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都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在过去的20年里,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市场营销人员通过研究不仅发现了习惯的运作机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改变习惯的方法。

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做出的选择,是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也仍然经常甚至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形成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者意识到其他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就会自然而然地启动。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并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就会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习惯强而有力,却也能刻意培养;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

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人生。成功的人生,都是从一个好习惯开始。

第一、习惯是如何运作的

习惯的力量很强大,但习惯本身也很脆弱。习惯可以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出现,也可以被刻意修改。习惯往往是在未经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但可以通过调整习惯的各个部分来重塑习惯。习惯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超过我们的认识,实际上,习惯非常强大,能让人的大脑依赖它们,同时将逻辑等其他一切排除在外。

比如,在研究人员与美国国家防止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合作的一系列实验中,老鼠被训练的可以根据特定的暗示去按压杠杆,直到这个行为变成一种习惯。研究人员每次都会用都会用事物奖励老鼠。然后,在食物中下药,让老鼠得病,或者在地板上通电,这样的话,当老鼠走向奖品时就会触电。

在吃过碗里有毒的食物或者在被通过电的地板上电过时,老鼠知道了食物和笼子有危险,于是它们躲得远远的。不过,等它们看到以前的暗示时,它们仍然会毫不犹豫地去按压杠杆并吃食物,或者会走过地板,甚至在吃了食物后发生呕吐或者被电得跳起来后,它们仍然不放弃。这一习惯在老鼠身上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它们根本没办法让自己停下。

其实在人类世界里寻找并模拟这种实验并不难,比如想想快餐店,就能够理解。小孩子饿了,而你工作了一天开车回家,不过这一次,你把车停在了汉堡王或者麦当劳旁边,吃的不贵,味道很棒。毕竟,一份加工过的肉,比较咸的炸薯条,还有很甜的苏打水,这点儿量对健康的威胁不是很大对吧?

你不大可能会天天吃。然而习惯不经我们允许很快就会出现。很多研究表明,通常家里不会有经常去吃快餐的倾向,但结果是每个月只吃一次的行为模式慢慢变成了每个星期吃一次,然后一个星期两次,这里面的暗示和奖赏创造出了一种习惯,频率会越来越高,最后孩子们吃的汉堡和薯条已经到了会危害健康的程度。

北德州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想弄清楚,为什么这些家庭会逐渐增加吃快餐的次数,他们发现了一连串的暗示和奖赏,而大多数顾客都不知道这些东西影响了自己的行为。研究人员发现了其中的习惯回路。

举个例子,所有的麦当劳看起来都是一样的,这是麦当劳公司刻意将店铺的设计标准化,也统一了员工对顾客的说辞,所以所有的东西都有一致性的暗示,能够触发进去用餐的惯常行为。不过,这些习惯都是脆弱的,如果快餐店关门了,那么之前在这里吃快餐的家庭就会经常在家吃饭,而不是去找其他地方的快餐店。

甚至细微的变化都会终结这种行为模式。我们通常无法识别这些慢慢发展的习惯回路,也看不到自己有可以控制它们的能力。但是通过学习观察暗示和奖赏,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惯常行为。

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习惯能够让大脑得到更多的休息,从而为更多的脑力消耗节省时间和精力。简单地了解习惯的运作原理,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去控制它。

第二、如何创造新习惯以及习惯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第一个例子介绍的是“白速得”牙膏是如何培养全民刷牙习惯的。在19世纪最初的10天里,有一天,一位叫克劳德·C·霍普金斯的知名美国高管从一个老朋友那里得来了一个商业创意。这位老朋友发现了一种令人惊奇的产品,他艰辛该产品将轰动市场。这个产品是一种牙膏,一种带有薄荷气味且泡沫丰富的混合物,他称之为白速得牙膏。霍普金斯愿意帮他策划一次全国性的推广活动。

当时,美国人口腔健康水平的急剧下降已经不是秘密。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足,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购买含糖量高、制作精细的食品。等到美国政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征兵时,就出现了大批患有龋齿的新兵,因此政府宣称国民糟糕的牙齿健康状况已经危害到了国家安全。问题在于,虽然美国存在全国性的牙齿健康问题,但是因为几乎没人有刷牙的习惯,因此极少有人购买牙膏。

在这次为期五年的合作中,霍普金斯将白速得牙膏打造成了全球最畅销的产品之一,同时还让刷牙的习惯以惊人的速度席卷美国。很快,

从秀兰·邓波儿到克拉克·盖博,每个人都开始展现自己“白速得牙膏式的微笑”。到了1930年,已经出口外销,只要是霍普金斯能打广告的地方,就有白速得牙膏的身影。民意测试表示,刷牙已经成为大半美国人的日常习惯,普霍金斯让刷牙变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

