初步认识和了解,这样会让场馆里的学习更有针对性、目标性,为后面的学习创造更多的成就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后,孩子们可以通过相关图书和纪录片,打开更大的视野,把博物馆里学习的内容链接到不同的维度,说不定,下一个博物馆学习计划的主题,就能很轻松地找到了。所以,在制订计划的时候,要把前后两端的学习也考虑进去,形成完整的学习链条。
除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还有些建议分享给家长和孩子们:一是可以多把目光放在中小微博物馆,其实在我们住的胡同和小区附近、学校的周边,很可能就有一些特别的博物馆值得去看看;二是很多博物馆在暑期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可以多多关注这些博物馆在网站、微信等平台上发布的信息,选择适合孩子的项目参加;三是暑期是很多临时展览、商业展览集中的时段,比如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成为安迪·沃霍尔》展、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遇见古埃及·黄金木乃伊》展等等,都是开拓视野的好机会。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