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往事,我的农民朋友!亿万人感动收藏!

 作者:于泉

      一九七九年,知青大批返城,在农村集体户生活了四年的我也回到了城里,被分配在一家水泥厂做起了一名生产线上的工人,虽然说工作比较辛苦,但相比在农村劳作的日子要强多了。

     那个年代企业正在搞全面质量管理,各个车间都要成立由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组成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小组会议,讨论产品质量问题,我也是其中一员。由于经常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领导便把我调去了质检科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没过多长时间又把我提拔成了一个小负责人,负责把检验合格的产品或原料送给相关科室,还要与客户进行勾通,就像现在的客服一样。

     有一天我去销售科送产品检验报告,看到一个有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在走廊里来回走动,看他的样子有些焦虑不安。我便上前去仔细打量,啊!这不是我当年插队落户时所在生产队的社员张国兴吗?

.

于是我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是国兴吧!这时他也怔了怔,看了我说:你是潘建吧?原来你在这上班呀!我答应了一声说:你要买水泥呀?准备要盖房子吗?张国兴说是呀,水泥没货了,连票都没有开上。听他这么说,我便把他拉了出去,找个地方坐了下来,随即便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这几年农村因为落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腰包也都渐渐鼓了起来,在农村生活好了第一件事就是要盖房子。张国兴也不例外,住了十几年的土屋也开始摇摆欲坠。以前没办法,只是将就住,现在有钱了,第一件事就是要盖新房。那个年代由于刚刚改革开放时间不长,各种物资还不算太丰富,盖房子的材料还要一点点准备。国兴在家起了个大早,到水泥厂时还是没开上票,今天这个批次的水泥已经给人家定走了,听了这个情况,我说你先别急,买水泥的事都包在我身上,不但给你买到水泥,而且价格上还得有些优惠。听了我的话,他的神情马上放松下来。于是我们又继续聊起了那些渐渐逝去的陈年旧事。

      一九七五年夏天,高中刚刚毕业,我便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高中生突然间变成了一个有知识的青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跟着浩浩荡荡的知青大军,到农村广阔的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好在我去的地方离家并不太远,是县城郊区的一个公社,骑自行车三十多分钟就到了,自然条件也不错,落户的生产队日值能达到一元多钱。

      刚到农村时,感觉到处都很新鲜,村前村后走了个遍。每天还要到生产队去挑逗那些牛马之类的牲口,饭后还要和带户的农民老户长拉家常。在农村适应了短短的几天后,我们这些知青便跟着社员一起下地干活了。头一天是抢草坯子,就是把地头地尾的杂草铲锄下来,堆在一起沤成绿肥。因为是七月末,庄稼已经一人多高,农民早就挂锄了,这时候天气闷热潮湿,十分有利于沤制绿肥,还能为来年结省不少化肥。

     这样的活没有技术含量,只要有力气就行,男女同工同酬。干活的社员中,有一个男青年,和知青们的年龄也差不多少。长的又瘦又小,一双小眼睛滴溜乱转,不论对谁总是面带微笑,没有一刻老实时候,社员都叫他张小眼。每到休息时不是撩这个就是逗那个,拿农村话说还挺能打哨皮。每次挑逗女社员时总免不了被大伙摁在地上戏弄一顿,可他总是不急不恼,也不思悔改。有一次和女社员的打闹中又被摁在地上,有一个叫孟大丫头的妇女在生产队是出了名的泼辣,一只手抓住了他衣服的后脖领孑,另一只手抓起了一把草丢了进去,引得大伙一阵哄堂大笑。

        张小眼虽然是爱闹,但从来不与知青们开玩笑,有时着到哪个知青干不动活了还过来帮几下,闲聊中才知道他的全名叫张国兴,和我们的年龄也差不多,都已经结婚了,只是没有小孩。由于年龄相近又很活泼,能和知青们聊到一起,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成了知青们的好朋友。再以后和知青们单独聊天中,他经常会一反常态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说的话都是知青们想说又不能说的话,这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并且我们知青和他的关系也越处越近。