那么,霍普金斯到底做了什么呢?他成功地激发出了一种消费欲望。而正是这种欲望,让暗示与奖励的机制产生了效果,也正是这种欲望,驱动着习惯回路。他发现了有关牙菌斑的参考资料,将其称之为“垢膜”,决心将牙膏宣称为美丽的缔造者,能够用来对付牙齿上那层垢膜。

他认为,垢膜是一种暗示,它可以成为一种习惯的诱因。让人们用舌头去舔牙齿,就很有可能会诱导他们做出用舌头舔牙齿的举动,而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感觉到牙齿上的垢膜。而使用该牙膏的奖赏更为诱人,尤其是想要拥有一口美丽洁白的牙齿,只要用“白速得”刷个牙就行。十年间,“白速得”牙膏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产品之一,并占据美国最畅销牙膏的宝座长达三十几年之久。

第二个例子是宝洁公司旗下的最有前景的新产品之一“纺必适”的除异味策略。宝洁公司嗅到了去除异味产品的巨大商机,并将其交给斯廷森来带领该团队。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设计了俩组电视广告,第一组表现的是一位女性在谈关于餐厅吸烟区的事情。

每次她在那里用餐,外套都会沾上一股烟味,一个朋友告诉她,如果使用纺必适,她就能赶走烟味。其中暗示就是:烟味。奖赏是:清除衣服上的烟味。第二组描述了一位女性在为她那条经常坐到沙发上的狗“苏菲”烦恼。“苏菲闻起来总有一股它自己的味道”,她说,但是有了纺必适,“现在我的家具不再有‘苏菲’味了”。

其中暗示就是:宠物气味。7000万拥有宠物的家庭都很熟悉这种气味。奖赏是:房子闻起来不再像是一个狗窝了。

1996年,斯廷森和他的团队开始在试点城市投放产品,令人吃惊的是,产品竟然滞销了,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为了挽回损失,分区总裁决定再给这个产品一些时间。在不断的家访后,斯廷森弄清楚了很少有人购买纺必适的原因:产品身上的暗示(也就是促使人们日常使用产品的因素)无法被最需要它的人察觉,于是它被束之高阁。

在一次观察猴子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习惯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它们能够创造出神经渴求。在大部分时间里,这些渴求是逐渐产生的,而我们却是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所以往往看不到它们的影响。

于是斯廷森的团队作了一项测试。之前,产品的广告都在突出产品除臭的功能,这次,公司打上了新的标签,上面有开着的窗户和拂面的清风。产品配方里加了更多的香水,这样纺必适不仅可以除臭,还有自己独特的味道。电视广告中女人们在使用该产品喷整理好的床铺和刚刚洗完的衣服。广告语以前是“将异味从衣服上赶走”,现在变成了“清除生活的异味”。

1998年夏,纺必适重新上市,俩个月内,销售额翻倍。一年内,顾客在这种产品上已经花费了2.3亿美元。从那时起,纺必适衍生出了很多其他产品,所有这些产品每年的销售额大概超过了10亿美元。他们创造了渴求感,让消费者产生了所有东西在有亮闪闪的外观的同时,也有好闻的味道的欲望,这让纺必适在市场上大卖。这种渴求是创造新习惯方法的基本要素,白速得牙膏的广告人克劳德·霍普金斯从来都没有发现这一点。

第三个例子是关于一支常败的橄榄球队——海盗队的故事。这天是199611月一个周日的下午,海盗队迎战闪电队。海盗队快输了,事实上他们从来都没有赢过,整个赛季都输掉了。一位报纸的专栏作家将海盗队比喻成美国的橙色脚垫,人人都可以踩。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甚至断言说1月份刚刚被聘用的教练邓吉,不用一年的时间就会被炒掉。

球场的另一端的比赛计时器显示,距离比赛结束还有819秒,这时,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中最糟糕也是职业球队历史上最糟糕的球队——坦帕湾海盗队的新任主教练托尼·邓吉开始感受到一丝希望。

事实上,邓吉等这份工作已经很久了。17年来,他一直作为助理教练兢兢业业地工作在赛场边。在过去的十年间,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球队有4次邀请他面试主教练一职,但这四次面试都不顺利。部分原因是邓吉的训练理念。

在他的工作面试中,他会耐心地解释说他坚信球队取胜的关键是改变球员的习惯。他想要球员在比赛中不要作那么多选择,而是让他们能自动地、习惯地对情况做出反应。如果他可以让球员养成正确的习惯,那么他的球队就会赢得比赛。

邓吉不是要创造新习惯,而是要改变球员的旧习惯。要改变习惯,你必须留住旧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提供旧习惯回路中的奖赏,但要插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这就是黄金法则。如果你用同样的暗示,提供同样的奖赏,你就可以换掉惯常行为,改变自己的习惯。如果暗示和奖赏不变,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可以被改变的。

