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五讲  词的句式 
 国学经典宋词班第五讲词的句式 编辑 云龙山人

 一、词的句式和节奏

     词既然被称之为长短句,自然不像律诗句式那样整齐划一,循规蹈矩。律诗的句式充其量就两种,不是五字就是七字句。而词的句式,说千变万化有点言过其实,用参差不齐来形容,最恰当不过。词句从1-10多字句均有,而小令3-7字句最为常用。

     词句的节奏、格律和律诗有同有异,相同之处就不举例了,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不同之处。

 

1、词的句式不避拗句,即使句中出现拗句,也不需要像律诗那样去救。

拗句情况在词的写作中比较常见,是根据汉语声调的特点,有意识的安排一种高低急促互相交替的节奏。使词句具有优美的声律,不仅咏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还可加深意境,激发情感。所以,在我们填词时,不要任意改动词谱中的平仄规律。

例: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平仄仄平仄 ),“起舞弄清影”( 仄仄仄平仄),这些都是最常见的拗句。

 

2、在词中,大多数不会出现三平尾或三仄尾的情况,但在有些词牌中也可以见到,特别是在变格词牌中更明显。

例: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平平仄仄仄仄),“凄凄惨惨切切”(平平仄仄仄仄)。同时,在三字领的情况下,三连仄就更普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仄仄仄 仄仄仄 平仄仄仄)。

例:

在某些词牌的某些句子中,格律会非常宽,例如生查子,首句格律为◎◎◎⊙⊙,(其中◎是应仄可平,⊙是应平可仄),但一般为了音律问题,应避免这种情况,最好作律句处理。

 

3、词的句式中不避孤平孤仄,在律诗中孤平孤仄句式是大忌,在词中则随处可见。

例:

苏轼的沁园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其中“旅枕梦残”为(仄仄仄平)。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起舞弄清影”(仄仄仄平仄)。而词,为什么要用拗句,主要是为了衬托某种气氛和情绪,有的是为了张大气势,有些是为了在一段平静后的一飞冲天,还有些是为了表达感情的起伏,因此,千万不要为了让句子顺口,而私自将拗句改成律句去写,这不是创新诗词,而是不得其法。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词和诗在创作思路上有很大的区别,现代诗词创作,往往词弄得好的人,诗不一定好,反之亦然。当然,也不是说没有二者兼得的高才,不过比例比较少而已。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诗和词在句式的应用上有较大的分歧。

 

4、上面我们讲到,词句从1-10多字句均有,而小令3-7字句为常用。那么我们就来简单分析各种词句。

一字句

例1:蔡伸的《十六字令》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例2:赵长卿的《摊破采桑子》

树头红叶飞都尽,景物凄凉,秀出群芳。又见江梅浅淡妆,也,啰,真个是、可人香。

兰魂蕙魄应羞死,独占风光,梦断高唐。月送疏枝过女墙,也,啰,真个是、可人香。

 

例3、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二字句

    二字句有四种形式,一般来说二字句的尾字大多是韵脚。

(1)平平式:如周邦彦的《忆旧游》,“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

 

(2)仄仄式:如朱敦儒的《踏歌》,“宴阙。散津亭、鼓吹扁舟发”。

 

(3)平仄式: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仄平式:如程垓的《江城梅花引》,“断魂。断魂。不堪闻。被半溫。香半熏”。

 

三字句

    三字句的格式比较多,在小令中常见格式有七种。

(1)平平仄式:如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2)平仄仄式:如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3)仄平平式:如李清照《摊破院溪沙》,“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4)平仄平式:如吕岩《梧桐影》,“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5)仄仄平式:如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6)平平平式:如韦庄《女冠子》,“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7)仄仄仄式:如李煜 《喜迁莺》,“晓月坠,宿烟微,无语枕频敧。”。

 

