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海经》里的大禹治水,你真读懂了吗?

帝乃命禹,卒布工,定九州。

——《海内经》







 大禹治水与定九州

                  文/ 李丰楙



《山海经》最近非常的火,市面上已经有了各种解读,或漫画、或注解、或趣说等等,可以说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版本,不过,大多数是把它当作一部神话来演绎。若如此的话,就有点儿格局小了。今天选摘《山海经:神话的故乡》里的一篇文字,主要是讲到了大禹治水的过程,可以细读。全文240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题目为编者所加。

禹的生平大事也在治水,古史中说他采用疏导的方法,他父亲的堵法只能收一时之效,一旦溃决,祸害更大,因此禹了解洪水的症结,就因应地势,疏濬壅塞,为中国水利史的创造性工程。

但在神话的叙述中,禹的治水具有史诗般的雄壮与传奇。治水的命令是由天帝颁布的,《海内经》说:帝乃命禹,卒布工,定九州。接续父亲未竟的志愿,要平治大洪水。

古代的人相信大地洪水,由于水神共工的作怪,《淮南子·本经训》说:“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洪水传说,大约在各民族初进农业阶段时发生。

清 谢遂 仿唐人大禹治水图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自青海流下,曲曲折折地穿过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间及河南西部的高地,由于穿行于高山或黄土高原,自然没有水患;

河套一段,地势平衍,水流不急,不但没有水患,反而引水灌溉,可得水利,黄河流到河南东部,忽然坠入平原,由高处徒然下降,水势湍急,而且又是无边广漠的平原,自然就无拘无束地奔流下去。

再转弯北行,就是河患开始的地区,这里叫做共县,从共县以下,多纳支流,水量丰富,河道迁徙无常,水患也最烈。共县为远古时代共族的所在地,他们居于水边,深知水性,可能早就有治水的经验。

《左传》说:
“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昭公十七年)共工就是水师,为专门治水的部族,以水为图腾,与水的因缘很深。

他们发现的方法,据《国语·周语》说是堕高堙堵的培高堤防的水利工程。尧舜时期,共工氏虞于湛乐,淫失其身,疏忽了自己的工作,而筑堤法又失败。

因此才有共工造洪水的神话洪水又称洚水,洪、洚都是模拟大水轰轰的开口洪音,而且共县也有一较小的共水,为水患之始,就称为洪水。

共工曾为煊赫的部族,后土(句龙)曾因治水有功,为其他部族的领袖。鲧的发音,有人说是共工的急读,他也承用堤防法。禹却从先人失败的经验中,更精密地观察水性,又考察了地理形势。

清 谢遂 仿唐人大禹治水图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

洪水的发生及大禹所施工的地域,主要是衮州,其次是豫州的东部及徐州的一部,其他地区就较为次要:像北方的冀州、西方的雍州、梁州、中央的豫州及南方的荆州,多绵亘的山岳,交错的高原,较无洪水之患,其余荆州东南等,人口较稀少,又属化外之区。

因此,禹所治水主要还是在黄河、淮水流域,当时他大概寻求炎黄部族东夷部族(风偃集团)的协助,南方的苗蛮集团可能也来参加。

例如神鸟族的伯益掌火,焚烧山泽中畅茂的草木,驱逐禽兽,使沼泽干、水道通。又龙部族的应龙,帮忙测量,所以传说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王逸注《天问》)

同时禹得到涂山部族(安徽怀远县附近)的支持。禹的治水方法是测量勘察黄河的流向,《山海经》常有禹所积石之山,就是积石作记号,或选定某山为记号所留下的纪念,而传说中却说他获得羲皇所授玉简,用来度量天地;又获得河精所授河图,用作观察地形。

更有许多他降服的邪魔,像擒拿淮水、涡水的小神无支祈,象征他平定了淮水的水患。而杀相柳(相繇)的传说更为神奇:

共工之臣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堙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是因以为台,在昆仑之山。(《大荒北经》)
共工的臣子,蛇身九头的怪物,应该是蛇族的叛徒,将它说成所呕所碰就变成恶臭的水泽,而所喷所流就变成腥臭的沮洳,大概蛇族余党所盘踞的地方是一块天然沮洳地,禹就设法决之使干,其未能干的,就聚为泽薮,积为高台。

至于他采将水的主流疏浚,像先秦诸子,尤其墨子说禹以神力开凿龙门,引导洛汭,或改变河道,减缓黄河湍悍的水流。这些都是神话,称颂他治水的伟大功绩。

大禹治水成功后,曾有几件事,也是《山海经》等有记载的:一件是测量平治的大地的面积,《海外东经》说:“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邱北。算是计算数目的六寸长竹片,青邱国为东边接近朝阳谷北方之地,为起步的测量基准。

清 谢遂 仿唐人大禹治水图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


《淮南子
·地形》篇则说是大章从东到西走,这位健行的天神共走了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竖亥则由北极向南极走,也是一样的距离。大概中国开始较能准确地计算土地的幅员,从禹开始,所以禹有分划九州的传说。

禹平定天下后,就在茅山附近的原野,大会天下诸侯,显示自己从舜手中所获得的帝位,并实行封功赐爵,正式赢得各部族的共主地位后来茅山更名为会稽山。

典礼是要举行一场类似原始争夺霸权的方式,结果防风氏晚到,有不尊之意,就被杀戮示众防风氏是个巨人,一个骨头就可装满一车。

据说吴越之战,在会稽发现一块节专车的大骨,就趁着吴人出使鲁国时,去请教博学的孔老夫子,孔子才说出这段秘辛的,原是禹稳固帝权的政治神话。
选摘  | 《山海经:神话的故乡》
编撰  |  李丰楙
出版  |  九州出版社

《山海经》是神奇的上古地理书,是现存的早期的人文志,为古代田野调查集大成之作。它蕴含的宇宙观、世界观,既建立有秩序的宇宙模型,又在多元的宇宙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成为保存古中国的古史、神话的重要宝库。超越时空的限制,神游于古代世界,并与神话人物晤对、与灵禽异兽共游,还可以经历奇山异水,观赏珍稀草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禹治水是历史还是神话?
鲧禹治水
大禹:不仅仅是治水的英雄
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治水英雄
[转载]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你没读懂的大禹治水 大禹怎么就“大”起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