      光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在眼前流过,   一天早上队里派活,队长对我说:你和张国兴去大队的学校工地干活吧,活不累,工分和队里一样。听了这话,我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是多大的雨点竟然落到我的头上。在工地上,我的任务是侍候瓦工,那瓦工叫高振,年龄和我相仿,技术也不错,干活的时候嘴里总是不停的说呀说的,似乎总是处在兴奋状态。这天休息时他对我说:小潘,看你还有点力气,一会咱俩玩一跤,我说行啊。这时就围过来几个看热闹的社员,原来这高振也是个农村的热血青年,中学毕业便回到了农村,经常学一些三脚猫的玩意,到处显摆,改革后承包了村上的砖厂,还成了乡里的青年农民企业家,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我俩选了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就比划上了,这高振还真没把我当回事儿,呼的一下就冲我扑了过来,我抓住他的衣领顺势一带,右腿一伸,就给他来个腰捌子,他咕咚一下便跪在了地上。他起来后掸掸裤子上的土,又向我扑来,我拿住他的腕子向下一蹲,另一只手插入他的裆下,一直腰就把他扛了起来。高振一拍我后背说有了。这时围观的一个吴姓社员开口了,嘴里嘟嘟囔囔的说了一些非常难听的话,甚至连我家成份不好都成了他的话题。我越听越不舒服,就要和他理论。国兴见状立刻上前将我拉到一旁,对我说千万不要理他,这小子最不是东西,仗着他姐夫是大队主任,经常欺压良善,还爱搞运动,咱大队几个成份不好的都被他欺负苦了,你有短处,是斗不过他的,忍一忍,以后有机会再收拾他。我觉得国兴说的也是,也就算了。后来想想,如果不是国兴的劝阻,很有可能给自己惹上麻烦。

      炎炎的盛夏一过,很快就到了秋天,学校的工程也结束了,望着金光灿灿的原野,到处都是充满了丰收的景像,社员们脸上带着喜悦之情将粮食收仓之后就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农田水利建设。我们所在的大队,地处东辽河中部平原之上,土地异常肥沃,但有些地块含水过高,种水田又旱,种旱田又湿。专家给出的治理方案是修条田,就是在田里挖一条条的深沟。让田里的水份沉到沟里,这样做使土地的水份能保持均衡,为农做物的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天我领了任务后,就感觉浑身非常难受,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浑身冷的直发抖,别人的活都干完了,我还没挖一半呢。这时国兴走了过来,一边帮我干活一边问我咋地了?我说可能感冒了,浑身疼痛的一点劲都没有,他说那你就歇歇吧!我帮你干,完工后他领我到他家并把我让到炕上说:你在炕上躺下,给你盖上被子发发汗,让你嫂子给你做点面片汤喝。这时我已经乏到了极点,躺在坑上就睡着了,过了一段时间,就听他说:小潘,起来渴点汤吧,汤里还放了点生姜。我出了一身汗,迷迷糊糊坐起来也没客气,几口便把一碗面汤喝下肚,顿时感觉好多了。刚进屋时昏昏沉沉,这时我才仔细观察,这是两间很小的土屋,屋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甚至有些简陋。国兴和他媳妇正坐在炕岩上面带微笑看着我。说了几句话才知道,国兴媳妇趁我睡了的时候去邻居家借了一碗面,又不知从哪弄的生姜,给我做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片汤。

      那个年代经济匮乏,尤其是在农村,社员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一日三餐能吃饱饭就已经不错了,一年也吃不上几顿细粮。而国兴两口子竟然为我这个非亲非故的人借白面作汤,对我关怀备至,让我真的很感动,不知如何表达谢意。想着想着,可能是想的太多了,脑海中一片混乱,心里五味杂陈,鼻子一酸,眼泪竞然流了下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没到伤心处,这也是我成年后的第一次流泪。这件事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至今难以忘怀。


      到了一九七七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知青们选择参军的参军,备考的备考,我也不例外回家备考去了,由于备考时间短,结果以几分之差还是落榜了,最后还是进厂当了工人。这次偶遇农民朋友张国兴,虽然帮了他点小忙,与国兴当年对我的好,真是沧海之一粟,但心里也感到些许安慰。这些年我的心里似乎总也忘不了张国兴,我的这位农民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忆在罗山插队那几年!
视觉 | 又见“生产队”
难忘知青峥嵘岁月
回忆知青的那些日子(一)
🌸专栏 | 我的知青生活(文/陈豫闽)
在农村过革命化春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