四字句

在小令中,四字句式有一下几种。

(1)仄仄平平式:如柳永《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2)平平仄仄式:如欧阳修《朝中措》,“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3)仄平平仄式:如晏殊《撼庭秋》,“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4)平仄平平式:如王诜《人月圆》,“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

 

(5)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式:如左誉《眼儿媚》,“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青山。”。

 

(6)平仄平仄式:如倪瓒《折桂令》,“杨柳池塘,随处凋零,无限思量。”。

 

(7)仄仄平仄式:如温庭筠《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

 

    以上句式的节奏均为22式,还有一种是带领字的四字句,可以看成是13的节奏。如贺铸的《六州歌头》,“似黃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其中“似/黃樑夢”就是1+3节奏。注意,这里说的节奏,相当于是读音的停顿,或者叫作在一个句子中的小断句,如果读不对的话,会变成了读破句。注意一点,如果第一个字不是领字,不宜写成13或者31的节奏,除非想特意弄出欢快俏皮的效果,否则词里很少见。无论如何,初学填词,每一个词牌都要按照正格去填。

 

五字句

1、五言律句

五言律句不论是小令和中长调,用的频率都很高。

(1)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式:如寇准《江南春》,“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2)仄仄平平仄式,如李白《清平乐》,“禁闱清夜,月探/金窗/罅。

 

2、五言拗句

    五言拗句用的也不少。

1)仄平平仄平式:如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仄仄平仄仄式:如刘过《醉太平》,“更那堪酒醒。”。

 

3、领字格

由于领字的原因,前一字大多是去声或上声,后四字参照前面说的四字句。如刘过《醉太平》,“写春风数声。”122节奏。

 

4、孤平孤仄句

    孤平孤仄句在小令中用的很少,即使有,大多都不在正格里。

(1)孤平句

如晏几道《思远人》,“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2)孤仄句,如李晔《巫山一段云》,“缥缈云间质,盈盈波上身。”。

 

5、全仄句

    全仄句在小令里几乎没有,在中、长调中用的也不多。

如周邦彦的《浣溪沙慢》,“水竹旧院落,莺引新雏過”,前五字就是全仄。

 

六字句

     六字句多数是在四字句的前面加两字,通常是四字句平起的加仄,仄起的加平,但是也有少数仄起加仄和平起加平的句式。一般句式都是222节奏。

1、平起加仄句式

如王建《调笑令》,“蝴蝶,蝴蝶,飞上金枝玉叶。”。

 

2、平起加平句式

如刘过《醉太平》,“情高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

 

3、仄起加仄句式

如李存勖《如梦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4、仄起加平句式

如和凝《春光好》,“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

 

5、上4下2句式

    这样的句式用的也很少。如李煜的《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是典型的42节奏。

 

    另外,一般上3下3的句式,多数是断开的。如毛滂《一落索》“欲留风月守花枝,却不道、而今远。”。

 

七字句

1、七字句在小令中用的非常平凡,除了标准的律句外,就是拗句、病句用的也多。

如柳永《甘草子》,“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再如晏几道《留春令》,“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再如黄庭坚《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教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这首词用了四个七字句,其中就有三个是拗句。

 

2、三二二句式

    七字句大多均是二二三句式,在小令中,三二二句式也常见,但是大多用在有句读的七字句。如朱雍《厅前柳》,“问东君、曾放瑶英”。再如陆游《鹊桥仙》,“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八字句

    八字句在小令中用的不多,大约有三种句式。

1、用在有句读的八字句,也即是分为两句,一种是35,一种是53。如晏几道《探春令》,“为少年、湿了鲛绡帕,上都是、相思泪。”。再如薛昭蕴《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玉阶华露滴、月胧明。东风吹断玉箫声,宫漏促、帘外晓啼莺。”。

 

2、再一种是八字一气直下,如贺铸《天门谣》“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3、一字领七字句:这种句式在小令中极为少见,在中长调中常用。如柳永《八声甘州》的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高观国《洞仙歌》“便/雨隔云疏暂分携,也时展丹青,见伊一见。”。