邓吉的训练体系最终让海盗队变成了联盟中的一支常胜球队。他的方法让人们明白了如何才能重塑人的习惯。

第四个例子说的是一家匿名戒酒社的故事。1934年纽约市下东区一间阴暗的地下室,就是在这里,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大规模习惯改变诞生了。

22岁时,比尔·威尔逊第一次尝到啤酒,一个周日的晚上,他尝试了一口杜松子酒,后来他描述当时的感觉说他仿佛喝到了琼浆玉液。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每天要消耗三瓶酒。193412月,威尔逊住进了治疗药物与酒精成瘾的查尔斯·B·唐斯医院,这是一间位于曼哈顿的高级戒酒中心。医生每隔一小时就会给威尔逊灌入一种名为颠茄的致幻剂,那时都流行这样治疗酒精成瘾。威尔逊就在这样一个小房间的床上迷迷糊糊地待着。

威尔逊从此戒了酒。在他后来36年的岁月里,一直到他1971年死于肺气肿之前,他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创办、支持、推广匿名戒酒互助社的活动中,使它变成了世界上最大、最知名的能成功帮助人改变习惯的组织。

不过这一切有点儿让人出乎意料,因为匿名戒酒互助社几乎没有科学依据,或者也没有被广为接受的治疗方法作为基础。事实上,这种治疗方法与邓吉在球场上使用的方法相似。匿名戒酒互助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该组织让酗酒者用了同样的暗示,而且得到了同样的奖赏,但改变了其中的惯常行为。

酗酒者之所以想喝酒,是因为酒能够让他们逃避现实,放松心情,又有人陪伴,而且缓解焦虑,情感也能够得到释放。或许他们想要喝杯鸡尾酒来忘记烦心事,但并不一定想要“买醉”。酒精的物理作用往往是嗜酒成瘾这个习惯回路中最次要的奖赏之一。匿名戒酒互助社会迫使你去建立一种新的惯常行为,让你每天晚上有事可干,而不是酗酒。

习惯只能被替代,而不能被消除,要相信信仰的力量。一旦人们学会信仰某种东西,这种信仰就会扩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直到他们开始相信自己能改变。信仰是将改造过的习惯回路变成永久性行为的要素。实际上,信仰正是匿名戒酒互助社项目中12步法的主要环节。

它让人们相信事情最终会好转,直到好转真正出现。同时,它也知道利用团体的力量教人们学会信仰,将人们聚集起来互相帮助,协助对方进行改变。因此,当处于团体之中时,信仰更容易建立。

通过上面四个例子,我们大概能够明白渴求是创造新习惯方法的基本要素,而黄金法则即是用同样的暗示,提供同样的奖赏,你就可以换掉惯常行为,改变自己的习惯。

第三、如何培养核心习惯以及如何让习惯来促进我们的成功

198710月狂风大作的一天,一群杰出的华尔街投资者和股票分析师聚集在曼哈顿一家奢华酒店的舞厅里,准备会见美国铝业公司的新总裁。美铝公司的创立者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发明了一套熔融铝金属的工序,自那以后公司就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业公司之一。

从好时巧克力的包装箔片和可口可乐的易拉罐金属,到人造卫星所用的衔接螺栓,可谓无所不包。然而,1986年就有投资者开始抱怨,说美铝公司一次又一次出现管理失误,在竞争对手抢走顾客和利润时,却不理智地打算拓展新产品的生产线。因此在美铝的董事会宣布要更换公司领导时,投资者们显然都松了一口气。但当他们得知人选是名叫保罗·奥尼尔的前政府官员时,又开始担心起来。

离中午还有几分钟时,奥尼尔出现了。他51岁,身穿有细条纹图案的灰色西服,打着亮眼的红色领带。虽然头发花白,但身板笔直犹如军人,而且步伐有力,笑容温和。整个人看上去威严可靠、自信迷人,有美国总统的派头。接着他开口说话了,我想和你们谈谈工人的安全问题。

他说,“每年很多美铝工人都会严重受伤,令工厂不得不停工一天。我们的安全记录比全国的一般水平要高,而且我们的员工是经常和温度高达1500摄氏度的金属以及能砍掉人手臂的危险机器打交道的人。现在还不够好,我的目标是让美铝成为全美国最安全的公司,我要让工伤率降为零。这不会是你们从其他总裁那里听来的鼓舞士气的话或者其他废话的功劳,而是因为公司的每个员工决定成为公司成功的重要一环,他们已经在致力创造出一个杰出的习惯。安全会是整个公司竭力改变习惯并取得进展的一种标志,那才是评价我们的标准。

当听完新总裁的那番话,屋里的投资者们几乎要吓得夺门而走。然而结果却是奥尼尔就职“宣言”发表还不到一年,美铝就取得了空前的利润。在2000年奥尼尔退休的时候,公司每年的净收益是他上任的5倍,股票市值达到270亿美元。

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美铝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公司之一。在奥尼尔上任之前,美铝的所有工厂几乎每星期都会发生至少一桩工伤意外。但他的安全计划施行后,一些设备能够运行多年,没有因为任何一个人受伤而要停工一天。公司的工伤率降低到美国平均水平的1/20。奥尼尔是怎么将一个巨型臃肿、危机重重的公司转变成一个利润和安全兼收的企业的呢?

