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场上几种思维的辩证施用


解题过程是思维体系与知识体系交叉进行过程。

思维体系帮助你完成四个方面:

1、所学的知识如何理解?

2、所学的知识如何简化?

3、为什么用这样的步骤来解题?

4、每道题思维的起点是什么?

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有很多时候,我们具备了一些思维能力,而缺少与它们相对的另一些思维能力。平时学习与考场之上,有几种思维方式可以辩证施用。

一、宽泛思维与切入思维

平时的练习是宽泛的。而考试在紧张的时间压力下,需要的是切入点——思维的切入点,一个问题的解决从哪里下手!

思维的切入点,要求大家总结出大量的“敏感点” ——一些标志性特征:一看到什么就可以想到某个对应的法则。这个具有标志特征的“什么”就很是重要。

训练你切入思维的第一步——在平时不是做大量的题,而是只要“看”大量的题目就可以,你只需要想想它它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很快切入解决问题。

平时的学习中也是如此,不只是看结果,不只只是看目标,请在乎你的“第一步”。

二、平静思维与兴奋思维:

稳脚度年华,是整个过程你必须的状态。当自己有因求成心切而有一丝紊乱时,都需要让自己从容下来。平时学习与复习中,你需要从容不迫的淡定思维。

而考场上,你需要“一见考题就兴奋!”

我又可以取得骄人有成绩了,我又可以表现我自己了,我可以获得高人一等和满足了,我是如此的激动,我的浑身有一股冲动,一种跳跃的冲动!

以这样的心态与意识,把自己的脑神经调动起来。

克服考场上的怯场紧张而导致的大脑一片空白,越紧张越崩盘。不能正常发挥,甚至平时会做的题都做不出来了。也就是临场发挥失常。

遇到难题就来劲,走上考场就兴奋。

三、客观性与主观性思维

我是语言教师,仍以语文为例。作文与语文主观题(如现代文阅读主观题)运用主观性思维。

词语、成语、病句、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这几个题型的解决,都需要客观性思维。

诗歌鉴赏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结合。语句赏析可以有必要的意境想像成分,而主题思想、表现手法就是客观的。

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仅需要思维缜密,培养理性的一面,还需要培养自己的感性的一面。

一般题目不是以你的主观意志——我认为应该怎么怎么样为基准,而是以题目本身所给的信息为准的。这里,要更多考虑它的客观要求。

如在一个现代文阅读客观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其中的一个选项是“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这个说法当然是正确的,而且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但是在原文中,并没有这个说法,就属于无中生有。

四、正向性与逆向性思维:

逆向性思维,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的高效思维方式。

真正会考试的人知道如何通过组织“得分点”来者总结答题模式。从得分点倒推,是应试的较好的方法。平时有意识的练就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避免歧义,将形成高效的特质,缩短思维的过程,减少思维的浪费。

考场上,你遇到一个题目,习惯于运用正向思维,而一旦做不出来,考场上的紧张容易让你陷入思维的困境,下边的题目也会出现“遭遇滑铁卢”的恶性循环。正向不行,为什么不可以换一种逆向思维呢?

正向地去用公式定理推,推不出来,可以尝试使用代入法,去“套”出答案。

平时,要把知识学扎实,而在考场上,你必须最快地拿出结果。在考场上,用各种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正确答案。

考场上很多考题都是正逆向的颠倒性概念。如数学中的证明题。

英语的作文分,是个主观分。是老师觉得我做和好坏。我不去想我怎么写能够写好,而我这样去想——老师在判这个作文时他是怎么着给分的。

一次与王大绩老师聊到高考语文作文怎么才能够写好,他说:不是你怎么写能够写好,而是老师们喜欢什么你写什么。

我们可以做的是——

1、研究评分标准:研究答案的评分标准细则,这是“抓分”的要害,这是你经常应该做的功课。所以,我们认为,看答案可能比自己一个人闷着头写答案,来得更重要。

2、在考试前总结出得分点的框架体系。(使用什么句型,怎么发生关系,可以设计好)

举例:一个外国人问一个中国青年“为什么想读MBA?”他说:“我小的时候——再大了点——后来——现在——”

老外打断他的话:“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好吗?”

