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萍乡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萍乡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2014-02-08 09:07  字体:   | 萍乡论坛 | 查看评论
来源:中国萍乡网-萍乡日报
新闻热线:0799-7072859 编辑:徐喆
 

  本网讯  近日,萍乡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上栗县东源乡小枧傩庙发现一清代古碑,该碑通高115CM,宽55CM,厚8CM。该碑记载了乾隆六十年遵化乡宣化里一图十递捐钱重修傩庙的历史,目前是我市首次发现图甲重修傩庙的古碑,该碑的发现对于研究萍乡傩庙和清代萍乡县地方基层组织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

  众所周知,萍乡是傩文化三宝俱全的“中国傩文化之乡”,保存了完整的傩庙有50多处,但遗存的傩庙碑刻甚少,因此对傩庙历史的追述大多都缺乏可靠的文献来支撑,基本依靠当地民众的口头传说。该碑的发现厘清了小枧傩神庙的历史。据碑文可知,明朝建傩神庙于田心村池下,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将傩庙迁建到小枧,乾隆六十年遵化乡宣化里一图十甲共同捐款重修小枧傩庙。碑刻反映的傩庙历史可以与当地十本地业的建庙传说以及傩神庙的楹联相印证。明清时期政府大力推行里甲制,清代称为图甲制,一图分为十甲,小枧傩庙周边地区被划为遵化乡宣化里一图。建庙的十本地业组织建立是指遵化乡宣化里一图十甲。这一点可以从石碑中的一甲、二甲、三甲…捐款名得到印证。

  另外,小枧傩神庙的庙额为“遵宣一祠”,意思是遵化乡宣化里一图的义祠。清中期至民国初年,萍乡城乡遍布义祠。义祠是萍乡图甲组织在冬至时期举行聚会、祭祀、议事、乡饮的地方。据同治《萍乡县志》记载:“萍邑本籍图甲各始于其祖宗,而子孙世承之。每图设有义祠,十甲之人岁一合祀其先。”傩庙以“遵宣一祠”来命名说明傩庙不仅是祭祀傩神的场所,而且还是遵化乡宣化里一图十甲定期举行祭祀、讨论本图事务以及举行宴会的场所。萍乡民间把在义祠里举行的宴会,称为喝图酒。小枧傩庙及其石碑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清代萍乡如图甲、保甲等地方基层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彭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萍乡傩舞
古老神秘的石洞口傩神庙
大安里傩舞
神秘的江西傩,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存在?
五峰山傩舞:起源于远古,现赣西地域传承,成了乡村文化娛乐节目
遵化古塔,是传奇的故事,是源远流长的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