 

九字句

    九字句在小令中应用的更少,如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九字句在中长调中大约有五种句式。

1、上三下六句式,如“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柳永)

2、上六下三句式,“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3、上二下七句式,如“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欧阳修)

4、上四下五句式,如“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

5、上五下四句式,如“敛余红犹恋、孤城阑角”(周邦彦)。

上面4、5两种句式,有的词谱定为两句。

 

二、介绍词牌《南乡子》

唐教坊曲名。此词有单调、双调。单调者始自欧阳炯词,冯延巳、李珣俱本此添字。双调者始自冯延巳词。《太和正音谱》注:越调。欧阳修本此减字,王之道、黄机、赵长卿,俱本此添字也。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

欧阳炯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 ◎⊙⊙◎●⊙ ◎●⊙○○◎ ○ ◎●⊙○⊙●

此词单遍,平仄两韵,与宋人两段全押平韵者异。其可平可仄,即参谱内诸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

欧阳炯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叶底纤纤抬素手。
●●○ ○○●●●○ ●●○○○● ○○ ●●○○○●

此与〔画舸停桡〕词同,惟第四句添一字,欧词六首与此悉同。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

冯延巳
细雨湿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
●●●○ ○●○○●● ○●●○○● ○ ●●○○○●

此与欧阳炯〔画舸停桡〕词同,惟起句添一字。按,《阳春集》冯词二首悉同。

又一体 单调三十字,六句两平韵、三仄韵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 ●○ ●○○●●○◎◎○⊙○◎ ⊙⊙ ⊙●●○⊙●

此亦与欧阳炯〔路入南中〕词同,惟起作三字两句异。唐人知音律,类能添字,此即宋词衬字所自出也。按,《花间集》李词十首,其第一句,或作〔拢云髻〕;其第四句,或作〔回塘深处遥相见〕,或作〔带香游女偎伴笑〕,或作〔春酒香熟鲈鱼美〕,或作〔绿鬟红脸谁家女〕;其第五句,或作〔争窈窕〕,或作〔送春浦〕;结句,或作〔缓唱棹歌极浦去〕。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欧阳修
翠密红繁。水国凉生未是寒。雨打荷花珠不定。轻翻。冷泼鸳鸯锦翅斑。
●●○ ●●○○●● ●●○○○●● ○ ●●○○●●
尽日凭栏。弄蕊拈花仔细看。偷得褭蹄新铸样。无端。藏在红房粉艳间。
●●○ ●●○○●● ○●●○○●● ○ ○●○○●●

此即欧阳炯〔画舸停桡〕词体,再加一迭,惟第四、五句仍用平韵耳。按,欧集三词悉同。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回首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 ○●○○●● ○●●○○●● ○ ○●○○●●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 ●●○○●● ●●●○○●● ○ ●●○○●●

此即〔细雨湿秋风〕词体,再加一迭,只第四、五句仍用平韵耳。宋元人俱如此填。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王之道
天际彩虹垂。风起痴云快一吹。原隰畇畇。春水更弥弥。布谷声从野鸟知。
○●●○ ○●○○●● ○●○○ ○●●○ ●●○○●●
初霁卷帘时。巷陌泥融燕子飞。午醉醒来。红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面肥。
○●●○ ●●○○●● ●●●○ ○●●○ ●●○○●●

此即〔细雨湿流光〕词体,惟前后段第三、四句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

黄机
帘幕閟深沉。灯暗香销夜正深。花落画屏。檐鸣细雨。岑岑。滴破相思万里心。
○●●○ ○●○○●● ○●●○ ○○●● ○ ●●○○●●
晓色未平分。翠被寒生不自禁。待得梦成。翻多恶况。堪颦。飞雁新来也误人。
●●●○ ●●○○●● ●●●○ ○○●● ○ ○●○○●●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