奥尼尔从来没有承诺过,他对工人安全问题的重视会增加美铝的利润。然而,当他制定的新惯例在公司实行后,产品成本降下来了,质量也上去了产量也出现了激增。如果熔融金属飞溅伤人,那他们就重新设计能减少受伤事故的浇注系统。

而金属飞溅减少,也意味着浇注时金属材料浪费的减少。如果一台机器总是出现故障,他们就会选择换一台,这也就减少了坏的传动装置绞断员工手臂的风险。而这也让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因为美铝发现,机器故障是产生次品铝的重要原因。

通过破坏一个习惯,然后观察整个公司会因此连带出怎样的变化。奥尼尔相信一些习惯具有引起连锁反应的能力,当它们扩展到整个组织时,会引起其他习惯的改变。换言之,一些习惯比起其他习惯在重塑商业和生活方式上更具影响力,它们就是“核心习惯”,影响着人们的工作、饮食、玩乐、消费和沟通方式。

核心习惯能启动一个进程,久而久之将改变一切。核心习惯说明成功并不需要做对每一件事,而是需要辨别出一些重要的优先因素,并将其变成有力的杠杆,而奥尼尔选择的正是“安全”。

如果你注重改变或培养核心习惯,就能引起广泛的变化。然而,核心习惯并不容易发现,你得先知道从哪里着眼,寻找核心习惯意味着找出某些特性。核心习惯能为人提供学术文献中所称的“小成功”。它们通过建立新的结构以利于其他习惯的形成,并在变化扩散之处建立起某些文化。而奥尼尔和其他人一样,发现理解这些原则和运用它们不是一回事,这需要一点智慧。

如果说我们需要首先找到“小成功”,那么这里需要引出一位泳坛健将——菲尔普斯的故事。菲尔普斯在7岁的时候开始游泳,以消耗掉能让他母亲和老师几乎要疯掉的过剩精力。当地的一位名叫鲍勃·鲍曼的游泳教练看到他修长的躯干和大手,以及稍短的腿部(这样会减少游泳的阻力),认为菲尔普斯能成为游泳冠军。

但菲尔普斯很情绪化,他在比赛前没法平静下来。他父母离异,自己没法处理好压力。鲍曼买了一本放松练习的书,让他母亲每晚大声读给他听。这本书上有句话:“将手指握成拳头,然后放开,想象紧张就这样消失掉。”这句话让菲尔普斯身体的每部分绷紧再放松,直到他入睡。

在菲尔普斯十几岁的时候,每次练习完,鲍曼都会让他回家后“看录像带”——在入睡前看,在醒来时又看。其实这录影带并不是真正的录影带,而是对于完美比赛的脑内想象。于是每晚入睡前和每天早上醒来时,菲尔普斯都会想象自己跳进泳池后完美泳姿的慢动作。

他会想象自己在水中划臂,触到池壁后,转身以及最后冲线。他会想象身后的水痕,嘴巴划过水面后从嘴唇滴落的水珠,强到似乎要扯走他泳帽的水的力量。他就这样躺在床上,闭上眼睛,“看”完整个比赛,

一遍一遍地看最小的细节,直到他用心记住每一秒。

鲍曼相信,对于游泳选手来说,胜利的关键在于培养正确的惯常行为。鲍曼能够教给菲尔普斯的是,让他成为泳池里精神方面最强选手的习惯,正是这点让菲尔普斯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他设计了一系列动作,帮助菲尔普斯再每场比赛前保持平静和意念的集中,以此来找出在这种以毫秒取胜的竞技运动中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细微优势。

一旦鲍曼在菲尔普斯生活中建立起一些核心的惯常行为,其他的所有习惯,比如饮食和训练时间表、准备运动和睡眠习惯等,都会自动各自就位。而这些习惯如此有效,能成为核心习惯的核心原因就是学术文献中所称的“小成功”。就这样,菲尔普斯拿下了一个又一个金牌。

大量研究表明,意志力是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最关键的阶梯。2005年的以此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员选取了164名八年级生作为样本,测量了他们的智商和其他因素,其中包括通过自律性测验得到的意志力程度。

意志力水平较高的同学在学习中会获得更高的成绩,在择校方面具有更高的优势。他们通常不会缺课,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做功课、更少的时间看电视。“相较于那些易冲动的同龄人,自律性强的青年人在学习表现变量上会获得高分。”研究员记录道,相比于智商,自律性能更好地预测学生的学习表现。

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哪位学生的成绩会有所提高,通过自律性可以预测出结果,而之上就达不到这一点。

