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处方:风寒表虚方

【组成】:风池穴、列缺穴、肺俞穴、足三里穴、合谷穴、复溜穴。

风池穴

列缺穴

肺俞穴

足三里穴

合谷穴

泻合谷、补复溜为前人止汗的常用配伍。

复溜穴

复溜穴,经穴名,人体下肢穴位之一。 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

【定位】: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功效】:补肾益阴,温阳利水。

【主治病症】: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炎;

3. 其它:功能性子宫出血,腹膜炎,痔疮,腰肌劳损。

4.每天揉按3-5次,每次2-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即可相当于服用一天六味地黄丸的效果。

5.治疗失眠:肾水不足,内火亢盛,针刺或按压均可。

【配伍】:

配后溪穴、阴郄穴治盗汗不止;配中极穴、阴谷穴治癃闭。复溜与足三里相配可益肾健胃,固表止汗。

【刺灸法】:复溜用补法,合谷用泻法,其余用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间断行针。针后可用艾条温和灸风池穴、足三里穴、肺俞穴10-20分钟。

【功效】:解肌发表,调合营卫。

【主治】:用于素体表虚,卫阳不固,复感风寒,营卫不和的表虚外感。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或咳或呕,舌苔薄白,脉浮缓。主要治疗感冒,流感,气管炎,支气管炎辨证属表虚,卫气不固,营不内守者。

【加减】:鼻塞不闻香臭加迎香穴、印堂穴;头项强痛加后溪穴;兼喘兼咳加定喘穴、膻中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脏与五液关系在针灸学的应用
8.04周左宇老师在内经五行理论之实际用针——五脏与五液关系之针炙法
感冒怎么艾灸?感冒的艾灸治疗方法!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卷十
针灸治支气管炎 有效治疗除病根
针灸“八法”(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