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剂学习:熟悉一下小建中汤,有哪些特点要掌握?

作为经方之一,小建中汤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果对它有所了解的朋友就会知道,所谓小建中汤,其实也就是有桂枝汤化裁而来:倍用芍药,再加饴糖。从而成为一个补虚冷、益气力的方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一下它的功用特点。

从它的配伍组成来说,小建中汤还是属于桂枝汤的“调和阴阳”之范畴。方中桂枝温运脾阳,白芍和营止痛,两者配伍温阳而不燥,养阴而不寒。

其次,方中还重用甘温补中健脾的饴糖,配合健脾益气的大枣,两者主要温养脾胃,配合桂枝白芍以通阳和营,起到“重建”中焦的左右。

张仲景创立这个方剂的本意,是为了调治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而致之证。《伤寒论》理的原文: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又说:“伤寒二、 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由此可见,小建中汤的功用特点,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需要掌握:

1、脾胃虚寒:中焦脾胃虚寒,阳气不能温煦中焦,使得腹痛隐隐且时作时止,按之则痛势得减,而腹部濡软,这就是小建中汤的使用主证;

2、阴阳失调:内经有云“阳加于阴谓之汗”,阴阳失调就有可能出现自汗盗汗。其中,自汗多属阳虚卫气不固,而盗汗则多属阴虚营血不足。小建中汤不但能够温养脾胃中焦之阳,还能滋生营血,这就是调和阴阳之意,无论自汗盗汗都可运用。

3、虚劳劳倦:所谓虚劳,就是中医所说的一些亡血失精之证,本质上阴阳气血皆虚,却又有四肢酸痛、乏力,手足烦热这些虚假热像,同时还伴有腹痛,心悸等等,这时候也是小建中汤的使用场景

4、黄胖:一般来说,身体“黄”除了湿热熏蒸之外,多数为虚症,比如脾虚不能濡养全身,但黄胖与此有别,常见有脸面浮而发黄,全身乏力,动则气喘,脉象虚弱,舌淡不华,食欲减退,这也适用小建中汤。

归纳历代医家对小建中汤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还是集中在脾胃虚寒、虚劳两个方面。其中,由于中焦阳气不足、不能运化而致的脘腹疼痛、胀满、胃肠气虚下坠等,都是重点。

需要指出的是,饴糖本为滋腻之品,很多人见到这类脾胃虚寒出现脘腹胀满时就想去掉饴糖。但小建中汤的运用则需要特别注意:不能没有饴糖,一旦去掉这一味,也就不成为小建中汤了。

分析一下小建中汤的两个主证:

一、腹痛:

多为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过多吐泻且拖延日久,以致脾胃的阳气虚弱,运化失常,由于“阳虚生内寒”,不能温养脏腑,所以出现腹痛,一个特点是喜温喜按。

二、胃痛:

久病脾胃受伤,或素体虚弱,劳倦过度,也会导致中阳受损而成中焦虚寒。由于寒从内生,脉络失于温养,于是便出现拘急疼痛。胃脘隐隐作痛,也是喜温喜按,但同时泛吐清水。

最后,介绍一下关于小建中汤最有争议之处,那就是小建中汤的君药问题:

大部分人认为,小建中汤是在桂枝汤上化裁而得,所以其君药理所应当就是桂枝。但清代医家汪昂则认为,小建中汤的君药是饴糖,这个理论对后世是有深远影响的。

时至今日,大多数人都遵循“用小建中汤不能没有饴糖”的宗旨,由此可见,桂枝为君的说法还是有待商榷的。

如果真的以桂枝为君,按照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的习惯做法,那么这个方剂大概率就该以“桂枝加饴糖汤”为名。既然方名为小建中汤,饴糖为君之说显然就很有说服力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芪建中汤(二)
治脾虚的“千年祖方”!加固中焦之气,了却胃中虚寒,造福人间
补虚止疼第一方——小建中汤,已传承千年!快速恢复脾胃功能
小建中汤以治脾阳虚还是脾阴虚为主
温里剂—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
中气凉,命将亡!千年古方专补中气,这是祖先的回生之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