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坚持每天背点《伤寒》,我已经背诵15天啦!????

 公众号内回复“领取资料01”领取中医教程
 公众号内回复“我爱中医”获取中医丛书
 公众号内回复“穴位”即可进行穴位查询


精彩回顾

伤寒论背诵班13天

伤寒论背诵班14天


伤寒例第三(5)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也。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也。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
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
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数乍疏者死。脉至如转索,其日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原文+译文+评析

凡发汗温 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①,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 ,当晬时②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注释】
①当促其间: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
②晬(zuì)时:周时,指一昼夜二十四小时。
 
【译文】
凡是温 服发汗的汤药,处方后虽然说明一日服三次,但如果病情严重,服一次药后病不能解除的,服药间隔时间就应当适当缩短,可以在半天内服完三次。若药不对症,服药后就出现不适的感觉。病情重的,昼夜皆应服药,并二十四小时严密观察,以防病情变化。若一剂药服完后,病症尚存的,应当再煎制汤药服用。此外,有的病人服药后不易出汗,直至服完三剂药后才汗出病解。若服药后始终不出汗的,属于危候。
 
【评析】本条专论给药的法度。
给药方法包括药汁的温 凉、服药的时间、次数的多少等,对于方药的疗效,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无论医家、病家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前人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值得珍视和研究。本条内容与《伤寒论》桂枝汤后的服法大致相同,显然录自《伤寒论》,可参考《太陽卜篇,但叔和也有补充,那就是服发汗药后不得汗解,并非都是病重药轻,药力不够,也有因为药不对症的,就不能照搬缩短给药间隔时间的办法,更不能连服两三剂。否则,定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怎样才能区别是药未胜病还是药不对症呢?“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就是药不对症的主要根据。这一经验,足补仲景之不足,也不应忽视。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①,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②,不可与之也。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注释】
①勿极意也:不使过度的意思。
②哕(yuě):呃逆。
 
【译文】
凡得时气病,到五六日的时候,口渴想饮水,而不能多饮的,那就不应当勉强给他水饮。为什么呢?因为病人里热未盛,不能消水,水入不行,必然增加它玻到了七八日口大渴欲饮水,还是应当依据病情,酌量饮服,勿使病人满足,譬如说病人能喝一斗,只可给予五升。若饮水后患者感到腹部饱满,小便不利,或气喘,或呃逆,就不可再给了。如果喝水后,忽然大汗出,那就是病要自愈的征象。
 
【评析】本条讲对时气病口渴的护理原则。
口渴是时气病的常见症状,但渴饮的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应当分别对待。一是渴欲饮水而饮不能多,护理原则是“不当与”,因为里虽热而未甚,饮水不消反能增玻二是大渴欲饮,护理原则是“勿极意”,言能饮一斗,只与五升,以免过量。三是因过饮而水停气滞,发生腹满,小便不利,水气上逆,或喘或哕,护理原则是“不可与”,使忍耐不饮,还能起到治疗作用。四是停饮自解的转归,忽然大汗出,此是水汽得以宣散的表现,因而知为“自愈。”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之玻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①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
 
【注释】①小渴:轻度的口渴。
 
【译文】
凡得病之后,反而能喝水的,这是陽气恢复,疾病将要痊愈的佳兆。有不了解病理的人,只听说病人能喝水就会自愈,一旦见到病人出现轻微口渴,就强迫大量喝水,因而酿成灾祸,为数不少。
 
【评析】本条进一步提出饮水过量的危害。
凡陰症、虚症,当陽气恢复的时候,每见渴欲饮水,但并非里热津伤,因此决不能恣意多饮。多饮之后,刚刚才恢复的陽气,尚不能温 运大量水分,必致水停不化而发生喘满呕哕等变症。
 
凡得病,厥①脉动数②,服汤药更③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注释】
①厥:做“其”字解。
②脉动数:脉象数而圆滑有力。
③更:改变的意思。
 
【译文】
大凡患病,在开始的时候,脉象动数,服了汤药以后,改变成迟脉;或原来是浮大的脉,现在转变为小脉;或开始是烦躁不安,现在精神安静,这些都是疾病将愈的征象。
 
【评析】本条讲病将向愈的脉症。
陽热亢盛,脉多动数,服药以后,转变为迟脉,这是表明邪热已退。脉浮为邪在表,脉大是邪势盛,现在转变为小脉,这是表明邪势已衰,表症已除,即所谓“大则病进,小则病退”,病由烦躁不安转为神情安静,更是邪退正安的表现。因此,根据前后脉症的比较,就可以预断这是病将向愈的转机。当然仅是举例而言,还应结合全部病情来分析判断。
 