赵长卿
楚楚窄衣裳。腰身占却。多少风光。共说春来春去事。凄凉。懒对菱花晕晓妆。
●●●○ ○○●● ○●○ ●●○○○●● ○ ●●○○●● 
闲立近红芳。游蜂戏蝶。误采真香。何事不归巫峡去。思量。故到人间恼客肠。
○●●○ ○○●● ●●○○ ○●●○○●● ○ ●●○○●●

此亦〔细雨湿流光〕词体,惟前后段第二句添一字,作四字两句异。

 

    从以上词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两种意境,单调都与水和春有关。

1、都与水有关

2、都与女子思人思春有关

3、都以春夏之际的景色作为依托,描写女子的各种心态和神态。

4、在写作手法上,大多是平铺直叙,一气灌下,没有曲折。

 

以上词作都以情景交融,委婉细腻,传神惟妙惟肖见长,属于婉约派风格。但是,也有如豪放派苏轼与辛弃疾的大气磅礴,激情万丈的作品。

如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

     上片写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下片写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最脍炙人口,流传最广的要数李珣的《南乡子·乘彩舫》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 ●○ ●○○●●○◎◎○⊙○◎ ⊙⊙ ⊙●●○⊙●

 

注释:

⑴南乡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此作前三句押下平七阳韵,后三句押十八啸韵。

⑵彩舫(fǎng):画舫,一种五彩缤纷的船。

⑶棹(zhào)歌:行船时所唱之歌。

⑷游女:出游的女子。带香:一作“带花”。

⑸窈(yǎo)窕(tiǎo):姿态美好。

⑹团荷:圆形荷叶。晚照:夕阳的余晖。

 

赏析:

    这首令词,是作者前期的作品。李珣共有《南乡子》词17首,描绘南国水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歌风味。这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南国水乡少女的一个生活片断,写春女游莲塘,触景生情,相与戏谑,煞是动人。

  前三句:“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写春女漫游莲塘。

  春日里,芰荷满塘,碧水渌波,晴空夕照,景色融融。一群少女乘坐着彩饰华丽的游船,悠然地荡着桨儿,信船而游。她们陶然自乐,和棹而歌,一派优雅静谧的气象,令人沉醉。无意之中,那悠扬的歌声惊动了莲叶间沉睡的鸳鸯。这一来,则打破了那宁静的局面,勾起了春女们的绮思遐想,逗出无限情趣,引出了下文。 

  常言道:哪个少女不怀春!后三句正是游女们触景生情、敞露春心之态。

  “游女带香偎伴笑”一句,紧承“惊起睡鸳鸯”而来,工笔绘出一幅少女喜春图。游女们惊动了结伴而居的鸳鸯,而鸳鸯又震颤了少女的春心,憧憬着幸福的爱情。“带香”也者,给人以“含辞未吐,气若幽兰”的感受,是对妙龄少女的真实写照。她们看看眼前偶居不离的鸳鸯,想着心上的人儿,彼此心照不宣,只是依偎在女伴身上出神,凭借着嫣然倩笑,流露出心底里的柔情蜜意,散发出少女的幽香,沁人肺腑。

  沉浸在追味甜美爱情之中的少女们,一个比一个地娇羞艳丽,在一首短短的小词中,不允许逐个描状。亏作者想得出“争窈窕”一句,尽写出怀春少女的娇美。给读者留下无穷想象,

少女们的异样情态,可能引起了其他游人的注目,觉得难以为情。她们羞中生智,急忙从水中采摘下一片圆圆的荷叶,以遮挡夕阳的照射为防身,避开游人的围观,只自己消受那向往爱情的甜蜜滋味儿。“竞折团荷遮晚照”一句,既刻画出少女们活泼的举止,也揭示出她们害羞的神态。灿烂的阳光、绽绿的团荷与羞红的脸庞构成了一幅鲜亮美妙的画面。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首词的押韵和我们前面填过的词牌不同,前面填的都是一韵到底的词牌,而这首词的前二韵是押平声韵,后三韵是押仄声韵,这就叫换韵。 