这一观点,也同样适用于把自律做到极致的星巴克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星巴克开始规划大规模增长战略蓝图的时候,行政部门就认识到企业的成功需要一种经营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杯美味的咖啡价值4美元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早在初期,星巴克就开始研究如何指导员工调节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律性,从而在提供各项服务的时候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除非服务生能将个人问题孤立于工作之外,否则有些员工的情绪会不可避免地大量掺杂到对待顾客的态度当中。然而,如果雇员懂得如何保持精神的集中和自律,即使是在8小时轮班的最后一刻,他们也能一如既往地提供星巴克顾客所需要的更高级别的餐饮服务。

星巴克已经支付了数百万美元以开发员工的自律培训课程。实际上,公司行政部门也编撰了工作手册以指导员工在生活中将对意志力的锻炼培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部分说来,正是这些课程促使星巴克由一家一蹶不振的西雅图企业,发展为一个拥有17000家连锁店、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餐饮业巨擘。

星巴克发现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自律精神转化为一个企业的习惯。同时,研究人员发现,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当赋予员工一种有所掌控、拥有真正决策权的感觉,就可以使员工将更多精力和心思投入到工作当中。

铝业公司总裁奥尼尔教会我们如何寻找核心习惯,菲尔普斯教练鲍曼让我们明白建立核心的惯常行为的力量,而星巴克企业的成功则告诉我们意志力的培养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我们一定对自己日常的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以及启发,不如就从现在做起,试着寻找核心习惯,注入意志力,从而带动其他良性习惯的养成。

第四、面对危机时,领导者是如何利用习惯将其变为转机的,以及企业又是如何准确预测消费者的习惯

第一例得从一场医疗事故说起。罗德岛医院的手术室迎来了一名病人,他在被推进来的时候已经昏迷不醒了。他下颚松垮,双目紧闭,口中插着插管。护士给他接上呼吸机,以便在手术中将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他的肺部。这是,他布满老年斑的手臂画下了担架。

这位病人已经86岁了,三天前在家里摔倒。之后他一直神志不清,也无法和人正常交流。最终他的妻子叫来了救护车。急诊室中,医生对他的头部扫描解释了这一切:他摔倒的时候,大脑重重地冲击了颅骨,形成了硬脑膜下血肿。血液聚集在他头盖骨的左部,对他颅骨内部脆弱的褶皱组织产生了挤压。淤血在72小时之前就已经形成,会导致大脑中控制呼吸和心脏起搏的部分麻痹迟钝。如果不能及时抽出淤血,病人会有生命危险。

在这位年老患者入院之时,罗德岛医院因为另一件事情出了名。医院内部局势紧张,在医生和护士之间,敌意和憎恨的暗潮涌动着。2000年,护士公会曾以被迫从事超长时间工作为由投票决定罢工。超过300名护士高举着写有结束奴役制荣耀属于我们字样的牌子,齐立于医院门外。

“这地方有时候很糟糕,”面对记者,一位护士回忆说,“这里的医生会让你觉得自己的存在一文不值,就好像用后即弃的垃圾,就好像你应该为他们的提衔感恩戴德。”为了缓解医护人员的紧张关系,员工们制定了一套不成文的、医院内部独特规定,来帮助避免一些明显的冲突。

例如,护士们会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医生的命令进行多次确认,默默地对病人施用的药物剂量进行确认。她们给病人填写病历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以免毛糙的医生在手术中切错位置。护士们制定了一套颜色代码来互相提醒。在白板上将医生的名字与不同的颜色一一对应。“蓝色”代表“人不错”,“红色”代表“脾气差”,“黑色”代表“无论你做什么,都别和他作对,否则他们会把你的脑袋拧下来”。

罗德岛医院充斥着一种极具腐蚀性的文化,护士们形成的习惯是用来应对医生的傲慢态度的,但是,护士们在不敢声张的警告中,事故反而频频出现,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一种病态的模式。当这种病态的习惯集中爆发的时候,可怕的医疗事故出现了。

这位86岁患有硬脑膜下血肿的病人进入了急诊室,护士们跑来跑去做准备。已然神志不清的老人被安置在手术台上,一位护士拿起他的手术同意书和病历,上面没有显示该在头部哪个部位进行手术。

在医院,医生都需要有知情书来指导手术。在造成刀创之前,病人家属应该签署一份文件同意手术中的每一个环节并核准有关细节。在混乱的环境中,例如数十名医生和护士在急诊室和恢复病房之间来回穿梭的情况下,知情同意书时用来跟踪手术程序的必要指引文件。在签署一份详细的知情同意书之前,病人是不能接受手术的。

护士一边走向电脑,一边建议医生再看一眼扫描图,因为医院的电脑会在15分钟无人操作后自动锁定待机,因此护士至少需要花一分钟的时间才能再次登陆查看病人的脑部扫描图。医生拒绝了建议,认为老人情况危急,认定自己的记忆——病人的血肿位于大脑右侧是无误的,于是夺过知情书,在上面草草签了个同意

