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院运动会,突发心脏骤停!别以为有医生在,心脏骤停就一定救活……


前天,北京一家著名的大型医院举办了全院职工运动会,在入场时,一青年职工突发意识丧失倒地。


刚好运动场有数位急诊医生,他们马上识别心脏骤停并开始心肺复苏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呼叫自己家医院的救护车。急救车迅速到达现场,于是这些急诊医生一边继续心肺复苏一边将患者紧急转运至急诊科抢救室。


到达急诊的急救顺序是:

  1. 建立骨髓腔输液通道

  2. 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3. 心电监护提示室颤,并实施除颤。


最终心脏复跳。


中间参与抢救的专家一大堆,参与动员的科室一大堆,实施的治疗手段有:胸外按压机、呼吸机、临时起搏器、体外膜肺氧合(ECMO),据说目前病情稳定。


该文由医院官方微信、微博、头条三个平台端发出,声势颇大。当然,结尾的是:「这次的抢救成功是该院应对突发事件时,多科室多部门团结协同、综合救治能力的再一次体现。」


不过,好像有哪里不大对头……



运动时该怎样做医疗保障?

全院运动会,为何没有急救保障组?


运动时,最容易出现的损伤,是中暑或低体温(视天气会不同)、急性创伤、肌肉痉挛、拉伤等。


因此需要对应准备急救保障物品:

  • 中暑:冰水、口服补液盐、输液全套。

  • 低温症:保温毯、葡萄糖液。

  • 急性创伤、肌肉损伤:颈托、脊柱固定担架、骨折夹板、纱布敷料等止血包扎物品,冰袋。


但是,运动中还常常出现后果严重的心脏骤停,比如上面某大型医院运动会上发生的一幕。而心脏骤停,也是必须要做好充分预警的。千万不能说带个急救箱放几个纱布和碘伏就算是「有急救保障」。


在运动性猝死频发的今天,如果连医院都没有这样的警惕性和备案,可以认为是组织者没有尽职。


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心脏骤停,至少这些东西是必要的:除颤器(手动或自动),输液装备、气管插管。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准备便携呼吸机、胸外按压机等。



马拉松赛场可能比医院还安全

从 2014 年的广州马拉松第一次引入 AED 起,国内的多项马拉松赛事先后完成了急救保障的升级。


比如 2015 年的广州马拉松,做到了这样的保障:

  • 每 100 米一个急救志愿者,早期识别发现心脏骤停,第一时间开始心肺复苏;

  • 每 1000 米一个 AED 移动救护员,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可以在 3 分钟之内赶到发病地点并除颤;

  • 全程共有 36 辆带有转运呼吸机、心肺复苏机的急救车队伍可以在 5 分钟内赶到,并提供高级生命支持。


这样的院前急救配置是对整个心脏骤停「生命链」的最佳解释。尽管并非全部由专业医师组成,但其抢救的成功率,甚至可能比在院内发生心脏骤停还高。


因为即使在很多医院,也不能保证每个角落都可以做到 1 分钟开始按压、3 分钟开始除颤。



院内与院外急救,总体原则无区别




在早期阶段,院内急救和院前急救,同样需要在第一时间提供基础生命支持:按压速度 100~120 次 / 分,按压深度 5~6 cm,让胸廓充分回弹,减少按压中断;保持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抢救成人时 30:2),避免过度通气;尽早电击除颤。


在北京这一家医院的抢救中,我们没有看到救护车抵达后立即进行除颤,甚至在现场救护车内的图片中,没有看到使用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也没有看到管理呼吸道的人。直到回到医院之后,在开放输液通道和气管插管后,才进行了除颤。


心脏骤停室颤,每早除颤一分一秒都有意义。此时还能抢救成功,已是十分幸运了。当然,全院总动员能力强、设备先进,全力以赴的抢救值得赞。


但是,有高级生命支持设备保驾护航,不是忽视最基本的抢救原则的理由。「尽快返回医院」是对的,但必须更加重视现场和救护车中的抢救环节——这才是抢救的最佳机会。



总而言之

并不是掌握了专业的急救知识,就可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将心脏骤停的人救活。


无论是设备齐全的医院,或是有预先保障的运动赛场,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地铁、机场,第一时间开始心肺复苏和除颤,都是最需要记住的重点。身为专业医生,更需要知道除颤的重要性。


急救,不仅仅是要知道,还要能正确做到,才能最大程度的给患者带来希望。




图片来源:微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扬州半马,这个被心肺复苏的女跑者幸亏不是心脏骤停
知道“白金十分钟”如何自救互救吗?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B14 生命周刊·主动健康
如果发现突发心肌梗死,这5个方法可救命!
心脏疾病突发 该怎样急救
突发心梗千万不要做这要命的4件事
急救专家心梗送医急救为何不如拍打肘窝自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