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叫劝业场,这是我传奇的一生……据说老天津人看完都哭了!




天津 . 劝业 . 


天津的老老少少,

没有不知道劝业场的。

在外地人中也流传着:

没逛劝业场,枉来天津卫。


可它为什么叫“劝业场”?

它是何人何时兴建的?

劝业场里头的“八大天”又是怎么回事?

这些您了知道么?



为了在来天津玩耍的外地人跟前儿“有面儿”

作为一个天津人,咱一定得知道——


天津劝业场

传奇故事




一块地——

百年前的芦苇荡

今朝的商业中心


百年前,

劝业场这儿是一大片芦苇地

1860年,天津开埠后划归法租界

陆续出现了一些平房和小店铺。

后来,形成了一个城乡小商贩麇集的水果市场

所以,人们习惯把这一带叫做梨栈

管今天的和平路叫做梨栈大街


1920年直皖战争和1922年、1924年的

两次直奉战争,先后波及天津。

天津商业中心北门外大街、估衣街、

北马路一带的商店无不遭受劫难,

众多商贾摊贩纷纷迁至法租界

昔日寂寥破败的街市逐渐繁荣起来。



泰康商场天祥市场的先后建立,

(这俩难兄难弟是今儿故事的配角,后面会讲到)

更为法租界增添了新的生机与商机。

靠买办起家的高星桥(今天故事男主角)

大手一挥,直接盖了座——劝业场




一个人——

无名铁匠华丽逆袭 

变身商界大鳄



高星桥1881年随祖父来到天津,

自幼随父在天津打铁

后来在老城里上过九年义学

又随其兄在铁路上当过司炉和煤矿上的司磅员


由于高星桥人聪明机灵,

在煤矿期间好学的他学会了德语

主管德国人汉纳根将他调入帐房,

后又被提升为煤矿售配处的经理

从此高星桥步步高升,

逐渐成为煤业买办

并与汉纳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买办是啥意思? 


度娘解释:


也有的说,是最早的经纪人,

个人理解,就是外语好的商人。




1918年,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

煤矿主管汉纳根要回德国,

他便把自己在中国的产业全部赠送给了高星桥

高星桥代理了德华银行、“起士林”餐厅等

许多德国商人的在华产业。

(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有木有?)



借此机会,他积极投资房地产,

先后盖起了“交通旅馆”“威尔逊大楼”,

继而又与他人合股兴办大型商场“劝业场

成为当时靠洋人发迹的买办典型代表




一座“城”——

南有上海大世界

北有天津八大天



1928年初,高星桥在梨栈大街

每亩两万两白银总计104000两银子的高价,

购得英商先农公司的五亩二分地皮。


为了达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目标,

高星桥以一万两银子的天价,

聘请法籍工程师慕乐

依照上海大世界的规模设计蓝图,

由法国永和营造公司监造。

意在创建天津最大的商场,压倒天祥和泰康两商场。



从美商洋行购进钢筋、木材、水泥,

从国外进口了电机、电梯等设备。

每天施工工人多达三四百人

工程昼夜轮班进行。


高星桥更是亲临现场监工,

工人稍有疏忽,轻则责之,重则逐之



就这样,

“工程坚固,莫与比伦”的一座七层雄伟建筑,

从破土动工到建成开业只用了不到一年的工夫。


此后,1939年天津发大水,

劝业场一楼积水三尺,连续泡了一个多月,

后来又经历了唐山大地震,

但它仍毫发无伤、安然如故。

说它是百年大计的放心工程一点也不为过。



1928年12月12日,天津劝业场隆重开业。

开业之日火爆场面可谓盛况空前,

法、英、日、意各国驻津领事馆

法工部局官员及各界社会名流近千人前来祝贺,

一支500余人组成的英国驻军乐队奏乐助威。


《大公报》、《北洋画报》、《庸报》等新闻媒体

对劝业场开业盛况做了详尽的报道。



据老一辈天津人讲

除了抗战胜利和天津解放,

天津市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劝业场”开业了!



