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终于写考研复试的注意事项了

文/高冷冷:北大中文硕士丨哈工大化学本科

啊,最近好多胖友让写写关于考研复试的东西。

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情况差异颇大,冷冷写几点重要的普适性的建议吧,个体差异,视情况作出细节变更。

/ 01 /

了解历年复试形式和内容

网上搜索所报考专业的学长学姐们留下的复试经验帖,详细了解往年的复试模式,非常重要。

有些学校,譬如北大中文当代文学,是固定三个领域,各出两道题目,考生选三道,留出时间理清思路,然后作答。嗯只有面试。

题目只是引子,之后会有更多的灵活追问和自由发挥。

再次强调,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不同,所以一定要看复试经验帖,关注形式和内容,以及学长学姐提及的所需注意细节。

/ 02 /

找到近年考上的学长学姐

记得当年,我是通过看经验帖中前辈留下的联系方式,以及根据录取名单搜索人人网,认识的师兄师姐。

…………代沟出现了。胖友,你听说过校内网么?

找到学长学姐,一是可以获取最直观最细节的复试经验及建议。他们曾被给予帮助,也大都愿意帮助他人。

二是他们对教研室的老师有深入了解,可以咨询一下,参加面试的老师们所关注的领域,并做相应了解和准备。

/ 03 /

提前认识进入复试的研友

考研复试中,信息就是力量。呐,想起《权力的游戏》中,八爪蜘蛛瓦里斯手下收集情报的小小鸟们。

认识研友,可以在很多信息上互通有无。毕竟是竞争对手,交流的度需要好好把握。但很多信息是可以坦诚交换的,稍微有所保留的同时,要真诚。

嘻嘻嘻这里需要得瑟一下,我考研时,并列名次的对手,初试成绩出来后认识,复试前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直到现在,依然是好基友。

也是神奇。相杀相爱。

认识研友可以通过考研论坛,还有qq群搜索所报学校专业以及考研等关键词,加群。其他方法自行探索。

互通有无,情报就是力量。

/ 04 /

学校给出的复试要求和相关信息,一定一定要认真看,再仔细也不为过

大学同班同学的哥哥考北大物理,同时进入复试的一位仁兄,排名非常靠前,因为没看清复试通知中做ppt的要求,没有完成这一项,现场惨烈,非常可惜。

我复试期间,同在北大南门租房住的研友, 没有收到邮件,她不以为意。

后来在我的坚持下去招生办公室跟老师确认信息,才发现老师在等她回复邮件。而她之前记错了登记的邮箱,邮件躺在另一个未曾登陆的收件箱里。

Emm,流程中的细节很重要,非常重要。一切以白纸黑字为准,不明白的问问研友、问问学长学姐。

/ 05 /

复试现场回答问题注意撒?

是面试啊胖友们。面面面面面面。

和笔试不同,在考察你专业能力之外,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个人散发出来的气场、现场实时反应能力、口头表达的逻辑,也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事物。

落落大方,要(强装)自信,但是切忌过度表现。语速避免过快,沉稳坚定。肢体动作也要稳定,眼神避免游离,和老师要有眼神交流,注重面试的互动。

(当然,以上都是我没做好的。谁还不会说大道理了。嗯哼。)

面试时,你给对方展现的感觉很重要。

可以和同学、朋友模拟面试几次,找一下感觉。

不会的就老老实实说不会,基本上大家都有不会的,就像你初试也答不出所有题目。不会确实是减分项,但事已至此,心理素质干倒一切,可以简单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并且往相关的更熟悉的方向引导。

记住。面试中,你才是引导者。

题目只是引子,你要学会引导老师,扬长避短。但是要承认不足,不回避,不强答。

面试时所提供的个人资料、作品、项目经历等,千万不要给自己挖坑。老师会就你书面及口头提供的信息发问,既然是你做过的,要足够了解、至少可谈一二。

话说,我面试时,老师就我提供的一篇文章发问,大致内容是对四大名著翻拍的看法。结果我愣了十来秒,说不是很了解。

苍天呐,这是我写过的一篇文章啊,但是是大二写的,而且只是随便写写,可以说是小辣鸡本辣鸡了。

/ 06 /

其他要展现的重要事物

一般会有自我介绍、复试简历这些东西。

这一块,冗言勿作,“简介”和“简历”,“简”很重要。所展现的经历,尽量围绕着你所报考的专业,要让老师觉得:从这一点看,可以收ta做学生啊。

写下来的、表述的东西,要有加分作用,没用的不必写、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现个人其他综合素质的也可以谈。自己把握好咯。

你的经历并不需要全部放上来、说出来的,有针对性地筛选和讲述即可,每一点都尽量体现出个人特色和优势。

表达出自己对所报考专业的兴趣,以及自己明确清晰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我想做、我能做、我怎么做、我做过什么。每一点都很重要。

谁主张谁举证。空口无凭,当你阐述自己的特质以及自己的规划时,要结合经历进行论证。这是一个说服对方的过程。

/ 07 /

是否要联系导师

这个真的差异太大了。

北大中文的话,联系导师不存在的。老师们不喜欢这样。也无必要,实力说话即可。

但是每个学校每个专业情况都不同,无法一概而论,网上也经常看到很多复试前如何联系导师并最终归入门下的经验帖。

具体还是要联系直系学长学姐,打听好情况。如果有此传统习俗,那就利用好自己(也许存在,不存在的话创造条件去存在)的人脉关系,联系导师这块了解一下。

ok,大致想到这些。祝进入复试的胖友们,继续初试的好运气。

是你的话,没问题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1研途 | 双非三跨学姐如何取得快题第一140上岸同济
上海交大九院考研大进攻
考研党提前做好这6件事,低分进入考研复试的考生可优先被录取!
二本生不配进名校复试?数据揭秘新传考研歧视链!
丁香园论坛
【国内考研复试经验】同济大学(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