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mazing India!
文 /王亚珂

泰姬陵


编者按:
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有着绮丽神秘的文明古境,亦有着现代大师的建筑杰作。
今夏刚刚结束的有方旅行——“晚期风格:印度、孟加拉现代与古典建筑·第2期”,让人深刻难忘。参与本旅行的建筑师王亚珂,用文字与图像,展现了这一神奇国度。


                                              【在你做好准备以前,印度来了。】

红堡

陌生人被夜雨打湿的裤脚,中年男子外套传来的香料难懂的气味。沁润着汗液的体温紧贴后背,浑杂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

在你做好准备以前,印度来了。

多年前,我到美国读书的第一天,战战兢兢地来到教室坐定,身边坐着同学Nilofar,目测灰度接近255的牙齿和眼白,在她浑圆黝黑的脸上闪闪发光,加上一口散漫地道的底特律劳动人民腔调,我一度觉得她是个黑人。全班自我介绍过后我才知道,她出生在美国,但根本搞不清楚自己是第二代还是第三代印度移民,而且对印度抱有非比寻常的厌恶情绪。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教室角落一直安静坐着一个穿着泛黄麻布衬衣、面色暖黑神情严肃但思维异常敏捷的小哥——我之后很多年的朋友Amar。他刚从孟买来到美国,呼吸中还带着孟买的气息,以至于一口浓重的印度英语让当时的我大脑一片空白。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印度人带我走进了能折射另一个世界的深井,井水时而污浊神秘,时而澄澈深刻,这般破碎的印象也愈发刺激了我对印度的好奇。

西方人的精神圣殿

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能让作为“邻居”的我们视而不见、毫无兴趣,甚至扣上“阿三”、“荒蛮”、“强奸之国”等侮辱性的绰号?同时,它又是如何成为西方人的精神圣殿?仿佛有数不尽的财富吸引着“甲壳虫”、乔布斯等人去寻找和探索,就连世界上最后一卷Kodachrome胶片也由史蒂文·麦凯瑞(《阿富汗少女》的摄影师)在印度拍摄时使用。此次与有方一起,行走于这个古老的国度,除了建筑师所执念的建筑之外,我更想说说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些建筑之中的人。

最后一张Kodachrome_photo by史蒂文-麦凯瑞


                                      【身体沉重恍惚走在街上,精神却无比的兴奋。】

艾哈迈德老城

艾哈迈德巴德是印度第七大城市,是古吉拉特邦轻纺及工业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但这座老城并不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在通往贾玛清真寺1公里长的路上,我们一行人经受了排山倒海般的目光洗礼(然而去过达卡之后才发现这都不是事儿),我们一边用游客天真无知的憨笑来化解尴尬,一边趁其不备按下快门。

贾玛清真寺内

贾玛清真寺礼拜堂外的爷孙

结束了贾玛清真寺的参观,一行人已经明显感受到印度盛夏的威力:40度的高温以及不可言传的复杂气味中,精神和肉体已经分离。身体沉重而恍惚地走在街上,精神却无比的兴奋和灵敏,仿佛一个“我”负责行走,另一个“我”则自由地观察、感受这个老城。脏乱混杂的老城街道挤满了爬行的三轮车,三轮车之间穿梭着各种表情严肃的当地人,当地人身后不远处一头牛用充满故事的眼睛望着远方,远方一只狗追着另一只狗混入了三轮车海。

人和牛_photo by 沈璐妍

随处可见的各种神_photo by 沈璐妍

印度有三亿三千万位神明。一路上,各种宗教信仰的人们生活在一起的状态令我着迷。印度从不坚决地拒绝任何宗教,但她有自己的方式让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相互影响并存。也许就像傅真在她的书中所说:宗教的偏执性其实是来源于人而非它本身,同样,如果“无神论”是建立在无知而自大的基础上,那根本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在印度没有卢比不能解决的事,如果有,请用美元。】


柯布西耶设计的棉纺织协会总部

作为建筑出身的人,见到柯布的作品多少会心跳加速。然而负责人义正言辞地告诉我们,进了大门就不准拍照,手机都不能让他看到。当负责人看到一位女团友欲作看短信状然后偷偷拍照时,瞬间暴怒,几乎召唤破坏神将我等没有王法不讲原则的地痞流氓就地正法。

但是,半小时后,陆续有人从他那里购买纪念品,自此开始,整个事件的重心从该不该拍照转移到了买纪念品不开发票的合理性上面。临走时我们才幡然悔悟,应该一进来就买20套纪念品,然后不就可以爽拍了吗?!

