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1-15卷)出版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8722日,《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1-15卷)出版发布会在北京紫玉饭店举行。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115卷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这个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面向基础硏究的第一批重大招标项目,也是我国敦煌学界和首都师范大学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它的最终目标是收录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敦煌社会历史文献,第115卷收录S.10号至S.3330号中有关社会历史文献写本1087号,1259件文书,总字数540万。预计全部完成是30卷,一千多万字。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是按照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流水号依次对每件敦煌汉文社会历史文献进行释录,将一千多年前的手写文字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一般包括文书的标题、释文、说明、校记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第17窟发现六万多件“敦煌遗书”,也由此开启了一个多世纪的世界性的“敦煌学”研究历程。然而,这批号称近代中国学术史上四大发现之一的敦煌文献,在二十世纪初却遭到了各国所谓“探险队”的劫掠,大量文献分散于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东方文献研究所等机构以及一些私人收藏者之手。由于是千年前的手写文献,书写者个体差异导致的文本差异给现代读者的阅读带来极大不便,对敦煌文献的利用目前还只是局限在少数专门研究者,仍不能为各学科一般学者充分利用。换言之,敦煌文献包括万象的资料价值尚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对这批文献进行全面整理和研究,将手写文字全部释录成通行繁体字,是将这批文献推向整个学术界、充分发挥其文献作用、提高其利用价值的关键步骤,是推动敦煌学进一步深入发展、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基础性工程。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郝春文策划、编著的大型文献整理作品——《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就是完成这一基础性工程的厚重成果。 




本书的准备工作始于1988年,郝春文教授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前期准备工作。当时还只能利用缩微胶卷来阅读英藏敦煌文献,很多朱笔、修改、添加的字迹都很难看清楚,郝教授不但不止一遍地通读了全部文献,还为每件文书的研究信息制作了卡片,只要涉及这件文书的研究都一一著录在卡片上,时刻与学界最新的研究保持同步。本书的编纂正式启动是在1996年,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第一批“百人工程”的资助,为了保证释文的质量,1999年至2000年,郝教授专程赴英国国家图书馆工作一年,核查原卷。2001年,本书第一卷正式出版,随即获得学界广泛赞誉,之后接连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资助,并于2010年底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面向基础研究领域的第一批重大招标项目。本书各卷的出版都得到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的资助。如果从1988年开始准备工作算起,115卷的编纂工作持续了三十年;从1996年正式启动算来,迄今22年;从第一卷正式出版算来,距今18年。用三十年的光阴做一件事情,这在当今的学术界已经不多见了,但也正因为此,才成就了本书厚重的分量以及极高的质量。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孙璐女士、首都师范大学孟繁华校长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甘肃简牍博物馆、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中央大学的五十多位知名学者。孟校长和孙璐女士在致辞中均对郝春文教授及其团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和敬意,希望能够通过本书的编纂,带动学科的发展,培养一批敦煌学的中青年人才,继续推出代表国家水准的传世之作。在随后的嘉宾发言阶段,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都高度肯定了本书的价值。故宫博物院王素研究员认为本书释文工作细腻、质量上乘,以严密的凡例来规范本书的编纂,这是保证本书在人员不断变动下能一直保持高质量的原因,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认为本书是敦煌学者贡献给学界的大规模成果的代表之作、是推动“写本学”与“古文书学”发展的有力推手,本书的整体质量已经超越了日本学者的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孟彦弘研究员从使用者的角度肯定了本书的价值,认为它为非敦煌学专业的学者提供了权威可靠的资料,是一项“善莫大焉”的工作,强调这样的学术基础性工作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本书不但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读者的热捧。初版已经脱销,目前正在加印,已成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畅销书。发布会的信息通过微信媒介广为传播,点击量过万。








用三十年的时间打造出这样一部精品图书,充分展现了以郝春文教授为首的团队对于学术的敬畏之心,及以学术为天下公器的博大胸襟。本书首创以馆藏流水号全面整理敦煌文献的方式、首开以“读书班”整理敦煌文献的形式、释文比以往的录校更加准确、整理与研究相结合,这些特点得到了与会学者的高度认可。本书全部出齐预计是32卷(最后2卷是目录索引),虽然积累了三十年的整理经验,但郝春文教授仍然认为:“从事此项工作永远要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临大敌、战战兢兢的谨慎态度,稍有不慎,就会留下遗憾甚至错误。”有了这样的学术自觉和谨慎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必将成为代表国家水准、分量厚重的标志性重大研究成果,如同点校本二十四史一样,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游自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郝春文:35年,将敦煌文书推向整个学术界
揭开敦煌遗书的神秘面纱
上林人文社科讲坛第19讲暨西部边疆讲坛第31讲
为何说海外藏敦煌藏文文献回归任重而道远?
新书速递:《敦煌道教文献合集》
文史知识丨​郝春文 :敦煌学史概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