 所谓换韵,是指必须从另一个韵部去挑选韵字,同时,词谱标注的是押仄声韵,就必须按照词谱要求押仄声韵,是平声韵就必须押平声韵,不能自行更改。例如前二韵用的是《词林正韵》中的“江、阳”韵部,这个韵部里的字都可以用。那么后三韵就要去找“筱、巧、皓、啸、效、号”,同样,这个韵部里所有的字都可以作为后三韵的韵字。

 

我们来欣赏《南乡子》词牌各家写作手法

1、神来之笔:   

层次感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宋·黄升)

特点:

第一、二句写无眠以及在床上的感受,第三、四句写室内感受,第五句写室外感受。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一句一景,一句一意,一环一扣,似喃喃丝语,娓娓道来,犹如听故事。语起意绵,语尽意连。     
     

2、结尾余音袅袅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水满玉瓶。 (宋·黄升)

特点:

结尾句说旁物,没有花,花如何?留给读者去续、去思、去想。这种手法与结尾正面点题恰恰相反,前者旁敲侧击,犹如梅香暗暗道来,抒缠绵不尽之意,而后者直叙胸襟,犹如铿锵玫瑰直接展示其意,抒豪放之感。     


3、问句起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宋·辛弃疾)
特点:开篇突如其来的一问,声可裂云;一答,悲欲缠心。何止是触景生情、不胜感慨,是伤感、是责任、是一个爱国之士的赤子之心,救国之声,满腔之热血。问在词首,谁能不动情。    

             
4、倒插法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 。(宋·潘牥)
特点:

此词起笔就说“生怕倚阑干”,这是为什么呢?下句即点明:“阁下溪声闻外山”。原来是因为怕听那“阁下溪声”,怕看那“阁外山”。这种发端突兀的倒插笔法,极易抓住读者。开篇先答后问,突来一笔,悬念重重,疑点多多,思情无限、思意留连,翻开了事情由来的前因后果,抓住了读者。   

                  
5、转折委婉

···,暮雨朝云去不还。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 折得梅花独自看。  (宋·潘牥)
特点:

上片第五句人未还一转折,下片第一、二句人应化仙又一转,第三、四句月沉不能见再转,第五句只有对花凭吊四转折。故“有尺幅千里之妙”《蕙风话》     


6、情景交至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 (宋·陆游)
特点:

通篇情景交至相环。上片以景为主,下片以情为主;每句中有情有景,上片第一句'归梦寄’是情,是心里活动,'吴樯’是物,是造景,第二句'水驿江程’是事实,是景,'去路长’,是感觉,是心态,不难看出,情在其中。下片第一句和第二句皆是前情后景。此词'景--情--情--景’相交,使其句句扣人心弦。

 

7、反衬法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宋·黄庭坚)
特点:

出句与对句相应。此词'一冷一热,一动一静’,互为反衬,突出诗人孤高的形象。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宋·苏轼)
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清新中有深意,自然中寓浓情,也颇耐人寻味。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出句'只见’与对句'不见’相驳,互为反衬。意境全在其中。


8、以俗为雅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宋·黄庭坚)
特点:

起首两拍不用修饰,不借景物渲染,直抒胸臆,风格豪放中透着峭键,语言质朴,词句完全口语化,体现'以俗为雅’的格调。

 

9、集句词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青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宋·苏轼)
特点:

选取前人成句合为一篇叫集句。是诗中之一体,始见于西晋傅咸《七经诗》,王安石又以集句为词,开词中一体。苏轼的这首词上片第一句集杜牧诗,第二句集杜甫诗,第三句集许浑诗,第五句集刘禹锡诗,下片第一句集李商隐诗,第二句集许浑诗,第三句集杜牧诗,第五句集李商隐诗。     

  