让人不禁深刻体会到这一”真理“:在印度没有卢比不能解决的事,如果有,请用美元。

                                        【在这里,时间是一个不可感知的概念。】

阿达拉杰阶井

在印度,无论是村庄、伊斯兰清真寺、印度神庙还是城堡宫殿,“水池”与“水井”,都是不可或缺的。台阶与水的结合,构成印度极具特色的阶梯式水井——阶井。阿达拉杰阶井,由穆斯林国王默罕默德巴格达为皇后所建,平面呈希腊十字,深五层,每一层都是可容纳很多人的集合空间。当人们沿着阶梯走向圆井,由大量精雕细琢石柱支撑的八边形空间,慢慢在眼前展开。(摘自有方旅行手册)

在这里,时间是一个不可感知的概念。除了孟买、新德里这样现代化的城市,绝大多数人的时间仿佛被狠狠地放慢了。他们如古人一样耕作、祈祷、祭祀、避暑乘凉,与500年前阿达拉杰阶井刚建成时无二。

而阿达拉杰阶井就像一个有着执念的老人,环抱着他的孩子们在时间洪流的推搡中缓步向前。
 
                           【如果猴子过来抢你的图纸,你关上窗户不就行了吗。】

印度管理学院

此行到访的印度管理学院,是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那段关于砖和拱券经典对话的出处:“...我问砖想要成为什么,它说拱券,于是我给它拱券...”。相比混凝土,红砖作为当地的主要建筑材料,从可行性和经济性各方面都更加合适。印度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也对建筑的立面及交通组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巨大的圆洞和走廊、阳台贯穿了教学楼及宿舍的设计。

另一个大学里的建筑——CEPT建筑学院于1968年建成,由印度建筑师多西设计。同样因为印度的气候条件所致,多西大量运用如底层架空、半开敞围合、南向风洞等方法着意营造舒适的室内外空间,促进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CEPT建筑学院

行走于CEPT建筑学院中,无时无刻不被渗入室内的自然环境所感染。徐徐凉风,鸟声微鸣。随着叫声的不断增大,节奏变得急促而紧张,我们一行人被吸引到了教学楼前面的台阶处。忽然一只身型庞大的猴子从天而降,连滚带爬地穿过人群冲向学校后面的空地。那猴子右腿明显受伤,鲜血一路滴滴答答汇成一条轨迹,跑出很远后猴子回过身向我们身旁的树冠上一只背着小猴子的母猴子愤懑地咒骂了几句,钻进草丛,不见了。

背着小猴子的母猴

还在与建筑空间进行深刻对话的我们一行人,根本没有机会在建筑学院对猴子打架作出反应的能力,不知是应该继续震惊还是感慨物种和谐共存。反而一旁悠闲地吃着5毛钱冰棍的印度大叔见我等如此懵圈,发出了轻蔑的笑声,仿佛在说你们上设计课的时候不看猴子打架吗?而后我们东北话八级的印度导游解释更加传神:在印度,人和动物是平等的,如果猴子过来抢你的图纸,你关上窗户不就行了吗?