这位护士已经在这里工作一年了,深谙这里的规则。她知道这位医生的大名可是在医院走廊白板上用黑色重点标注的,护士们都避之不及。手术开始了,医生进行开颅手术,将钻头缓缓推入,用锯子在病人头骨上开出了一个三角形的创口。

然而并没有什么血肿,手术的位置搞错了。周围的人在惊呼。于是把病人反过来,再次进行了开颅手术,这次血肿清晰可见,医生抽出了淤血,病人的颅内压立刻就下降了,这个本该一小时就能完成的手术,花费了将近俩倍的时间。

之后,病人被送到重症监护室,但是他再也没有恢复意识。俩周后,病人去世了。病人家属认为手术的差错导致了老人的死亡。医院向家属支付了赔偿,主刀医生则永远的被开除出了罗德岛医院。

当然,并不是只有在医院才会形成如此危险的习惯模式,在成百上千的行业和企业中都有可能存在这种破坏性的组织习惯。而且,几乎所有的破坏性习惯都是轻率的产物,是那些拒绝构建企业文化、任其放任自流的领导者种下的恶果。

没有制度习惯的组织是不存在的,一些组织没有去精心设计习惯,没有深谋远虑去创造习惯,所以往往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争斗和恐惧相伴。有时,一些能够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的领导者,能够转化破坏性的习惯。有时,在危机的煎熬中,正确的习惯也会应运而生。

1982年,当《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首次发行时,学术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本书的作者耶鲁大学的教授理查德·纳尔逊和西德尼·温特,因发表了一系列深度探索熊彼特理论的论文而广为人知。他们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研究企业运转的机制,得出的结论是企业中成千上万的员工独立决策形成的、长期坚持的组织习惯,才是真正指引着企业的行为。

缺乏组织习惯的企业无法顺利完成任何工作,惯例提供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成百上千条不成文的规定。这些惯常行为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消除组织内部潜在的敌对团体或个人的恩怨。

现实是在大多数公司,管理层为了信誉和权利明争暗斗,美化自己的业绩,丑化对手;各部门为了争夺资源大打出手,互相争功拆台;老板操控下属相互制约,以防结党营私。职场如战场,公司也并非欢乐大家庭。所以这里就非常适用纳尔逊和温特提出的惯例与和平相处原则。

但并不是通过平衡权利就能够创建一个成功的组织,组织要想成功运作,领导者必须在组织中培养出一种习惯,可以创造出真实与平衡的和平,有些矛盾的是,领导者还必须清楚地定下由谁负责,这就需要重新分配责任。在变化动荡之中,组织习惯会变得极具可塑性,足以让人重新分配责任,创造出更加公平的权力权衡。

危机是如此宝贵,不妨让人觉得灾难将至,而不是将之淡化,它给我们一个机会来重新审视这一切。可以选择公开承认错误,可以选择彻底的一次反思检查,直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第二例的故事是通过连锁销售商对于消费者行为的预知,来说明企业是如何预测操纵你的习惯的。对于统计员来说,数据正是用来窥探消费者偏好的神奇之窗。塔吉特公司的经营项目包罗万象,从食品杂货到服装、电子元件甚至户外家具,无所不包。

通过密切跟踪顾客的购物习惯,公司的分析师可以轻易预测顾客家中到底在发生什么。一系列的试验成果使营销人员最终确信,只要他们能够了解消费者特定的购物习惯,就能引导消费者去购买任何商品。研究发现,无论需要推销什么东西,经验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如果你用旧的习惯来装扮新的东西,那么公众就会更容易接受它。

2000年,美国最大的非营利组织之一的基督教青年会雇佣了两位统计人员,他们想知道基督教青年会在美国的2600家分部是否仍能保持竞争力,这些大部分都设立在健身房和社区中心。两人花了很多年时间,从超过150万基督教青年会成员身上搜集了对组织的满意度调查数据,然后从中寻找模式。

当时青年会高层都认为大家想要的是酷炫和现代十足的训练装备,于是花费巨款建设了健身房和瑜伽室。不过结果发现开始的确吸引,但是留住又是另一回事情了。

数据显示,是否留在会中的决定因素是感情因素,比如组织的员工是否知道会员的名字,或者他们走进房间时是否迎上去寒暄。从调查发现,很多人经常到健身房不是为了去使用跑步机,而是想和人接触。如果会员在基督教青年会交到了朋友,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会去锻炼。

会员们想去能够满足他们社交需要的地方,让人们一起锻炼更有可能让他们因此而熟识。因此要推销一样新的习惯,在这个例子里是锻炼身体,那么就要将这种习惯放进人们已经熟悉并喜欢的东西之中,比如人们喜欢去能够轻松交友的地方这种本能就属于这种东西。