对于劝业场叫啥名儿这个问题,

还有这样的一段故事:



法国人希望这个商场叫法国商场,

被高星桥断然拒绝;

在各界赠送的银盾、花篮、楹联中,

有一座银盾上面镌刻着

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 16个大字。


不仅为劝业场做了寓意深刻而又简明透彻的说明,

而且还以冠顶格式(即每句话取首字)组成“劝业商场”。

高星桥看后非常高兴,

当即让人悬于场内,作为办场宗旨。



一块匾——

书匾轶事多,

你信哪一个?


“天津劝业场”五个大字的金底牌匾,

字体气势豪放,笔力遒劲,

墨如泼出,气贯长虹。




它出自清末左相、津门四大书法家之首的华世奎之手。

但这匾上的字是怎么写出来的,可就众说纷纭了。


有人说是用糖稀、小米粘起来堆好,再用刀子刻出来的;

有人说是用简易放大格尺放出来的;

还有人说是用拖地的墩布抹出来的;

更有人说是华世奎与一个南方人赌气,喝醉了写出来的。



以下列笔者找到的四个版本的说法,供看官一乐:


1 华家后人场景再现:


华世奎题写'天津劝业场'时,已是民国17年(1928年),那时华家早已不住东门里,自打宣统逊位,华世奎就在租界买下一幢构筑别致的小洋楼。

据华家后人华泽咸回忆:求字当日,华世奎正在给弟子董凤桐和自己讲授孙过庭的《书谱》,这时仆人徐升走上楼说:德商买办高星桥派人求写'劝业场'牌匾,并求见老爷一面,不知老爷见与不见。华世奎听了,略作沉吟,淡淡地说:“请!”时至今日,这声淡淡的请,依然特别刺耳,因为按照当时惯例,凡有登门求字者,皆与账房负责人谈妥价钱就可以,华世奎从不接见求写匾额的客人。但因高星桥在天津势力非同一般,华世奎却也不得不破了这条规矩。

功夫不大,高星桥派来的'使者'走进书房,来者简明扼要说明'劝业场'牌匾的尺寸大小后,遂叫人端来300块现洋,非常客气地说:'区区润笔,不成敬意,馈赠先生一茶耳。'华世奎淡然一笑,颔首将此事应允下来。

不料事隔几日,华世奎刚把'劝业场'牌匾写好,那位'使者'便不期而至,他又送来200块现洋,面带难色地说:'因为一时疏忽,几乎贻误大事,烦劳华先生为'劝业场'再题'天津'二字。'华世奎听罢,心里很不痛快,于是吩咐仆人徐升,当即铺纸研墨,挥笔题写'天津'。


如今,'天津劝业场'牌匾原件存放在该商场顶楼,已作为国家文物供人们欣赏。



2 要写字儿太大,桌子拼不下:


当时的“劝业场”老板高星桥找到华世奎,以每字100大洋的价格请他书写的,五个字即500大洋。按此价格,当时可买高级面粉250袋。

由于那个时候没有今天把字放大缩小的技术,所以匾额需要多大,就得写多大。当时华世奎先生是拼起了三张大八仙桌铺上纸,一气呵成。

华世奎先生一生只有二幅大字榜书,除了北京的“和平门”,就是天津的这幅“劝业场”了。



3 南方人solo(单挑)华世奎:


据说,劝业场的牌匾最早是由一个南方人写的,牌匾挂出来那天,看热闹的人还真不少,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这时,只见一位老者分开人群走近牌匾,端祥了半天,自言自语道:“字虽挺拔、秀雅,但缺了神采;形虽清瘦、纤细,但少上意境。这样秀雅的匾怎能衬托出这样的宏伟建筑呢?遗憾,遗憾啊!”

