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清热明目类 风池—合谷

【单穴功用】

风池,在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又为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之交会穴。按'风从上受'之理,本穴又位居脑后,乃是风邪汇集,入脑的要冲,故名'风池'。本穴具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祛风解表、疏风清热、醒脑开窍、明目益聪之功。用于治疗伤风感冒、热病汗不出、偏正头风、头昏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视不明、鼻塞鼻衄、耳聋耳鸣、颈项疼痛、不得回顾、落枕、风疹块(荨麻疹)、中风不语、失眠、癫症。

合谷,又名虎口、含口、合骨。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因其穴居大指、次指歧骨之间的凹陷处如同山谷,而得名合谷。又因穴在拇指虎口两骨之间,故又名虎口。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脉所过,为本经原穴,又是四总穴之一。原穴与三焦有着密切关系,它导源于脐下肾间动气,关系着整个人体的气化功能,是增强整体功能的要穴。具有通经活络、行气开窍、疏风解表、清热退热、清泄肺气、通降肠胃、镇静安神之功。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头痛、目赤肿痛、牙痛、牙关紧闭、口眼 斜、神志失常、经闭、痛经、手指挛急、风疹块(荨麻疹)。

【伍用功能】

风池为足少阳胆经腧穴。穴在脑后,按'风从上受'之理,既是风邪汇集入脑的要冲,又是祛风解表、疏风清热、镇静息风的要穴;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经气所过,为本经原穴,既能促进人体的气化功能,又有通经活络、行气开窍、疏风解表、宣通阳明、清热退热之力。

风池以祛风为主;合谷以清热为要。风池有升清之功;合谷有降浊之效。二穴伍用,一散一清,一升一降,气机和化,气血调和,疏风解表,清热退热,泻火明目之力增强。

【主治】

1.头晕目眩等症,证属风热上扰者。

2.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发热、头痛等症。

3.高血压病,症见后脑痛甚、项背强痛、活动不利等。

4.过敏性鼻炎。

【操作法】

风池:正坐或俯伏,于项后枕骨下两侧凹陷处,当斜方肌上部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取穴。向鼻尖方向直刺1~1.2寸;艾条灸10~20分钟。

合谷:①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放在虎口上,当拇指尖到达之处是穴;②拇、示两指并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③拇、示两指张开,当虎口与第1、2掌骨接合部连线的中点。直刺0.5~1寸,艾条灸5~15分钟。

【经验】

风池—合谷伍用,出自《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应在合谷。'吕老经验,证属风热者,针刺用泻法;证属风寒者,针灸并施;若鼻流清涕不止者,重用灸法(艾条灸5~20分钟),往往可收鼻通,流涕大减之功。治过敏性鼻炎,亦可与迎香穴伍用,其效更佳。为提高疗效,还可针药并用,方用乌梅10克,五味子10克,银柴胡10克,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细辛3克,薄荷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药性歌诀新编【154味】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类 合谷—太冲
4.合谷、曲池
小儿惊风,感冒,咳嗽,按摩大椎穴,宝宝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常用中药的功效对比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