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为中国人,不得不知的国学常识


龙生的九子是哪几个?

相传天上的龙一共生了九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掌控着人间的某个领域,保护着人类。龙的这几个儿子非常有个性,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

(1)好重的龙:赑屃(音毕喜),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

(2)好望的龙:鸱吻(音吃吻),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3)好吃的龙:飸餮(音滔帖),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

(4)好杀人的龙:睚眦(音牙自),嗜杀喜斗,常饰于兵器刀环、剑柄;

(5)好打抱不平的龙:狴犴(音毕岸),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6)好烟火的龙: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饰于香炉盖子的盖钮上;

(7)好水的龙:趴蝮(音八夏)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趴蝮,造型非常优美;

(8)好安静的龙:椒图,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常饰于大门口;

(9)好鸣的龙:蒲牢,最喜欢音乐和吼叫,常饰于大钟的钟钮上。

亲爱的读者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在哪里见到的龙都是同一条龙哦!

“尚方宝剑”是一柄什么剑?

尚方剑是指中国古代皇帝收藏在“尚方”的剑。尚方也作上方,这是掌管制造供应御用器物的官署,于秦朝始设。尚方宝剑,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皇帝若把尚方宝剑赐予大臣,大臣便有了特许权力。例如《前汉书》所载,朱云上书皇帝就曾说“臣原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可见,持有尚方宝剑的人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有先斩后奏之特权。明末辽东督师袁崇焕即是用御赐尚方宝剑,将东江总兵毛文龙斩首。而毛文龙本人也有尚方宝剑,但没能派上用场。当然,这样的先斩后奏也必须依法行事,尤其不能触怒君主。袁崇焕对毛文龙先斩后奏,就引起了明思宗的不满,该事件亦成为袁崇焕日后被处决的原因之一。

除了尚方剑,皇帝还可赐予臣子符节、丹书铁券、黄马褂等。以上几种都可作为荣誉的象征,符节和尚方剑一样,多作为一种授权形式,持节者有先斩后奏的生杀之权。而丹书铁券和黄马褂,主要是一种奖赏性凭证,有的甚至可以抵免死刑。

什么是“三礼”?

“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是指《周礼》《仪礼》和《礼记》。

《周礼》是儒家经典,为周公旦所著,《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仪礼》简称《礼》,也称《礼经》或《士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主要是讲述上古贵族生活各种主要礼节仪式。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十七篇,另有古文仪礼五十六篇,已经遗失。

《礼记》由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著。《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具有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

“三礼”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中国后世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思想、伦理观念影响深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三礼?
《礼记》——六艺之教,中庸之道
什么是“三礼”?
读书笔记《经典常谈》“三礼”
三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