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票交所上线在即 票据风险将有效控制


来源:金融时报

  

  “从整体试点方案来看,目前《通知》对于电票的推动有限,银行继续成为交易所的中坚力量,非银金融机构作为交易商参与到票据交易将小幅受益,而外部票据中介作为还未得到监管部门普遍认可的票据交易参与者将受到一定冲击。”针对11月2日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票据交易平台接入准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兴业研究分析称,“整体来看,目前票交所还处于试点阶段,随着票交所试点的进一步深入,影响将逐步显现。”


  无论如何,票据交易所的推出对于票据交易风险监管作用的强化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据了解,票交所系统一期主推“纸票电子化”,能够化解纸票交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降低票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而且长期来看,票交所将给票据市场体系、金融机构、票据中介带来重大变革,将改变从业人员结构、丰富市场参与主体、改变票据中介生存方式。此外,票交所的成立也将有利于票据市场的进一步良性扩容和央行再贴现操作的进一步拓展。


票交所系统蓄势待发


  按照已确定的时间表,2016年11月2日开始测试;2016年12月8日第一批测试机构上线,系统试产;2017年2月28日正式分批推广并安排机构上线;2017年5月底前,完成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全部成为交易所会员,并至少安排一家系统参与者上线(第一期功能);2017年7月底前,完成所有交易所会员的全部系统参与者系统上线——明确的进程安排意味着票交所已经蓄势待发。


  据介绍,第一批参与测试的机构主体为银行,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行,邮储、中信、光大、民生、招商、兴业、平安、浦发、浙商、渤海、恒丰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徽商银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浙江稠州银行、北京银行、汉口银行、广州银行、重庆银行、宁波银行、南粤银行、九江银行14家城商行,以及上海农商行、北京农商行、重庆农商行、常熟农商行、张家港农商行5家农商行,共35家银行成为首批测试银行。


  不过,对于参与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尽管可以申请成为会员,下设系统参与者,但目前只能是城市中心支行以上级别加入。


  此外,据了解,票交所功能分为两期上线:第一期实现纸质商业汇票交易功能以及会员交易客户端;第二期实现纸质、电子商业汇票交易功能,会员与系统实现直连。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票交所的推进步骤终于把“先纸后电,还是电到底”的问题解决了,最终明确了先实现纸票交易功能,再上电票功能。实际上,纸票电票化是央行的重要目标,而且纸票存量巨大,风险高发,因此先实现纸票的电子化是情理之中;而随着纸票的全面电子化,为后面统一的纸、电票平台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电票系统目前已经有了,不先做也并不会耽误电票的发展。


  不仅如此,《通知》对过渡期的各类业务安排也考虑周全。承兑业务方面,对上线了第一期系统的,纸票开票增量额度只能通过系统申请、审批;而对于贴现前的质押和保证,已系统上线的银行办理业务时,需要在系统进行此类业务操作,对于票据开票行无上线系统的不需在系统上操作;未开系统的银行,无需相关操作;而对于贴现业务,上系统的银行也要求操作在系统完成。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人士透露,最新的票交所系统功能已经搭建完毕,登录采用的是内网机IE登录方式。IE登录后显示名称为“中国票据交易系统”,目前版本是16.11.01,即2016年11月的第一个子版本,功能分为场务管理、纸票登记、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票据交易五大模块。


有助根本解决票据风险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系统的票据风险事件接连发生,在此之后,央行支付结算司曾发布了《关于就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开展书面调研的函》,内容涉及电票管理办法、改进电票系统等问题,对有效降低风险起到重要作用,而此次票交所的测试并推开则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票据风险问题。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票据定价目前并不规范,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成立票交所会使得票据定价更加透明、公允,对一些资质不是很好的企业在票据价格上会有所反映,从而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此外,票交所是一个电子化平台,银行的票据业务将更加透明,也有利于央行等监管部门加强监控。


  此外,从此次票交所参与测试的首批机构类别和数量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是主体,这也反映了监管机构对于风险管控的考量。


  一定程度来讲,监管部门担心票据市场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大规模开放后,会引发跨市场风险。长期以来,银行间票据市场的交易主体仅限于银行类机构和财务公司,券商、基金、信托、资产管理公司以票据市场场外参与者身份介入,虽经营着数万亿元票据资管理财计划,却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不过,票交所的建立有利于引入多元化的交易主体,未来,凡是持有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牌照的金融机构或都将可以成为票交所的直接参与者,进行转贴现交易,并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


  对此,票据专家赵慈拉坦言,票交所实施全面电子化交易,纸质票据缴存托管转化为电子介质后,央行对票据业务的监管可覆盖至所有票据业务的全过程。转贴现交易全面电子化,可省去原转贴现交易项下大量的验票、传递、保管等人工操作,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不仅如此,票交所模式下的转贴现交易将可实现总、分行层面的互联网集约化经营模式,前台交易人员将从客户经理向交易员转变。伴随着交易所带来的电子化、集中化交易,银行可以便捷地找到交易对手,对客户的营销能力要求相对下降,但是对于研判市场走势、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要求则大幅提高。


票据交易有望进一步安全扩容


  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9.4万亿元,金融机构累计贴现51.9万亿元。而票交所的推进无疑使得一个参与者众多、交易价格透明的有效交易市场得以形成,并有望激活数十万亿元的票据交易市场。


  此外,尽管在首批进入试点的机构中,工行、农行等35家银行仍是绝对主体,但票交所系统接入非银机构的举措可有效地避免银行同业机构票据交易的同质化倾向,一方面有助于丰富票交所系统的参与主体,提升市场交易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经过测试后未来非银机构接入票交所的扩容。


  不仅如此,票交所的交易产品涵盖了票据直贴、转贴现、再贴现、票据基金、特殊目的载体(SPV)、票据资产证券化(ABS)等。一体化票据交易市场的搭建和形成将逐步消除区域差别,交易价格也将在市场竞争的同时越发公平透明。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票交所运行机制的日趋完善,央行以票交所平台为基础,将可构建起以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下限、再贴现利率为上限的票据市场利率走廊。如此一来,一体化票据交易市场未来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甚至将不亚于债券市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票据市场冷清 员工称无业务可做提前放假
(转发)票据大案频发 揭秘票据圈“潜规则
电子汇票拯救票据风险?
票据水深深几许 多少票据圈“潜规则”不为人知?|票据|套利
当下票据业务能做的,以及不能做的,深度解析!
惨!最高法院:银行为蝇头小利甘当票据融资通道,结果将票据砸自己手里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