逆向思维:当我说一句话时,我永远假设我是对方。对方的思维与我的思维可能不一致。永远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你可以这样答:“要了解我为什么想读MBA,你只有先了解我小的时候——,我小的时候。”

五、复杂性思维与简化性思维:

复杂性用于学习,简化性用于高考。

平时老师讲的时候很明白,可一到自己做题时就做不出来。平时我们摄取的信息量太多。因为在考场上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你大脑中的东西越多,你过滤的过程就越长,就越容易形成混乱,一混乱就想不起来用不上。

从把书“做”厚到把书读“薄”,永远都有这么一个辩证的过程。

扩与缩——放大信息与压缩信息。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过程。也是高考人必备的能力。

平时,练习一题多“解”,考场上,要有多题一“解”的能力。也就是说平时你可以扩展发散性思维一道题五种解法。而考场上,很多题只要是一个类型的,寻找到一种解法(总结各类题型的基础与便捷的解题方法——从“定量思维到定性思维”)而且,考场上,只需要一种最便捷最快速的方法。

平时,通过多种方式开拓思维,考场,运用固定方式便速解决。

考场上要有一种用一个主线把大量的知识信息串起来的能力。这个线,可能就是主干,或者是知识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六、尝试性(灵活性)与固定性思维:

高考试卷上最后一道数学题往往是有挑战性的,英语试卷中完形填空会有大量的难题。

我们可以做的是:首先要找出它的固定点(基础点)在哪里?它的概念归类、可运用“定理法则”,再考虑它的灵活点何在,拉住活跃点(变化点)往固定点上靠。

题目本身有一些固定的因素,足以让你的发挥“附着”的东西,请你先把这些固定的东西找出来。这些基础点:可以理解为平时的基础知识,也可以理解为你已经熟悉的、掌握的方法与答题模式。

所谓“活跃点”(变化点)是指在你所熟悉的题例上变化的部分,这些变化点会给你哪些需要注意的部分。这些,才是你真需要投入智慧的地方。

且不能犯一看题目眼熟就高兴的毛病。要知道高考的题目大多的笑里藏刀,绵里藏针的。要弄清它的变化处(刀、针)在哪里。

题目本身有一些固定的因素,足以让你的发挥“附着”的东西,请你先把这些固定的东西找出来。

考试遇到难题,用尝试性的方法挨个儿实验,效率很低,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切记:不可以把小题当大题做,在小题上花费的时间不能是在大题上花费的时间。)一厢情愿地通过题海战术做出高考题,更不现实。在数学考试中,正确的固定的切入点,可以通过思维训练来掌握。

还有几种情况的辩证施用,也是很不错的:

难与易

太难的题目要从易处考虑[结果的答案也正是它就是个很简单的答案,如果想到这点了,这个答案谁都会写],太容易的题目人从难处考虑(不会这么简单吧?)总之,难题“易”做,易题“难”做。一个作文题目,如果难度很大,你只需要发挥一般靠上的水准,就可能是上等卷,一个作文题目,如果太容易,你就要在其他方面考虑更多“出彩”——语言,结构、内涵深刻等等。

大与小

也可以称作“面”与“点”。作文中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化大为小。考试中也是这样,把思维凝聚到一个切入点上,而不要一下子被“庞然大物”吓住。而太小的题目,如果高分点很高,给到了4-6分,你就不可以等闲视之,这意味着它要求你的思维高度较高,你的思维角度需要较多。

是与非

选择题目中,如果你认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选项都有道理,都正确,就要取相对值“非”得较多的那一项,或者“最正确”“最恰当”的一项。

好与恶

考场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以“高考”的要求而来,不是你个人的好与恶。对于一个观点,你可能是“恶”的,而高考的要求是让你赞同这个观点,你也要“好”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语文阅读备考简述2
瞬间(张新新)| 赛作文 打擂台 高中篇
高考地理:不可不知的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考前应试指导
提前做到高考原题的方法,一般人我可轻易不告诉ta
考试技巧与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