到这里,我们似乎能够体会到适度引导危机反而能变成发展的转机,危机的出口恰恰是培养良好企业习惯的入口,而想要别人能够接受新习惯,不妨试试给它换一个熟悉的包装。希望朋友们能够从中有所裨益,更好地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第五、习惯是如何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

这就得从美国历史上一件著名的有色人种运动——蒙哥马利公交车抵制事件开始说起。晚上6点时,克里夫兰大道上的公共汽车到站,一位身材矮小的非洲裔美国妇女上了车,从钱包里取出10美分投入硬币箱。她42岁,戴着无框眼镜,身穿一件过了时的棕色夹克。

那天是1955121日,星期四,故事发生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县。这位妇女刚刚结束了她在蒙哥马利集市上忙碌的一天,她在集市上一家百货公司里当缝纫女工。公共汽车上的人很多,并且法律规定,公共汽车上前面四排座位要留给白人。

当时,允许黑人坐的座位已经坐满了人。所以,这位叫罗莎·帕克斯的妇女坐到了中排的座位上,正是白人座位的后面。这个区域,什么肤色的人都可以坐。公共汽车继续向前开,上车的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车上已经坐满了,而且已经有好些人站在了走道上,其中就有一位扶着顶部的扶手站着的白人。

司机詹姆斯·布莱克看见一个白人站着,就对坐在帕克斯那边的黑人喊,让他们给白人让座,或许是因为车厢嘈杂,没有人听见,也没有人让座。布莱克在蒙哥马利大道的帝国剧院车站前停下车,然后向车厢中部走去,说:你们最好有自知之明,把这些座位让出来。

三个黑人乘客起身向后面车厢走去,但是帕克斯像是没有听到一样一动不动。她对司机说,她没有侵犯“白人专区”,而且只有一位白人乘客没有座位。“如果你再不站起来的话,”布莱克说,“那我就要报警让警察拘捕你了。”

“悉听尊便。”帕克斯说。司机走开,叫来了两名警察。“为什么你不起来让座?”警察问道。“你们为什么要驱赶我们呢?”她反问道。“我无法向你解释,”警察回答,“但是法律就是法律,你被捕了。”

此刻,虽然没人注意到,但是历史上著名的民权运动已经开始了。这个小小的争端是一连串运动的导火索,这让民权运动从社会活动家在法院和立法机关的争斗,演变成了整个黑人社群都参与其中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这场抵制运动让公交公司损失惨重,让千百万抗议者团结起来,并涌现出了一位富有领导才能的年轻领袖——小马丁·路德·金。帕克斯最终成为了一名英雄,被授予了总统自由勋章,成为了一个光荣的榜样,告诉人们一次小小的反抗如何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罗莎·帕克斯和蒙哥马利抵制公共汽车运动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的中心,不仅因为这是一次单独的抵抗行为,还与整个社会形态有关。帕克斯的经历昭示了社会习惯的力量,这种不假思索的行为,很多人往往是不会注意到的,但是这其中正是蕴含了改变世界的力量。而社会习惯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就在于许多运动的根源,即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谓的三个过程,而这三个过程不断地循环往复。

运动的起因是友情或者亲密的熟人之间牢固的联系所形成的社会习惯。运动的发展在于群体的习惯,以及社区与党派之间脆弱的联系。而运动的持续在于运动领袖让参与者形成了新的习惯,树立了新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感。通常来说,只有当以上三过程都满足了以后,一个运动才能自我推进并达到临界状态。

帕克斯在那个冬日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她最终被捕的结果。然而社会习惯介入了,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政治环境还在急速变化。全美上下弥漫着一种强烈的变化,改革似乎要开始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帕克斯在蒙哥马利县众多的社会交际网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使得她的朋友们在黑人群体的冷漠反应占上风前就对此事做了回应。帕克斯是在社交网络当中,出了名的无私奉献者之一,帕克斯的朋友和她加入的团体遍布整个城市,超越了与之相关的种族和经济阶层的界限。

社会学家认为,通常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的好朋友当中会有一些比较有钱,一些比较贫穷,还有一些是来自其他种族,但总体上来说,与我们关系最深厚的朋友,往往是那些性情与我们相近、收入与我们相当,并且与我们有共同背景的人。

而相比之下,帕克斯的朋友圈跨越了社会和经济阶层,有着社会学家们所谓的“强联系”。这种友谊的力量在她入狱时立即发挥了影响。朋友们帮她保释,同时在她上法庭之前偷偷复印了许多反抗的传单,短短一天,她入狱的消息和抵制运动的倡议就已经散播到城市中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当中。这种友谊形成的社会习惯,也就是帮助我们尊重的人的自发意愿也就起作用了。

