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案说医】黄笑芝:益气养阴安神祛瘀法治疗糖尿病致睡眠障碍案


黄笑芝 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任广州第十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中医学会理事 、广州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科学会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广州分会专家人才库专家。2007、2008年广东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审工作评委,2009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中医 ,201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参与和指导多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糖尿病是一种以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多发慢性病病变常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上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同见症。笔者近3年来,运用益气养阴、补肾祛瘀法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所致睡眠障碍,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4.85岁。糖尿病的诊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88年施行的新药(中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临床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全部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程最长40年短2年,空腹血糖在8.2~13.4mmol/L睡眠障碍病史最长2~3年,最短6个月。睡眠时间每晚不足2小时4例,2~4小时8例,4~6小时12例,整天嗜睡状8例。糖尿病合并肾病2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18例,合并乳腺瘘管1例,合并脑血栓、白内障6例,合并视网膜病变1例。主要临床表现:神疲乏力头晕善忘,失眠,烦渴易饮多尿,肢体酸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方法

治以益气养阴,补肾祛瘀法。处方:黄芪50g,生地黄25g,山茱萸、菟丝子、三七片、龟板,何首乌各15g,太子参20g,龙齿(先煎)30g,琥珀粉(冲服)1.5g。

随症加减:气虚重者改黄芪为西洋参;白内障眼底病变,视物模糊者加蕤仁、车前子;周围神经病变加桑寄生、鸡血藤;高血压加旱莲草、川牛膝、钩藤;冠心病加川芎、丹参;血栓形成加川连,地龙干、当归;肾病加益母草、玉米须;乳腺瘘管加皂角刺。

用法:上药水煎2次,取汁400ml,分两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7日为1疗程,症状无改善者,停用本方,并作无效统计,症状有改善者,继续服4周,4周后判断疗效。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实施《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不寐疗效评定标准评定自行制定。治愈:每晚均易入眠,且睡眠时间达8小时以上;或嗜睡状态消失,睡眠恢复正常,血糖明显下降,伴随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每晚睡眠时间较原有所延长,但不到5小时,或嗜睡状态基本消失,血糖有所下降,伴随症状部分消失。无效:睡眠状况无改善,血糖变化不大,且伴随临床症状也无改善。

2、治疗结果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其中对18例随访1~2年,复发2例。经过以上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2例空腹血糖降至正常,最高1例从23.4mmol/L降至8.6mmol/L。

【基本资料】


黄某,女性,时年42岁,1995年4月10日初诊。

患Ⅱ型糖尿病2年,曾在某医院糖尿病专科诊治,服食美吡达等西药,血糖控制不理想,近1年来出现失眠,加服硝基安定,失眠症状仍未改善,服药时每晚睡眠4~5小时,停药后每晚睡眠仅2~3小时,睡后梦多易惊醒,甚则彻夜难寐。来中医就诊。
首诊证候

主诉:失眠已近1年。
刻诊:患者形体肥胖,双目眼圈暗黑,神疲乏力,头晕头痛,肢体酸痛,腰膝酸软,嗜睡善忘,烦渴易饥,多饮多尿,月经不调,舌淡,舌边尖有较深齿印及多个小瘀点,苔白,脉沉细无力。
辅助检查:化验检查:胰岛素测定正常,空腹尿糖测试(++++),空腹血糖16.2mmol/L,胆固醇8mmol/L,甘油三脂3.2mmol/L,高密度脂蛋白正常。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1、型糖尿病;2、睡眠障碍。
中医诊断:1、消渴证;2、不寐。
证属:气阴不足,肾虚血滞。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补肾祛瘀。
处方:
黄芪50g,太子参20g,熟地黄25g,山茱萸、龟板、何首乌、菟丝子、三七片、丹参各15g,龙齿(先煎)30g,益智仁10g,琥珀末(冲服)1.5g。每日1剂,水煎服,复渣早晚分服,连服7日,停用硝基安定,降糖药改用达美康80mg/日。

随诊过程

二诊:

服上药后能入睡3小时左右,但仍梦多易醒,头晕头痛,肢体酸痛,查空腹血糖为9.6mmol/L,尿糖(++)。药初已见效,仍守原方加桑寄生、鸡血藤各30g,连服28剂。

三诊:

烦渴欲饮,多尿症状消失,神疲乏力、头晕头痛、肢体酸痛好转,每晚能入睡5小时以上,舌淡,苔白,脉沉细,查空腹血糖为6.4mmol/L,尿糖阴性,血脂正常,继续服7剂巩固疗效,西药达美康减量为每日早上80mg维持用药。1年后随访睡眠正常。血糖6.lmmol/L,血脂正常。

【按语】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共同特点,进而累及多个系统,多个脏器损害的综合征。部分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合并产生失眠或嗜睡的睡眠障碍。根据中医辨证,糖尿病睡眠障碍属消渴、不寐等证范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气阴亏损,肾虚血瘀是其总的病机糖尿病患者有素体阴虚,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酿成(肺)胃热,消谷伤津耗气,损及肾精,久病入络,从而形成肺、胃、肾气阴亏损,气虚血瘀之病机,由于部分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精神紧张,情志失调,更加气阴亏损,血不养心,精不荣脑,从而产生不寐或嗜睡等一系列睡眠障碍的症状。

根据对病因病机的综合分析,制定了益气养阴,补肾祛瘀,佐以安神治法。方中以重剂黄芪、太子参益气津为主,以生地黄、龟板、山茱萸、菟丝子养阴补肾为辅,何首乌、龙齿、琥珀养血安神、三七活血祛瘀为佐使,全方共奏益气养阴、补肾祛瘀安神之功,根据本组病例的治疗观察,本文对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有较好的双向调节作用,不寐失眠者可以增加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嗜睡、睡眠过多者可以调整恢复正常的睡眠状况。从治疗结果后,本文还有一定的降低和控制血糖作用,降糖效果平稳,反映出中医治病的宏观整体调节作用。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案说医】黄笑芝:益气育阴通淋汤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经验
糖尿病消瘦,火热伤阴症,用药:连梅汤
株洲中医李鹏医生减肥降血糖案例
空腹血糖大于5.6、6.1、7,分别会有多严重?大家好,我是中医
6、糖尿病前期常用的疗效判定标准、
寒水型消渴+“糖尿病”与“消渴病”+“消渴型”糖尿病从“寒消”论治+消渴:“寒消”与“热消”+从古方看糖尿病清热治法+中医降血糖,两周即显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