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赏石入门教程(九十三)

意境的层次性探讨




   王国维作为我国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将诗歌的意境(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个层次。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宗白华在《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中说:“艺术境界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次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


    在观赏石审美进入到人石合一的意境阶段时,我们可以将意境进而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状态。此时的石完全成了人的情感对象,石与人融为一体。杜甫一题为“假山”的五律诗云:“一贯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氤氲”,通过联想与想象,三峰假山“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神游其间,感受“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的山势奇趣,并寄托“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氤氲”的人石情怀。正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宗白华所说的“直观的模写”,如藏石“白牡丹”,雷敬敷配诗“素裙羽衣舞徘徊,清波芙蓉次弟开。一缕暗香随风动,为有牡丹仙子来。”亦有此状。


     第二个层次是情境交融,物我皆忘的状态。赏析者进入一种恍兮惚兮,如痴如梦,不知何处是石,何处是人的一种空灵的境界之中,已经超越了石本身的形态和人当下的体验,这就是宗白华所说的“活跃生命的传达”。如藏石“武陵奇观”,雷敬敷配诗日“我从武陵还,三月雪未残。飘渺山如柱,空灵云为雾。不知身是客,但寻桃源渡。桃源不可寻,归来已忘路”。诗的前段是人石相融,后段是人石皆忘,正是对此意境层次的感悟。


第三个层次是情景交融,理性沉思的状态。这是对人与石的超越,对整个世界、宇宙万物的一种感悟,一种哲学的思考。这是宗白华的“最高灵境的启示”。如藏石“得道”雷敬敷的配诗“身融宇宙已心通,神驰八荒须臾中。芥末可观天下事,禅定自在色即空。”即表达一种理性沉思的感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
论“意境”的审美特征
中学语文教学7
如何分析诗句的意境
宗白华的艺境理论
美学散步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