10、句后三字句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万顷蒲萄涨渌赔···,乱洒歌楼湿粉腮···,落照江天一半开。 (宋·苏轼)
特点:此词以五字句和七字句为主。五字句又由 2、3 结构为佳,七字句以 4、3 结构为佳,因此句尾三字句犹为重要。上片第一句'落琼杯’第二句'翠作堆’,第五句'涨渌赔’,下片第二句'湿粉腮’,最后一句'一半开’,都称得为上乘之作。三字句中,又有一关键字,以上'落’、'作’、'涨’、'湿’、'开’可称得上全句的'词眼’,是重中之重。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宋·黄升)

特点

此词'吟未稳’为上片'词眼’,三字点出词人此时之神态,心态,意态,由之引出各种感受并笼罩全文。      

 

11、侧面烘托法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宋·苏轼)

特点:

此词题目《梅花词和杨元素》,通篇不见梅花,但句句有梅花。上片第一、二句通过'寒雀,争抱、看玉蕤’以热烈氛围来显示早梅凌寒的风格和风采。第三、四、五句通过'客来、惊飞、芳英落酒卮’中的赏花人与鸟的来访显示梅的高洁、雅趣。下片中酒不醉,人自醉,梅的清姿、神韵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客人的留连忘返,烘托梅花已去,梅子已青,但赏花余韵未了,其诗人爱梅,迷梅、惜梅一目了然。全篇通过他物托梅,梅在其中,使读者同作者一并赏梅。赏梅中又一转,以梅花烘托两位友人的友谊纯洁,情趣高雅,但通篇不着一字,竟得风流。   

   

12、用典
妙手写微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宋·秦观)

特点:

借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一段文字来增加情趣。把一幅画写活了。   
   古为今用,前人经典,尽可借之。学习之余,不妨试试,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分析词牌《南乡子》

单调三十字,六句两平韵、三仄韵李珣

乘彩舫,过莲。棹歌惊起睡鸳。游女带花偎伴。争窈。竞折团荷遮晚

 ⊙◎● ●○ ●○○●●○◎◎○⊙○◎ ⊙⊙ ⊙●●○⊙●

 

用句为:337737

用韵为:两个平声韵“塘、鸯”。三个仄声韵“笑、窕、照”。

对偶句:首韵两个三字句对偶,三、四两句也可作对偶填写。

首韵以两个三字对偶句直抒主题,句式均是12节奏,实笔。

第二韵七字标准律句,节奏为2212,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半虚半实。上两韵为平声韵。

下三韵转为仄声韵,第一仄声韵为七字句,节奏为2221,续写上句,实笔。

第二仄声韵为三字句,12节奏平/平仄,虚笔。可以作为前句的顿句来填(即是把第四句和第五句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第三仄声韵为七字标准律句,节奏为2212,接上句继写收缩全篇,与首韵相呼应,半实半虚。

    这首小令,句句充满了动感,其用动词为“乘、过、起、睡、游、带、偎、笑、挣、折、遮”,在短短的三十个字中,竟用了十一个动词,占整首词字数的三分之一强。给读者绘出了一幅活泼俏丽的风景画面,整个画面清晰绚丽而欢快,状景则景致秀美,状人则形神兼备,更兼妙语传神,丽而不妖,艳而能质,颇得民歌韵味。此词咏江南水乡之风景,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没有曲折,直言道白,极形容之妙。景真意趣,使人如临其境,读词如赏画。此词牌适宜写欢快之景之情。

 

作业:

按照下面词谱填一首《南乡子》,词题自拟。

⊙◎● ●○ ●○○●●○◎◎○⊙○◎ ⊙⊙ ⊙●●○⊙●

注:

1、○平声 ●仄声 ⊙本平可仄 ◎本仄可平 平声韵 ●仄声韵

 

交作业截止日期:2018/2/1420: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入门十八讲(5--8讲)徐宜恭/作
诗词格律简述
词律基础,写词从这里入门
《西江月》要领
七天学会格律诗
词牌、段式、句式、用韵概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