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湾胜洋水草休闲农场——台湾唯一一个以水草为主题的休闲农场

胜洋水草休闲农场

来到胜洋水草休闲农场,亲近大自然让身心灵放松!

胜洋水草休闲农场位于宜兰县员山乡尚德村,这里种植着400多种水草,其中120种为台湾稀有品种。其发展至今,也经历了多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是由鳗鱼养殖转向水草种植。1968年,32岁的退役军人徐义文在这里创办了协兴养鳗场。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东南亚进口鳗鱼的冲击,产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变,养鳗鱼的效益也越来越差,于是它决定关闭鳗鱼场。后来又养殖了4年的蜊仔(蚬),也因价格降低而放弃。

后来,它的儿子徐志雄看到欧洲国家的水草养殖很兴盛,他考虑家中有水田,具备发展条件,于是开始引进国外的水草改良驯养,然后繁殖量产随着时间的积累,也了解到台湾本地一些水草的优良品种,于是开始到处采集水草,加以研究培植,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许多关于水草的专业之时。1996年,为了帮助水草找销路,徐志雄到宜兰市开设了水族店,逐渐为水草打开了销路。此时,有读机工科专业的弟弟徐辉雄也回家帮忙,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他说服家人建设温室种植水草,冬天不需要加热就可以保持在17-18℃,而夏天的这样装置可以让室内比较凉爽,当其他人还用传统方式种植水草时,胜洋率先利用温室种植水草,实现产量翻倍,一年就收回了投资,一举称为台湾最大的水草农场。

水草改良驯养

水族店

在极盛时期,一年可收入上千万元。但是好景不长,由于种植水草门槛低,看到商机的农户纷纷加大投入,价格也大幅下降,胜洋的年产值萎缩至500万元。于是,胜洋开始寻求外销市场,经过努力探索,实现水草成功外销到韩国、菲律宾等地。

第二次转型是利用政策和市场契机,发展休闲观光产业。虽然胜洋水草通过拓展外销市场,经营趋于稳定,但是即便是作为台湾第一的水草农场,其产值规模增加已经到了极限,只有发展附加值高的休闲产业,才能实现农场收入的持续增加。在上世纪末,恰逢宜兰兰阳博物馆筹建之时,筹备处的吕理政老师来到胜洋,认为这里有很好的资源,以胜洋的资源和专业知识背景,在博物馆的概念指导下会有很好的发展。在2002年之时,台湾农委会推出“一乡一休闲农渔园区”的计划,在员山乡农会的鼓励下,徐家决定将水草场转型为休闲农场,于是修建了生态池、水草馆、开发了水草料理等休闲设施和产品。

设计建造水草的家,成为农场的网红设施。也在2002年,仰山文教基金会推出第二期宜兰厝计划,该计划是一项本土民居营造计划。其背景是农耕时代宜兰所在的兰阳平原上的红砖青瓦的农舍逐渐被现代特色的钢筋水泥房子所取代,这些建筑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1994年起,宜兰县政府与仰山文教基金会共同发起宜兰厝计划,塑造适合兰阳平原的现代民居,既要适应兰阳平原的地理、地质、气候,也要能体现宜兰人的生活文化,如宜兰人尊老爱幼和好客睦邻的习惯和风俗等等,这样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宅,才称得上是“宜兰厝”。

在亲戚的鼓励下,徐家也报名参加“宜兰厝”计划,分配给他的设计师是有美术系背景的程绍正韬,他的设计方案选择将房子盖在鱼塭上,以环绕建筑的大片落地窗引进光线,让四周环境的山光水色,自然成为屋内的背景,呼应胜洋水草的产业特色。这间宜兰厝就叫水草的家。整个建筑一经建成,就成为胜洋农场一大卖点,吸引各界前来参观。在2007年,胜洋农场协助宜兰绿色博览会水草馆的规划和布展,展出了400多种水草,共有“认识水生植物”“台湾水生植物区”“水草与湿地区”和“水草与产业区”四个展区。展会结束后,这些展示内容移到胜洋农场“水草的家”,成为了水草文化馆。馆内展示着400多种水草,有常见的观赏水草,还有罕见的药用水草和食用水草。此外,馆内的水藻灯也非常有趣。除了静态展示,还有古老的打水机可供游客体验。