凡治温 病,可刺五十九穴①。
 
【注释】
①五十九穴:又称五十九刺,穴名见于《素问·刺热论》与《灵枢·热卜。其分布区域,头部二十五穴,胸部与四肢三十四穴。
 
【译文】凡治疗温 病,可刺五十九穴以泄其邪热。
 
【评析】本条讲温 病可用针刺法治疗。
针刺法有良好的泄热作用,所以《素问》《灵枢》皆有专章论述。五十九穴的主治各有所宜,可以根据病情选取,不是五十九穴都要针刺。
 
人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①也。
 
【注释】①中髓:损伤骨髓。
 
【译文】
人身的孔穴,共有三百六十五个,其中有三十九个穴位忌灸,七十九个穴位忌用针刺,如果误用了艾灸或针刺,就会发生灾害,并且会伤及骨髓。
 
【评析】
本条讲应当了解禁灸忌针的穴位,不可误灸误针,以避免损害身体。
禁针禁灸的孔穴,大都分布在邻近重要器官或内脏的部位,应当慎用针灸,否则,容易发生严重的损害,甚或导致死亡。“中髓”是指伤及骨髓,乃误灸误刺比较常见的后果之一。究竟是哪些孔穴,文中没有交代,可以参考针灸方面的专著。
 
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
 
【译文】
凡出现四损之脉的,三天则会死亡。所谓“四损”,是指正常人呼吸四次,病人脉搏来一次。若出现五损之脉的,一天则会死亡。所谓“五损”,是指正常人呼吸五次,病人脉搏来一次。若出现六损之脉的,一个时辰则会死亡。所谓“六损”,是指正常人呼吸六次,病人脉搏来一次。
 
【评析】本条讲损脉的预后。

正常人的脉搏,一呼时两跳,一吸时两跳,所以一呼一吸之间,大约跳动四次。呼吸许多次,而脉才跳动一次的,名为损脉,标志着脏气损伤,所以预后极其不良 。脉搏间歇的时间愈长,则死亡愈快,因此有四损三日死,五损一日死,六损一时死的不同。这样的损脉,后世的医案还未看到记载,只能存参备考。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译文】
脉象有力而身上怕冷的,是因为感受寒邪;脉虚无力而身上发热的,是因为感受暑邪。
 
【评析】本条讲伤寒和伤暑的脉症特点。
寒邪伤形,表陽被遏,里气不虚,所以脉盛有力,而身上恶寒。暑邪伤气,暑热外盛,里气虚弱,所以脉虚无力,而身体大热。这与《素问·刺志论》所说“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的精神是一致的。气盛故脉盛,气虚故脉虚。张景岳说:“陰邪中人,则寒集于表,气聚于里,故邪盛实而身本因寒也;暑邪中人,则热触于外,气伤于中,故正气疲困而热无寒也,此夏月寒暑之明辨。”可作进一步理解的参考。
 
脉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译文】
脉象尺寸部都盛大,大汗淋漓而病未解的,属正不胜邪之兆,是死候。
 
【评析】本条讲脉症结合,预测死候。
脉陰陽俱盛,为邪气内实之征,大汗出,为津液外泄,病不见减,不仅正不胜邪,而且津气有顷刻脱亡之势,所以预断为死候。
 
脉陰陽俱虚,热不止者,死。
 
【译文】
脉的尺部寸部都虚弱无力,而发热不止的,为死候。
 
【评析】本条讲脉症合参,预测死候。
脉陰陽俱虚,这表明正气也是陰陽俱虚,而发热不退,必将陰竭陽亡,所以断为死候。
 
脉至乍数乍疏者死;脉至如转索,其日死。
 
【译文】
脉搏跳动坚硬搏指,似扭转的绳索的,为真脏脉现之兆,预后不良 。当日而死。
 
【评析】本条讲据脉判断死候。
脉象或快或慢,是心气已竭,荣卫之气断绝,故主死。脉象以柔和有神为佳,乃脉有胃气,如见脉象紧急形如转索,绝无柔和之象,表明胃气已竭,死期当然不远了。
 
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 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
 
【译文】
胡 言乱语,身上微有发热,脉象浮大,手足温 暖的,预后良好;如果手足逆冷,脉象沉细的,不出一日内死亡。
 
【评析】本条讲热病陽存者生,陽亡者死。
胡 言乱语,是热病常见的症候,症情比较严重,但不一定是死候,此条即结合其他脉症来推断预后的例证。身微热而脉浮大,可见症属热而热势不甚,尤其是手足温 ,既标志热较轻浅,同时也表明陽气尚存,所以预后良好。如果手足逆冷,脉象沉细,多见于邪热内闭,陽气厥脱,则知这一谵言妄语,属于神气越脱,所以很快就将死亡。“不过一日死”,正说明死亡的迅速。
 
此以前是伤寒热病症候也。
 
【译文】以上所说的,是伤寒热病的症候。
 
【评析】本条是《伤寒例》的结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3
我们一起读古籍-《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5 神农学百草伤寒论常用药每日一药
坚持每天背点《伤寒》,我已经背诵53天啦!?????????????????????????????...
菲律宾乡间的“张仲景”
刘渡舟《伤寒论/平脉法》2
伤寒论-卷第二-伤寒例第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