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战案例】第67期之注塑产品--透明杯气泡不良分析

文/振业注塑汇(ID:zy-plas)

督导/杨建宏,阳老师

老师在测量产品

■案例改善过程信息:

一、外观不良原因分析:

    1. 首先从结构上分析来看,该产品设计1×1,产品表面有特殊纹理,不能正常出模,设计有两侧大滑块,胶位严重厚薄不均匀,最厚处达10mm,注塑工艺调试有难度;

    2. 真空泡的道理和缩水一样,区别仅在于表面不发生凹陷,仅在内部形成空洞,而且是在胶位比较厚的位置。也可以把气泡看作是在成型品内部成型的收缩。模具温度低时,表面先固化将内部树脂拉向表面,从而形成气泡。

    3. 从注塑工艺上来看,标示1.,材料温度设定不合理,没有从下料口按阶梯状逐段加温,而且最高温度设定才到280,PC-110属于流动性比较差,且对熔融温度非常敏感的的材料,过低的温度导致材料流动性差,保压压力传递效果不好,真空补缩的效果不佳,所以引起真空泡;

    4. 标示2.熔胶行程设计不合理,太长的缓冲余量会影响保压压力的传递,且没有松退动作,射嘴容易流涎,形成冷胶,也会导致气泡;

    5. 标示3.-后段射胶速度过快导致卷入空气,而不合理的保压压力、时间的设定同样会产生缩水真空气泡;

    6. 标示4.-射胶时间30″和冷却时间18″,时间设计不合理,10mm厚的产品论冷却时间已经在60″以上,太早的脱模使产品还没完全冷却就已经顶落,后续的继续收缩则形成真空泡;7. 从参数表上无法看出模具温度的设定,模温太低同样会形成真空气泡。

二、改善对策:

    1. 重新调试注塑工艺,参考材料物性表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炮筒温度,改善材料流动性,使压力传递更有效,同样壁厚的产品需要设定更高的模具温度,如果条件许可建议设定≥100℃的模温,包括滑块水路;

    2. 根据科学注塑工艺合理设定熔胶量,合理的缓冲余量能更有效的传递保压压力,在胶口封闭前持续补充材料收缩量;

    3. 重新调整射出工艺,尽量使用低速高压,让材料在充填过程中边收缩边补充,避免冷却后保压不过去的现象,保压阶段尽可能使用较高压力和较长的保压时间,结合科学注塑工艺调整最佳的保压时间;

    4. 冷却时间参考建议值,让产品在较高的模温中缓慢冷却,避免出模后的急速冷却而形成牵引的真空泡;

    5. 合理使用熔胶转速和背压,将材料在炮筒中压缩严实,排除空气;

    6. 尝试出模后采用热水浴的方法,让产品在70-85℃热水中缓慢冷却,避免急速冷却。

关于我们


振业注塑汇 | 专注于塑料行业服务

振业注塑汇原创,欢迎分享,转载附上作者及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透镜注塑品质缺陷及工艺解决方法
PA工艺
玉米味台式烤肠的生产工艺
注塑生产调机指导,懂调机的看过来!
塑料制品出现凹痕和气孔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浇口晕难看怎么办?看注塑实战宝典之【汽车风扇的浇口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