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博士生马克·格兰诺维特发现了弱联系”——它代表了双方有共同的朋友的联系,而且在交际圈中有共同的成员身份,但是他们之间本身并没有被像朋友关系这种强联系被直接关联在一起。实际上,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格兰诺维特发现,弱联系的熟人通常比强联系的朋友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为从弱联系那里,我们能够接触到没有加入过的交际圈。

格兰诺维特调查的许多人都是通过弱联系得到新工作机会的,而不是通过好朋友。弱联系的力量能解释朋友圈内的抗议如何扩大成更大规模的社会性运动。这就是社群或者邻里之间自发建立起来的义务感。换句话说,也就是同伴压力。

运动并不是因为大家突然作了同样的决定而出现的。他们依靠的社会习惯模式一开始是作为友谊的习惯存在的,在社群习惯中成长,并由改变参与者自我感的新习惯维系。

说完了群体性的运动习惯,不妨来说说我们个体的习惯,这里有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是否要为我们自己的习惯负责?答案是肯定的。这里就有一个鲜明的案例。

安琪·巴赫曼无所事事地坐在家里。她最年幼的女儿已经上了好几周幼儿园了,而大女儿和二女儿在读中学。她们有自己的朋友,有很多课外活动,还会与朋友谈论许多她无法明白的八卦。她的丈夫是一名土地测量师,每天重复着朝86的工作。

屋子里除了巴赫曼之外没有别人。她19岁步入婚姻的殿堂,20岁有了第一个孩子,从那以后,她的日常生活就围绕着准备午餐,与女儿们玩假扮公主的游戏,开车接送女儿们上学、放学,这是近20年来的第一次,她真真切切地感到孤单。

12点的钟声响了,她化了一点妆,穿上一条靓丽的裙子,然后开了20分钟的车到了一个船上赌场。虽然是星期四的中午,但是赌场里还是人山人海。与巴赫曼看肥皂剧和叠衣服的单调生活不同,这里的人都忙着自己手头丰富多彩的事。

她走到玩21点的赌桌前,此时荷官正在耐心地解释游戏的玩法。在输了40美元时,她瞟了瞟手表,忽然发觉两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她要赶去接她最小的女儿。那天吃晚餐时,她第一次有了别的东西可以聊,而在此之前,她只能聊自己看《价格猜猜猜》节目时猜赢了哪个参赛选手。

去过赌场一次之后,巴赫曼开始每周五去一次。她知道赌博会造成麻烦,所以她为自己设下了严厉的限制。每次去赌场,不能够在21点的桌上停留超过1个小时,而且输完了口袋里的钱,就不能再赌了。她的赌运越来越好了。刚开始,她很难用她的钱玩上一个小时。

但半年内,她学到了足够的技巧,能够让她调整自己的规定,玩上两三个小时,并且在她走时,钱还没花完。2000年里的一天,巴赫曼带着6 000美元从赌场回家,这足够支付两个月的房租并结清门前堆积起来的信用卡账单了。另一次,她赢了2 000美元。

有时候她会输,但聪明的赌客明白,总要输点儿才会赢。最终,哈拉斯娱乐公司给她划了信用额度,让她不用带太多现金。其他玩家找到她,坐到她所在的桌子上,因为她知道怎么赌。在自助餐上,主持让她坐在最前面。

巴赫曼的规则随着她输赢规模的变化而变得更灵活。赌场记录着她的输赢,而她自己已经赌糊涂了。一日不去赌场就会心烦意乱或者烦躁不安的感觉,是她发现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赌博,还有那放开赌给人的冲动,这一切让她猝不及防。

这种情况是曾经没有过的,直到赌博主宰了她的生活时,她才突然发现这是个问题。回顾过去,这成瘾的整个过程似乎找不到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某天赌博是一种乐趣,但是第二天就赌得一发不可收拾了。几年后,她输得一无所有,毁了她自己和丈夫的生活,她将大量的金钱投入赌博。她的律师在州最高法院中为她辩护说,她赌博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而是出于一种习惯,所以她不应该为造成的损失而背上罪责,然而成为了互联网上的笑柄。

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习惯至上。不假思索就发生的行为是最真实自我的表现。不过,要想改变习惯,那就必须有决心去改。你必须有意识地去努力寻找驱动着你的习惯每天发生的暗示和奖赏,并且找到它们的替代品。你必须知道自己可以控制习惯,也有足够的意识去使用习惯。你知道习惯可以改变,你就有自由也有责任去重塑习惯。一旦你明白习惯是可以重塑的,你就能更轻松地把握习惯的力量,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动手干吧。   

我们对周围环境和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创造了自己周围的世界。而我们的集体性的习惯活动,又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所以你得相信自己能够改变,然后努力将其变成一种习惯,那么改变就会变得真实可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习惯的力量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读《习惯的力量》的一些思考
教你认识良好习惯便可塑就不凡人生
习惯速成指南,推荐你看这本书
想要拥有优秀人士的习惯?这些习惯可以改变命运(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