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00年人类迁徙史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像人类迁徙这样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人口迁徙曾经主要是古生物学家、人口统计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学术研究范围,但现在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经常成为激烈的政治辩论和政治交锋的中心议题。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有关这个主题的概述,涵盖了 44 个话题。在构思本书内容时,我想到了很多方面。例如,人类的迁徙始于何时?地球表面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类生存?为什么有的人迁徙,有的人不迁徙?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迁徙?能让人口不再流动吗?鉴于本书是立足全球角度构思的,跨越了相当长的人类历史,因此,我将通过讲述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广阔历史背景的重大事件,来回答这些问题。
即使是笼统的讲述,也难以回避强迫性人口迁徙的重大事件,如跨越大西洋的奴隶贸易、亚洲的契约劳工、难民的出逃。同时,我们也无法忽视自愿迁徙的重大事件,例如,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一战期间大批欧洲人前往美洲,以及大批人口迁往澳大利亚和其他地方的事件。政治冲突也在推动人口迁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这本书囊括了印巴分治、流亡群体、流散群体(diasporic communities)等章节,讲述了以色列如何首先成为犹太人“聚集”的家园,然后成为逃到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的流放地。另外,本书也讨论了冷战时期人口迁徙的政治博弈。
推动人口迁徙的因素往往是寻找谋生机会。许多国家随着采矿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起步,往往需要大量国外人口来补充当地劳动力的不足。在不同的时期,这适用于美国的众多历史事件,适用于英国的工厂,适用于南非的钻石矿和金矿,也适用于为数百万外来农民工提供工作机会的中国制造业中心地区。二战后欧洲经济的迅速重建也需要大量的外来工人。英国除了从英联邦国家招工之外,还从加勒比地区、印度、巴基斯坦招募剩余劳动力,而联邦德国则转向土耳其等劳动力供应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石油资源丰富的海湾国家委托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医院、大学、博物馆、购物中心,大都由来自东南亚的劳工兴建。
与公司或地区招募的劳工输入不同的是国家政府组织的出境打工活动。这种大规模出境打工模式的开创者是菲律宾,该国在为海外就业市场培养海员和医护人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菲律宾的这一战略成就斐然,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海员来自菲律宾。这一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在国外或公海上工作的劳工汇回国内的款项将远远超过他们在国内的培训费用。类似地,印度也在大规模地为“出口”海外市场培养工程师和 IT 工人。这种做法还可以获得“下游收益”,即推动国际企业发展并获得源源不断的投资回报。虽然劳动力输出拥有上述积极的案例,但是较小、较贫穷国家的发展往往受制于高素质人才、技术工人的流失,因此本书也将“人才外流”(brain-drain)的消极影响考虑在内。
在移入国的很多公民和政界人士看来,外来人口的无限制涌入不利于国内人口的就业、居住和享受社会服务,会对他们形成竞争关系,同时也会威胁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规范(cultural norms)。虽然这些威胁经常被夸大,但是人们能敏锐地感受到,因此考虑采取措施控制外来人口的涌入,特别是无序的涌入,是有益的。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本书还会讨论影响人口迁徙研究领域的重要定义性问题。有关人类迁徙的观点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迁徙本身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现象,而是广泛的“流动范式”的一部分。这种观点认为,世界范围的人口流动与商品、资源、资金、概念、污染物、毒品、音乐、数据等现代生活各方面的流动具有可比性,并往往与这些方面相联系。对于人口迁徙的研究者来说,这种多维度的研究视角意味着摒弃了有关迁徙的狭窄定义(以在目的国工作和定居一段时间为目的的人口迁徙),而是研究人口流动本身。这本书明显地体现了这种观念上的变化,并分别用完整的篇幅讨论了音乐、游牧部落、传教士、朝圣者、士兵、探险家、国际学生、儿童、退休人员和游客等方面的话题。
我希望这种多维度的观点没有妨碍到读者理解本书的主题,并能够从中发现一些新颖有趣的东西。在筛选内容期间,我一直很享受这个过程,并尽力在不影响本书专业性的同时从新颖的角度来解读人类迁徙的各种情况。

罗宾·科恩

2019 年 6 月于牛津

【内容简介】

从第一次走出大裂谷开始,人类迁徙的步伐就不曾停止,文明多样性也由此诞生。狩猎、采集、游牧、躲避灾害……早期人类在自然支配下被动迁徙,寻找生命延续的可能;战争、宗教、殖民……在漫长的古代史中,政治和社会力量成为人类长途跋涉的重要原因,奠定了现代世界的基本面貌;旅行、工作、留学……在全球化的当下,出行的理由变得多样,各国文化也通过移民不断交流,碰撞出火花。

本书是移民研究领域知名学者罗宾·科恩教授的最新作品,深刻分析了人类迁徙过程对文明的巨大影响。书中涉及探险、奴隶贸易、跨国务工、流亡、战争避难等多种迁徙类型,配有超200幅历史图片、迁徙轨迹图、数据分析图,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在人类3000年迁徙轨迹中,探索文明未来的方向。

【作者简介】

罗宾·科恩(Robin Cohen):牛津大学社会发展学研究荣誉教授,曾任牛津大学国际移民研究所主任。英国研究国际移民文化及其社会影响的杰出学者,在多个国家拥有学术职位和研究项目。著有《身份的边界:英国和其他》《全球侨民》《移民及其敌人》等。

扈喜林:专职译者,拥有多年翻译经验,译作涵盖历史、社科、经济等领域,译有《被抹去的历史》《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帝国的十字路口》等近40部作品。

【目录】


引 言
第一部分 全球人口流动轨迹
走出非洲:早期人类
探险家:阿拉伯人、中国人和欧洲人
早期宗教和人口迁移
游牧部落:从乌合之众到帝国
罗姆人和游居者
液态大陆:太平洋岛民
大西洋沿岸的奴隶制
印度的契约劳工
帝国:劳工和军事政权
麦加朝觐:伊斯兰教五功之一
第二部分 近代的人口流动
爱尔兰的移民和“大饥荒”
南非的矿工
从罪犯到“10英镑内陆仔”:移民澳大利亚的英国人
欧洲人“越洋大迁徙”
纳粹统治时期的犹太难民
巴勒斯坦:犹太人的迁徙和巴勒斯坦人的离开
“新联邦”移民英国
土耳其人移民联邦德国
越南船民
苏联解体后的移民潮
加勒比移民
海外华人
第三部分 当代的人口流动
户口和中国人口的内部流动
印度的人口转移和印巴分治
劳动力输出:菲律宾
性工作者的交易
流亡者:客死他乡,还是东山再起
冷战时期人口迁移的政治博弈
全球人口大流散
涌向海湾国家的人们
地中海的人口流动
世界各地的医护人员
叙利亚难民:黎巴嫩接收难民的情况
第四部分 争议与现状
音乐的根与路
追求知识:国际学生
婚姻与迁徙
退休移民和生活方式型移民
气候驱动的人口迁徙
旅游:人口流动及其弊端
儿童与人口流动
隔离墙有用吗?边界和人口流动
拘押与驱逐
难民潮的解决方案
人口流动的未来趋势
注 释
图片来源
图表来源
致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7 第17单元 第56讲 现代世界人口迁徙和世界大战下的文化碰撞与交流
非洲人是如何逐渐改变法国的?
盘点人类历史上十次大迁徙 你了解多少?
人类历史上五次大迁徙
德国新政府官宣:将降低移民门槛、难民有望得到身份!
土耳其人是如何一步步在德国坐大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