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牧《折菊》诗赏析

杜牧《折菊》诗赏析

() 杜牧折菊》诗赏析

 

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折菊诗是杜牧又一首赏花诗。所不同的是,不是对花的具体描写和赞美,而是对摘菊动作的感叹。

折,同摘。折菊即是摘菊。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摘菊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和志向。

  首句诗人这样写道,东篱下小路两旁,开满了许多菊花,把小路遮满了。诗人巧妙地用了陶潜的诗:“采菊东篱下”。(晋书·陶潜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不难看出诗人写的菊花开得十分茂盛,惹人喜爱,这为后面摘菊打下铺垫。首句写得自然、平实,且又易引起后面能够生发开去,有所议论。

  接着诗人写道,摘得菊花拈在手中独自一人吟诵陶渊明的诗句。触景生情顺其自然。表现了诗人自己洁身自好,十分孤寂,不甘于在世俗中鱼目混珠。

  诗人触景生情,以致下雨衣服被淋得半湿,浑然不觉,不肯归去。可见诗人此时对花眷恋的心情了。此句过渡得恰到好处,突出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最后诗人用典点题:“拥鼻自知心。”手持菊花掩鼻以嗅,人与花,心心相通。拥鼻,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安本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后来之名流,爱其咏而不能及,故以手掩鼻以效之。”诗人爱菊为什么会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忘了秋雨?不怕在湿?不是,在于诗人爱菊花高洁的品格。秋菊不与百花争春;“我花开后百花杀”;洁身自好……等等美德。这不正是诗人的追求吗?诗人与菊花品格有共同之处,自然心心相通了!

诗人自己一生也是十分坎坷的。他是唐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中选士,因秉性刚直,遭排挤,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幕作了十年幕僚,。往来于薄书宴游间”,生活很不得意。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黄州、沧州等地刺史。李德裕失势,内调为司勋员外郎。联系到诗人一生,可以想见他和陶渊明有着共同语言了,那么我们再来看本诗也就不难理解它的含义了!(刘宝祥 撰)

 

杜牧将赴湖州留题亭菊》诗:

 

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

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好好诗帖》唐代诗人、书法家杜牧书
杜牧《山行》赏析
君不见:十里扬州 三生杜牧
秋日,最是花中偏爱菊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
[转载]唐宋诗词鉴赏大全(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