山羊_photo by张倩

印度人对待动物的态度要追溯到印度最强盛的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早年用武力统一了印度,在征服羯陵伽国时目睹了屠杀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随后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倡导正法,要求尊重动物,因为他们也是众生平等的一部分,从此动物的地位得到了保障。现如今,对于部分印度人来说,诸如老鼠、蟑螂等不直接危害到生命的生物也应得到尊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街道上充斥了各种动物以及他们的代谢产物。

                                        【印度属于记忆,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

德里贾玛清真寺

印度最大的清真寺——德里贾玛清真寺由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于1644年下令建成。清真寺坐落于一座近10米的小山上,拥有能容下25,000人同时做礼拜的巨大庭院。虽然清真寺无需门票,门口持有证件的工作人员会“友好”地对外国游客强行收取存鞋费,并强制女性租用头巾,最后针对不同相机收取一定的拍摄费用。贾玛清真寺是为数不多允许女性在男性陪同下进入礼拜殿的清真寺之一,大多数清真寺只允许女性在庭院活动,不可进入礼拜殿。

德里贾玛清真寺

在印度,尽管法律规定人人平等,但是男女平等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抛开宗教对女性行为的限制不说,女性在婚姻中也非常弱势。在德里经常见到生活拮据拖沓的男人竟然骑摩托车带着一个面相姣好的老婆,其原因是印度保守而不平等的婚姻制度。除却不同信仰、不同种性不可通婚外,在同一阶级当中如果男方家庭条件优于女方,那么女方家庭需支付男方整年收入50倍~100倍的嫁妆,这也导致嫁妆成为女方父母一生当中最沉重的负担。除此之外,女方家庭还需要承担婚礼的全部花销。泰格尔也曾在短篇小说《还债》中尖锐地批判了印度嫁妆制度这种陋习。这种不平等的婚姻制度下,女方家庭往往将女儿嫁给学历、收入各方面不如女儿的男子,一方面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在印度因为嫁妆不理想而被侮辱迫害致死的女性不在少数。

面容娇好的老婆_photo by 沈璐妍

从艾哈迈德巴德到德里,从德里到昌迪加尔,我们换了3辆大巴车,这里的标配是随车一个长相凶狠的司机大叔和一个顺从卑微到令人绝望的小弟。为了隔绝引擎产生的热量,印度的大巴会将驾驶室和乘客完全隔开。当我们在车上叫喊着空调不够凉的时候,被隔离在50多度驾驶室的司机和小弟还要不停地给我们道歉、送水,然后回到蒸笼一样的驾驶室。往日对我们恭敬有加的印度导游对司机基本上是颐指气使,而从不敢跟导游大声说话的司机对小弟说话简直是呵斥。这种深入人心的等级制度就是在印度社会无处不在的种姓制度。

大巴里面_photo by 沈璐妍

大量底层人的住所_ photo by 沈璐妍


种姓制度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600年左右随雅利安人入侵而创立,初期的种姓制度目的是确保雅利安人的执政权及平衡各个工种的人数,随后发展为印度最重要的的社会制度。这一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等级的婆罗门,第二等级的刹帝利,第三等级的吠舍以及第四等级首陀罗。第三、四等级的人需要无偿供养前两个等级。虽然印度独立后宪法规定不得因种姓受到歧视,但眼前埋头跪在地上用手扶着下车脚蹬的小弟怎能让人忽视“传统”带给人们的苦痛。苦痛如此,荒谬如此,然而支撑这些人生活的,往往是那个高于一切的目标——维护传统。就像奈保尔在《幽暗国度》中说的:印度属于记忆,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

初来印度时,看到满街五颜六色的牛羊野狗和站在车顶上的流民,人们忍不住地感叹 Amazing!

等你踏过印度的污浊体会过人们的苦难,最终看到一群人迎着落日光着脚奔跑在印度唯一一条高速公路上,你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来自不同民族,说着不同语言,拥有不同信仰的人们需要这片土地。他们的道路或许漫长而苦痛,但他们的勇敢令人敬畏。

Amazing India。


文字 | 王亚珂
编辑 | 张远博 林楚杰

版权声明
本文已获作者王亚珂授权,图片除未注明外均来自王亚珂。


投稿邮箱
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的穆斯林
老照片 1972年的印度 好多古老的建筑
印度焦特布尔【人类动脉】
[转载]美哉!泰姬陵!凄美爱情的传说
印度的美丽建筑=India's beautiful buildings(LJH131016N)
引用 【原创】印度行之阿格拉城堡(八)私人大厅和后花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