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加强瑶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以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散居瑶族为例
□ 杨盛科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独特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技艺文化、瑶歌瑶舞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一些瑶族传统文化受到时代潮流的冲击, 加上老一辈的瑶族文化骨干相继去世,瑶族文化的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瑶族聚居区和散居在各地的瑶族在文化与经济建设上要赶上发达地区, 就必须有一大批本民族的优秀人才。否则,瑶族文化精华难以传承,瑶族文化难以振兴, 瑶族地区的旅游业难以发展,经济建设也很难快速发展。本文以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散居瑶族为例,探讨当前瑶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人才培养途径。
当前瑶族文化人才队伍现状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瑶族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多,且主要分布在边远的贫困山区,但多年来也保存了丰富的瑶族文化传统。在近十年来举办的多次大型文化活动和对外进行文化旅游交流的实践中,暴露出了瑶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理论研究基础差、人数少。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探讨瑶族文化的发展脉络及规律,是对瑶族文化传承与运用的科学总结。据不完全统计,城步县现存的瑶族文化人才队伍中,从事瑶族文化理论研究的人员不足5人, 且多数人员年龄偏大。据考察,在汀坪乡上岩村刘家界的传统瑶族民俗活动“酒粑节”中,参与者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90%,主持活动的人几乎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此外,清源乡的瑶族“女书”和兰蓉乡的“过山榜”等瑶族古籍至今无人挖掘和整理,只有甚少的瑶族老人能看懂这些古籍。诸如此类的传统瑶俗、瑶族古籍,都没有学者去进行深度的挖掘和研究。如若掌握这些传统和古籍的老人逝去,这些瑶族民俗活动传统和珍贵的瑶族古籍将不可避免地会失传。
第二,专业素质与学历偏低。现有瑶族文化研究人员中大部分只有初、高中学历,通过正规专业大专院校培训的人才极少,相当一部分人是自学成才或半路出家,知识趋于老化,知识更新能力弱。他们在开展大型文化活动与对外文化交流中显得力不从心,自然很难肩负起繁荣瑶族文化事业的重任。因此,应加大散居地区瑶族青年学者的培养力度, 实现理论研究队伍年轻化。
第三,创作队伍萎缩。瑶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华部分需要专人去挖掘整理,在原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并搬上舞台,才能展现出瑶族文化的辉煌与魅力。早些年,城步县的文艺创作骨干深入民间调查走访,挖掘出许多原始的瑶族文化素材并进行创作和艺术加工,编导加工了许多烩炙人口的民族文化作品。如《油茶舞》在北京演出后唱响大江南北,宗教歌舞《庆鼓堂》在城步县县庆中惊艳出场,吸引了各地专家学者的眼球。而近十年来,这类极具影响力的瑶族文化节目已很难见到。在瑶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中,梅山文化、宗教文化和盘王文化等蕴意深厚的瑶族文化遗产,都极少有人去挖掘整理,目前仅有3位老者在艰难地探索,更谈不上在原基础上去创作与艺术加工了。
第四,疏于培养,人才流失严重。多年来,城步县在狠抓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瑶族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一些年富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得不到重视,不安心从事瑶族文化工作,改行另谋它业。有些瑶族文化人才觉得地方领导重“洋”轻土,因此在地域性大型文化活动中屡屡搬出异于传统的“摇滚舞”等,本民族群众最喜欢看的传统歌舞(剧)已很少见。在这些文化人才看来,研究开发瑶族传统文化遗产在当地没有“钱途”,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也难以得到经费,一些人宁可到沿海地区打工,造成瑶族文化人才 “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瑶族文化人才的培养途径
第一,从娃娃抓起,做好本民族的文化教育工作。要振兴瑶族文化,就必须有一大批本民族的拔尖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根本的途径在于抓好教育。近几年来,城步县民宗局与旅游、文化等部门看到了瑶(苗)文化人才紧缺的现状,连续举办了几期短训班,组织几批中青年干部和文艺骨干学瑶(苗)歌、跳瑶(苗)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从长远来看,可考虑着重在瑶族群众比较多的瑶族聚居区,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都开设瑶族文化课,让孩子们从小唱瑶歌、跳瑶舞、穿瑶服、讲瑶话、懂瑶礼,使他们从小懂得振兴瑶族文化的重要性,并逐步具备瑶族文化人才的基本素质。
第二,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举办培训班,提高现有文艺骨干的素质。各乡镇应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每年在农闲季节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传承女书、刺绣、祭盘王等民族文化技艺或习俗,由民宗局、文化工作等部门派出专业骨干给予辅导,旅游与妇联等部门也可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联合举办培训班。只有长期坚持举办各种培训班,瑶族文化人才的数量才会逐渐增多,并广泛均匀地分布于各地。
第三,建立瑶族文化人才信息库,发现人才、储备人才。瑶族文化人才的多少及素质的高低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快慢成正比。有了一大批老中青年龄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的拔尖型瑶族文化人才,瑶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才会“水涨船高”。当地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尽快建立瑶族文化人才信息库,扎实做好人才信息的获取、建挡、处理和传输工作, 提高对人才信息的筛选、排序、比较的能力,为满足瑶族文化建设、繁荣瑶族文化的需要提前培养有用人才。应将具有开拓精神的瑶族文化骨干,有计划地输送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培训,为瑶族文化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也为振兴瑶族文化奠定基础。既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又要充分考虑瑶族文化事业发展的趋势,使人才培养具有科学性与求实性,切实为瑶族文化的振兴与发展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第四,当地领导干部要善于经营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瑶族文化人才本来就稀少,显得十分珍贵,当地领导干部更要抱着对瑶族文化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深怀重才之心,学会用事业、用待遇留人、凝聚人,使文化人才有知遇感、归宿感、亲近感。只要领导干部们都善于经营人才、善于留住人才,瑶族聚居区或瑶族散居区的“高尖精” 型瑶族文化人才一定会越来越多,瑶族文化活动也会越来越活跃,瑶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也会越来越繁荣,瑶族地区的小康梦也会早日实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著集要】NO. 33越南瑶族民间古籍(一)
民俗摄影风采 | 嫁郎?探秘大瑶山的奇特婚俗!
传承和发展瑶族医药·恭城宣言
恭城召开全县瑶族文化旅游发展座谈会
瑶族:踏遍青山散为家
十分具有特色的茶山瑶服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