宜兰绿色博览会

打造水草餐厅,塑造绿色建筑典范。随着胜洋水草农场休闲农业经营越来越好,原来的一些老旧建筑已经渐渐落伍,在此背景下,徐辉雄坚持拆掉原来的铁皮屋餐厅,打造一间和水草的家建筑相媲美的新餐厅,以此提升农场的休闲文化氛围。程绍正韬再度被邀请来设计水草餐厅,这间与水草文化馆相对的清水模建筑,一样低调、不抢高。屋顶安装了太阳能板,还设置了水产养殖基地,一格一格的水池里面有水草、鱼、虾跟福寿螺,可以调节夏天日晒的高温,鱼会吃孑孓,福寿螺吃青苔,虾子可以卖给水族馆,一举数得,俨然成为绿色建筑的观摩典范,也为胜洋又创造一个新的卖点。水草餐厅主打水草创意美食,徐志雄利用自身的水草知识,挑选了水紫苏、凤尾草等水草,开发了水草特色料理,如水紫苏番茄沙拉、鱼腥草鸡汤等,非常受游客的欢迎。

水草餐厅

玻璃容器DIY水草生态瓶是最受欢迎的活动。游客先在瓶子里加入清水和细沙,放入水草和虾,再倒入一种菌类,盖上盖子就完成了生态瓶的制作。这种生态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不用饲料,只要瓶子在阳光下暴晒,虾可以活3到6个月。同样概念开发的水草小夜灯和自动洒水盆栽,不仅实用还非常有趣。值得称赞的是,农场还建立了一种利益联动机制,制作生态瓶的玻璃瓶是当地员山乡农会生产的牛奶、豆浆的回收瓶子,游客喝完豆浆和牛奶后,瓶子可以用来制作生态瓶。既拉动了牛奶、豆浆等产品的消费,也促进了环保,还实现了农场的体验和产品开发,可谓一举多得。农场的DIY活动也保持与时俱进,近年来还开发了原木笔体验,并且创立了“本草钢木”品牌,提供游客制笔DIY。

培育和保护稀有品种,提升农场的吸引力。盖斑斗鱼是台湾二级保育类动物,胜洋农场原来就有盖斑斗鱼,经过多次争取,获得全台湾唯一合法繁殖贩售盖斑斗鱼的执照。徐志雄非常关注水草及水生动物的信息,他在野外发现并收集了黄、蓝、黑、白、红、橙、萤光绿、巧克力及红色等多种颜色虾子,完全来自天然变异,也是胜洋的一大靓点。胜洋农场还积极引进新的物种,如从国内引进一种可食用的水生植物芦蒿,打算引种后开发养生保健产品。

多种颜色虾子

情景式解说,提升观光游览体验。胜洋农场积累了关于水草的丰富的知识,通过导览牌和解说员,相游客传达生态保育的理念。胜洋农场的解说不只教人认识水草的种类,而是从历史、文化、生活、经济、生态等不同面向切入,让人深度了解各类水草的用途、实用价值等内容,拓展游客的知识。

胜洋农场的建筑不多,仅有水草的家文化馆、水草餐厅和水草商店,其余都是一个个单元化的生态池,种养着各种水草和鱼类,每种水草都有解说牌。游客可以体验钓鱼、脚底鱼疗、滑竹筏等项目。

水草文化馆

水草餐厅

水草商店

景区化运营模式。盛草农场进入需要购买100元的门票,门票可以抵70元的消费。钓鱼、生态瓶DIY等项目需要另外付费。

案例启发与思考

胜洋休闲农场从一个养殖场转型为一个生态休闲科普农场,历经30余年,两代人的努力,其转型成功,既有农场主个人的坚持和努力,也有政策和社会环境的机遇。从这个案例种,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几点启发:

一是主题的唯一性。农场选择的水草产业主题,虽然是比较小众的产业,但是在台湾具有唯一性,而且随着都市办公族对桌面摆件的需求增长,产品本身也呈现一定的增长空间。

二是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内容。胜洋农场经营者徐志雄对水草产业非常热爱,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他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创新产品内容,从DIY体验产品、餐饮产品到伴手礼产品,持续的进行探索。这种企业家的执着和专业的创新精神非常难得,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让游客持续游览体验。如果仅仅是观光性的水草文化馆,其持续性就大打折扣。

三是注重利用设计营造靓点。胜洋农场的水草文化馆(水草的家)和水草餐厅都是请专业设计师设计,在当时都是很具有新鲜感的清水模建筑,在休闲农场运营之处就起到了很强的吸引客流的效果。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湾六大休闲农场,都有自己的绝活!
剖析5个经典休闲农庄 看台湾农庄的魅力所在【智美旅游策划 第1030期】
一个养鱼场的转型:以“水草”为主题,贯穿“体验”、“科普”、“美食”、“文创”,年收入突破上千万!
把杂草种成“黄金” 用创意激发活力,他开发的产品每年为农场带来十万游客
台湾1000多家休闲农场,为何小S极力推荐这家?
台湾20个经典农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