南方人听了很不高兴,当场顶撞了老者几句。但老者毫不在意,笑着扬长而去。后来得知老者就是天津的大书法家华世奎后,南方人非常懊悔。有心想请华世奎写匾却又怕被拒绝。于是,设局由天津商会出面宴请华世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华世奎略有醉意。大家开始议论起牌匾之事,众口一词地将牌匾说得一无是处,一致推举华世奎为劝业场再写一匾与之一试高下。在众人的怂恿下,华世奎就着酒劲儿,展纸提笔,一挥而就。

成就了南方人,也成就了劝业场。后来,这一传说还在电影、电视中多次出现。



4 华世奎找“山寨货”代笔:


据史料记载,劝业场的匾额先后写了两次。

因高星桥酷爱华世奎的字,所以,在大楼建成之前,他就用一般的润例请华世奎写了“劝业场”三个字。字送到高宅,高星桥展开一看,觉得不太理想,不用吧,怕得罪了华世奎,用吧,这三个字确实跟大楼的风格不相称。

原来,华世奎有位女公子,自幼爱好书法,父亲每次临池挥毫之时,她必要备纸、研墨,侍奉左右。天长日久,老爷子的笔锋章法已尽了然于胸,她写的字几可乱真。到了晚年,华世奎精力渐差,而求字的人不减,所以,一般的应酬就由女公子代笔,仍以“壁臣华世奎”署名盖章,有特别情托的他才亲自动手。而这“劝业场”三个字正是那位女公子的杰作。

高星桥正在为难之际,事情却又出现了转机。原来在北京廊坊也有家叫劝业场的商号,这家商号早已将“劝业场”的商标注册了。听说天津有家商号也要取名劝业场,他们就把高星桥告上了法庭,不准他用劝业场三个字。高星桥急忙请律师向北京劝业场赔礼道歉。最终,以高星桥的商号在劝业场前面冠以“天津”二字,以示区别,双方达成一致。

有了加“天津”两字的理由,高星桥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找华世奎重写了。这次,高星桥接受了上回的教训,先送厚礼,后下请贴,最后在南市丰泽园饭店摆燕翅席,备清水烟,加倍封红包润例。68岁的华世奎吃好抽足,有了精神头儿,这才写下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天津劝业场”五个大字。

据高家人透露,华世奎的润例是银洋五百,在当时可以买250袋高级面粉!润例之高,无人能及。



俩配角——

天祥商场

泰康商场



据说,当年在劝业场刚建成时,

在登瀛楼的一次酒会上,

天祥商场的主人曾对高星桥说:

我是天,你劝业场再大也是个圈(劝)儿,也得压在天的底下!


高星桥听了心里很不舒服,

憋足劲儿一下子就弄出了“八大天


即天华景戏院、天宫电影院、

天乐戏院、天会轩杂耍馆、

天露茶社、天纬台球房、

天纬地球房和天外天夜花园!


事后,高星桥不无挑战地说:

“你有一个天,我有八个天,天下还是我的!”



1942年建成的天祥市场

在1956年天津解放后,

与劝业场合并,统称为劝业商场。

今劝业场的北楼就是当年的天祥市场。


比劝业场开得早,影响大的

还有 1927年的泰康商场

泰康商场只有两个门,

即狭窄又矮小,很不引人注意,

所以只是昙花一现,待1928年底,劝业场开幕后,

泰康便一蹶不振,场内商户纷纷退租,迁往劝业场。

天津解放后,则完全变成居民楼。


 结 语


“劝业场”被人誉为:

城中之城,市中之市

天津形成现代格局的繁华,

就是从“劝业场”开始的


对于天津人来说,

劝业场不仅仅是一座商场,

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结。


所以朋友,来天津,

一定要记得去劝业场遛遛

你会在那里,

穿越回一个老天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17年(1928年),华世奎住在天津...
今晚报
民国时期天津楷书大家华世奎,一个字100大洋
天津劝业场
说说天津卫——天津的地标建筑劝业场(下)
高星桥怎么也想不到,92年后,“劝业场”竟然干上了新能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